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以過彎的車體力量分配來看...稍有速度過左彎時,因為車輛的重心偏往右側左後輪不見得完全離地,但抓力會一定比例的減弱拖曳臂的結構右後輪向下沉,左後輪自然就被拉得更高多連桿的結構,左右後輪是分開的作動.....兩個真的是挺有差異的當然科技逐漸進步,一定會有更強大的拖曳臂系統誕生但是....拖曳臂在進步,多連桿也在進步呀......!!!而且多連桿的零件結購更多,分擔側傾力量的機構也多,能進步的空間當然也更大,不是嘛?
會唱歌的蝸牛 wrote:您舉的例子,左彎左...(恕刪) +1航空界來說越穩定的設定 越沒有機動性可言相反地要機動性高的飛機=越容易失控的機身+電腦介入控制放開方向盤可以完美跑直線的車當真過彎時後會乖乖的聽駕駛轉向
會唱歌的蝸牛 wrote:是抑制而不是減少,防...(恕刪) 這位大大是真懂操駕!!!一開始我也覺得車子側傾超大=危險=過不了彎後來也是練習很久才慢慢會開一點點車界前輩以前常提醒我的就是:有側傾才有轉向當我在副駕親眼見識過車界前輩用VIOS也能夠順暢快意的跑山之後,才知道原來車子學問這麼深!但老實說一般民眾比較少接觸到這一塊或是不想接觸,也因此一般民眾適合的是適當支撐性+ESP=易於操控的車種,我自己是這麼想的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