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不只是小白 wrote:X-trail/2...(恕刪) Outlander:車重1565kg 四驅 2.4引擎X-trail:車重1480kg 前驅 2.0引擎結果Outlander輸0.29秒這樣你也能對X-trail那麼high……
kao.genius/danyshih wrote:沒有分數,沒有排名加入這些這棟樓就會歪了人人心中自有一把尺!!!!...(恕刪)贊成每次都覺得排名是多的排第一才能拿稿費?...(恕刪) 看到各位的留言,有感而發,統一回覆一下:我在10幾年前進入汽車媒體業時,當時所服務的雜誌正是業界最常做評比、也會在每一篇評比中選出「Our Choice」的超越車訊,每個月先開編輯會議,集結當月最新的車款,再搜集同級車款一起進行評比,測試項目也是琳瑯滿目,包括配備、空間、動力、操控、養車成本等的比較,當然這些比較並非編輯群空口說白話,而是進行一連串的量測,以量化的數據提供給大家參考,最終再進行評分,然後分數最高的車款就是「Our Choice」,這樣的方式沿用了十幾年,當然這期間也會受到許多來自車廠的壓力,但雜誌老闆力挺編輯部,評比的結果幾家歡樂幾家愁,即使廣告被撤掉、或是跟品牌的關係進入冷戰,這樣的方式仍然未變。但這幾年來,消費者通常從網路或影片就可以得到許多新車資訊,而在論壇中,不管是一般消費者或是與汽車廠牌相關的人員,都可能是論壇中活躍的匿名者,常逛我們討論區的網友們一定知道,對於品牌、車型的談論有正面也有負面,編輯寫某車表現很好,就會被說是業配文,編輯寫某車表現不好,也會被說是業配去攻擊人家,更可能在討論區中引來唇槍舌戰,最後就模糊了原本文章的焦點。為什麼我們不進行評分或排名呢?有幾位網友講到重點,其實我們並沒有來自車廠的壓力,要評分、要排名當然可以,我們以前也試過這方法,最終就是網友們吵成一團,評分高的車款支持者去酸其他人,評分低的車款支持者也忿忿不平,與其這樣那就提供所有可量化的成績,因為這些數據是一般消費者平常看車時所無法獲取的資訊,相信很多人都有去展間看車或試駕的經驗,但許多部分都只是「感受」而非「數據比較」,當然也不可能每一台車都去測加速或拿尺慢慢量,所以這些事情由我們編輯幫各位做,數據給大家參考,其他部分像是外型喜好度、品牌印象度、後勤維修與二手行情這些「聽說」的部分,交由消費者再去進一步思考,這也是我們目前不評分、不排名的主要原因。這次所選的車款當然也非十全十美,因為當初我們還想借Tiguan和U6,但原廠回覆因為要推小改款或新年式了,所以無車可借,而參加評比車款的等級與排氣量部分,我們也盡量一致,如果仔細看就能發現參加的車款價位大部份都在90~110萬元之間,也就是此級距最能讓消費者接受的價位,但還是有些小遺憾,當初CX-5想借價位比較接近的汽油版,但因為媒體試駕車已外借了,所以是以柴油版代替。各位網友所關心的議題我們也持續在企劃單元中,包括安全性,或是車輛撞擊測試等,這些都在如火如荼進行中,各位敬請期待!
艾薩克 wrote:看到各位的留言,有感...(恕刪) 拿Kuga 90萬的車跟CRV5 110萬的車比(扣折價)這種評比喜好很明顯解釋一下為什麼不拿一樣110萬的245出來比?這樣的評比對購車有幫助嗎?一樣的價格來比較才算公平
受害者 wrote:我倒覺得你的說法才有...(恕刪) 買SUV 不要動力,所以用推的就好?那艾大在測0~100加速是測心酸嗎?你自己買車時不也是從車價(預算)、牌氣量(稅金)、燃料、油耗、外觀、安全(台灣不太考慮)、舒適度 去比較,最後才購入FIT 嗎?還是看看業配文就決定是它了?我沒收錢(稿費),不用打評比文,送你一個連結https://youtu.be/Z0ZfZ7-38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