圖片太小不太能確定,你只要找找看,是否有引擎上蓋跟進氣管相連通的管線應該就是了。原理是將引擎內的油氣再導入進氣管,與新鮮空氣混合再次燃燒,以減少廢氣排放。每台車的配置不同,從你的圖片我猜是紅線框起來這一條,但圖太小實在很難確認。最好請保養廠確認一遍比較好。
回覆: alexlovejoe1.所有要用的零件表,差不多就這樣,電料部分(新生南路一段12巷2號金華電子)全都有,氣水分離罐不需 用到電木蓋,用一般可耐熱70~80度材料既可,我也是廢物利用。2.有做安全閥是否比較安全...那這個安全閥要安裝在氣水分離罐上面的話..要買那一種安全閥呢?有做安全閥當然比較安全(我覺得最好要裝),買2分釋氣閥,承德路二段我忘了幾號,(招牌黃色)附近有和成牌衛浴,賣(空油壓配件),一個約$90。
請教版大, 現在您的電流是用定電流, 還是隨轉速增加而增加在高速公路正常行駛下, 水大概跑多遠會不夠氫氣進入歧管的量如何掌握, 是定流量嗎, 急加速下會不會因為歧管真空瞬間過大造成氣水分離器出問題還是如同化油器一般, 歧管越真空吸入的氫氣就越多另外在您的網站上看到氫氧化鈉高濃度會侵蝕玻璃, 那麼濃度怎麼控制
1.我目前沒有控制電流,而我是由電極片數量及電解質濃度(導電度)去控制電流,測試到一個穩定直(3A~7A)。2.在正常行駛下(我每天約跑50公里), 以我來算600cc水大概可以用3個星期左右,不過水會變很濁。其實水的消耗很慢,一星期檢查一次既可。3.氫氣進入歧管的量,是看電流的大小決定,急加速下不會因為歧管真空瞬間過大造成氣水分離器出問題,因為我是從進氣管導入,大部分會吸到空氣氫氣占少部分,我不是從歧管真空吸入,所以不太有真空的問題。4. 氫氧化鈉高濃度會侵蝕玻璃, 那麼濃度怎麼控制?我是用(導電度計)控制,控制在3000u~4000u左右,只有加入約咖啡小湯匙1.5~2湯匙,量很少,如果會腐蝕也是很久的事情,也是可以用小蘇打粉。
你好:分享一下個人使用高壓氫氣15年的心得:根據物質安全資料表MSDS所示 氫氣的特性如下:爆炸界限:4%~75%自燃溫度:573.8度C也就是說 4%濃度以下 或 75%濃度以上之氫氣基本上是安全不會爆炸的若要爆炸其濃度須介於4%~75%之間 且當時之溫度須達其自燃溫度573.8度C才會產生爆炸個人對於此項省油裝置亦極表贊同 除省能源外更可減碳拯救環境!但建議除須深入了解 H2之特性外 安全防護絕不可因成本考量而省去!1:因氫氣濃度無法確定 應於進氣管路中間加一"逆止閥"讓H2只能單向流出 無法回流2:應確實使用定電流方式控制電解電流 以防過電流造成其它元件故障或危險,建議使用比流器及數位電流表安裝於車室內監控調整3: 必要時應對電解灌之溫度及液位亦應接入車室進行監控4:可否再請你解釋 "氣水分離灌"的作用或目的?5:實驗設計出安全可靠之方式 做成PCB 電路板套件 造福社會百姓加油加油!
今天刻意開著實驗車帶家人出門,回家後檢查引擎室,發現從氣水分離罐出來的管路內有水珠。其實之前就一直有水氣在管路上內壁,只是一直沒有凝結成大水珠。當初有安排一小段管路低於進氣口,就算凝結成水也應該會積在低處,不至於會流入引擎內,所以還不太擔心。只不過可能下雨天濕氣重,加上今天開了一天的結果,水氣已凝結成多顆水珠。看來氣水分離罐的功用,大概只是觀察前段管路是否有密閉,氫氧氣是否能順利從管路出來而已。真要過濾水氣,也許應該加個空壓機用的濾水器試試!
感謝ericyang6618大大提供資訊;(我對安全防護也很重視)1.逆止閥我也覺得要裝比較安全,不知ericyang6618大大有比較好的配件可以建議嗎?(要不須壓力就可推開的逆止閥2分或3分)2.已經有其他大大分享定電流電路板,還是你有更好的定電流電路板,可以跟我們分享。3.必要時應對電解灌之溫度及液位亦應接入車室進行監控。這個建議很好,但是自己DIY的難度高,及費用也高,我是以大家都可以DIY為原則,想要進階的人就可以考慮。4. (氣水分離罐)的作用,主要是防止水(液體)進入引擎。5.我對於電子方面比較不在行,如果有比較懂得人,可以分享一下PCB 電路板套件。
1.請問使用鋁線可以?使用鋁線很快就會腐蝕掉,可以用不鏽鋼316L線腐蝕比較慢。2.導電度計要買哪一種?導電度計要去儀器店買,範圍在2000u~20000u,太原路附近找找。這是我公司的(導電度計)借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