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破除廣告話術還原真相,從歐規產品設計看台灣日系韓系說一套做一套的真相

meridian wrote:
事實上的確是懸吊越軟...(恕刪)


內行! 側傾跟操控 跟極限其實沒什麼關係
單純以過彎的車體力量分配來看...

稍有速度過左彎時,因為車輛的重心偏往右側
左後輪不見得完全離地,但抓力會一定比例的減弱

拖曳臂的結構右後輪向下沉,左後輪自然就被拉得更高
多連桿的結構,左右後輪是分開的作動.....兩個真的是挺有差異的

當然科技逐漸進步,一定會有更強大的拖曳臂系統誕生
但是....拖曳臂在進步,多連桿也在進步呀......!!!
而且多連桿的零件結購更多,分擔側傾力量的機構也多,能進步的空間當然也更大,不是嘛?
cach252 wrote:
單純以過彎的車體力量...(恕刪)


您舉的例子,左彎左後離地,抓地減弱,所以車尾會往右拋,造成些許轉向過度。這就是樂趣之所在...
會唱歌的蝸牛 wrote:
您舉的例子,左彎左...(恕刪)

+1
航空界來說
越穩定的設定 越沒有機動性可言
相反地要機動性高的飛機=越容易失控的機身+電腦介入控制

放開方向盤可以完美跑直線的車
當真過彎時後會乖乖的聽駕駛轉向


yashro0905 wrote:
自己再看了一下,會...(恕刪)


那後面防傾桿是不是應該拆掉才可以提高操控?

kennykc wrote:
那後面防傾桿是不是...(恕刪)


防傾桿不是用來減少車身側傾的嗎?理論上來說,側傾越大,非獨立懸吊後輪左右影響的程度應該越大吧。
kennykc wrote:
那後面防傾桿是不是應...(恕刪)

看路況決定的
yashro0905 wrote:
防傾桿不是用來減少車...(恕刪)

是抑制而不是減少,防傾桿的作用,跟非獨立懸吊,有一些些類似

會唱歌的蝸牛 wrote:
是抑制而不是減少,防...(恕刪)


這位大大是真懂操駕!!!
一開始我也覺得車子側傾超大=危險=過不了彎
後來也是練習很久才慢慢會開一點點
車界前輩以前常提醒我的就是:有側傾才有轉向
當我在副駕親眼見識過車界前輩用VIOS也能夠順暢快意的跑山之後,才知道原來車子學問這麼深!
但老實說一般民眾比較少接觸到這一塊或是不想接觸,也因此一般民眾適合的是適當支撐性+ESP=易於操控的車種,我自己是這麼想的拉~
treean01 wrote:
這位大大是真懂操駕!...(恕刪)

沒錯,一般人的確是需要ESP,但相信載您的前輩,應該會對ESP有不同於一般人的看法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