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

常聽到歐洲車底盤穩, 怎麼感受?

pighouse wrote:
害我笑了....
這位老兄要不要真的表演一下哪個彎是toyota 40才能過,保時捷90可以過的?
toyota代表就選altis,保時捷看您府上哪台厲害的

大家在路邊拍段影片看看結果如何....我想應該相當精采

如果porsche可以90過, 那麼altis至少可以80過, 甚至可以85過(用CSC5等等高抓地力道路胎)
美國汽車媒體很常測過彎加速G值, 再爛的車配CSC5等級的胎也可以有0.8G, 而Porsche因為底盤設計的優勢, 大概能有1G~1.05G側向加速度
根據向心力公式 a = V^2/R
可以算出若90過彎需要1.05G, 那麼80過彎則只需要0.83G

我只能說你引言那位老兄真的很搞笑, 應該是純粹想搏君一笑來的
pighouse wrote:
害我笑了....這...(恕刪)


比喻...
比喻您懂嗎?
就是操駕時給人的一種信賴感

你根本沒必要跟我爭
我業外是在替人找車抓車賣車的 常常有機會可以試到好車
我開過的猛車有法拉利430 保時捷997 GT3
目前的玩具是開保時捷987S
就連買菜載貨用的車也還是用三百多匹馬力BMW 335
去爬我的文就知道

就像我不會去跟meridian兄爭一樣
因為我知道他開過的車比我還要多很多

你只有開過馬六而且還是裝P3ST,T001你不會懂的

拿輪胎來說
你現在裝T001,P3ST
你改天再裝裝看PSS或CSC6看看
就會懂我說的信賴感是什麼

阿誠0725 wrote:
比喻...比喻您懂...(恕刪)


您說:我開過的猛車有法拉利430 保時捷997 GT3
目前的玩具是開保時捷987S
就連買菜載貨用的車也還是用三百多匹馬力BMW 335

那我只能說您白開好車了
開那麼多,卻會寫出這麼爛的比喻
毫無基本物理常識可言
還跟人家談甚麼底盤、操控?

乖乖先承認自己那篇是鬼扯蛋的
再來好好討論甚麼是操控吧


這種所謂"穩不穩"的感覺是會受心理影響的,我覺得這只是一個相對客觀的形容詞。

大概"穩"的意思就是駕駛想做操控的時候,給駕駛的感覺是車子好像還有餘地,按照駕駛的期望提供回饋和操控反應。同樣車身,車商選用不同的輪圈跟輪胎 (例如低扁平率),最後傳送給駕駛和乘客的回饋也會不同。

不會所有歐系車都比日系車底盤穩。不可能一句話就二分法的下結論了。還是要自己試自己想買的車才準。
正式回一篇好了

1.我沒有客觀的統計,但就我感覺歐洲車平均來說比日系車更有操控感,或是所謂的操控穩
但前提是:將所有歐洲車的平均操控分數,與日系車的平均操控分數進行比較

2.但若將範圍縮小至同級車,那歐洲車往往並不是同級車中操控最好的,反而是日系車排名第一!!
100-150萬轎車,操控最佳大概是WRX
150-200萬轎車,大概是STI
200-250萬轎車,大概各家頂級鋼砲互別苗頭
300萬以下中大型房車,GS350 F SPORT評價就勝過535/E350
15萬美金以下車種,大概就是GTR

3.從以上兩點可以看出,同級車來比較,日系車相當極端,不是偏向舒適,就是力求極限
歐洲車則比較尋求中庸
常常操控排名第一會是日本車,但最後也很可能是日本車

4.最後我要說,我相當認同:沒有所謂的歐洲車就是操控好這回事
要詢問比較應該將範圍縮小至單一車種,或是單一歐洲車VS單一日系車進行比較
若還有人會說出歐系車就是操控好,那對這人關於車的了解程度與操控能力在哪大概就心裡有數了
pighouse wrote:
您說:我開過的猛車...(恕刪)


就跟你說是“比喻”了
所以當然有一半成分是誇大;鬼扯蛋的
但這也是開過之後粗淺上的感受
實際的感受是無法用文字來形容的

數據上的極限是一回事 但你敢不敢又是一回事了!

你自己沒開過幾台車
只會拿一些網路上的數據出來找人吐槽
到處跟人結怨 對你自己有好處嗎?
真得有夠無聊...
我這個人喜歡交朋友 不喜歡與人結怨
所以針對你挑釁的言論 我將不再回覆

對了
你說的GTR我也開過
出去車聚 跟車主聊到我可能未來在一些業務上可以跟他合作
很大方的就讓我體驗看看了
開起來是什麼感覺? 抱歉我真的不會用文字打出來 畢竟我不是作家
我只能說 看到GTR 就算是GT3也讓GTR先過吧!
可惜你只能在網路上看看資料再轉PO上來...

多出去走走
多接觸一些人事物
多結交朋友
多換幾台車來開開看
多體驗
你會得到更多感受

darkness96 wrote:
...

車身長但過彎屁股都跟得上,所以高速過彎跟快速切車道後座乘客會有被甩來甩去的感覺,
駕駛突然重踩油門加速一定會讓後座乘客感到不適。
副駕跟駕駛則無感,除了底盤偏高不適合激烈過彎,ML350底盤沒甚麼缺點。
...
(恕刪)


前座因為前座椅兩邊側面支撐多,加上可以輕鬆看到前面路況,所以比較無感。
後座因為無法輕鬆看到前面,很難提早預料側向離心力,
而且通常後座座椅側面支撐比前座少,感覺被甩來甩去難免的。

奇怪這不月經文嗎?到現在都還有人用歐日去區分鋼性?

高速公路下交流道那個彎道 看側傾程度就知道了
小弟自家的日系車 過彎時速60就開始傾斜了
之前去丹麥 司機開賓士 時速150公里過彎無感......
高速公路160以上,感受盡在不言中

還有人說日系操控第1也是很偏頗
剛好拿某車型勝出的資料就說第1...我相信要找其他車型落敗的評比也不是什麼難事

文車跟武車也分不清大亂鬥
  • 5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