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

na與渦輪增壓的差異性..........

終於樓上提點用腳趾頭踩油門這檔事職駕三十年如小弟目前愛駒乃機械渦輪雙增壓

約莫值1250~4000轉作用區間的機械增壓,理論上實際上都不會也不應有Turbo Lag的問題

2000轉以上加入渦輪增壓;個人想表達的其實很簡單,就是樓上所說的節氣(油)門所造成使然

這種感覺類渦輪增壓遲滯,你我都經歷這年代由機械拉索結構演進至今多採電子控制式節氣門

所以也就造成某些車友的論述包括na大排氣也同樣,因此整篇下來個人以為不能忽略這個部分

僅此na與渦輪增壓差異乃至於趨勢之外,或許就這部分.時空背景造就複雜而漸趨無差異事屬正常

大排氣量的車與渦輪增壓的車都有各自的愛好者,
何必要去討論沒有結論的爭執呢?
我愛開大排氣量,是因為雖然低速耗油,但是車內安靜,
這是渦輪增壓無法給我的優點~
老實說,等哪一天我想試開渦輪車的時候,
再去租車來開看看~自身的體會才會是最真實的~!
我覺得整串看下來很莫名其妙
1. 4缸跟6缸本來就先天不一樣
六缸先天平衡...
2.0有沒有六缸? 有...
但買家要負擔那個成本嗎?
當然也有水平對臥四缸2L的選項

2. Ford turbo vs BMW turbo??!
一台BMW可以買兩台Ford
引擎精緻度肯定有差嘛...

3. Vtec也有"lag"
如果是階段式的VVL機制
那轉速到了汽門才大開
就會造成階梯性的動力輸出
這跟渦輪引擎boost pressure到了是一樣的...
喜歡吃臭豆腐就不會嫌臭
不喜歡的嫌的一無是處

本人車庫現有3.5 NA 280hp跟2.0T 285hp
我覺得沒什麼好比的

基本上配備VVT之類的2.0T引擎低轉都不會太差
尤其是調校只有220~240匹之間的引擎
渦輪都不會太大
低轉就正壓了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變速箱
每個人踩油門習慣都不同
變速箱有自排的有DCT類型的也有CVT
表現出來的輸出感受也不同
這是要怎麼比?

所謂的turbo lag很多時候只是推力湧現造成的錯覺
2.0NA低轉不會比2.0T來的有力...

基本上開自排就很lag
開CVT更lag
我覺得相較之下2.0T手排的turbo lag好太多了
喜歡turbo的開3.5na也會去改twin turbo

要從1RPM就全扭力請買hybrid或tesla全電
電動馬達通電就100%扭力
小渦輪就輸1500RPM以下而已
而且只輸一點
其它轉速域全部輕鬆樂勝
我一開始開Vtec
後來摸EVO就再也沒回去NA了
3.5NA只是拿來買菜而已

fish0205 wrote:
進彎前,放油門,引擎轉速降低,過Apex準備大腳,Lag的感覺很明顯,引擎的反應就是要大力吸一口氣才衝得出去

等到動力來了雖然很猛,可是也準備要入下一個彎了,感覺很XD...所以常常要靠變速來讓引擎相對維持在較高的轉速...

任何車都要降檔拉轉才會有力
行駛的動力並不是只靠扭力而已, 而是扭力與轉速共同組合出來的....功率
所以別以為低轉沒力是turbo lag造成的, 單純就只是轉速不足導致輸出功率不足而已
如果是turbo lag導致動力慢半拍, 那麼你維持在高轉速踩油門的瞬間一樣會慢半拍, why?????
因為高轉不代表吸比較多氣進引擎, 節氣門會控制實際進入汽缸的空氣量, 因此轉速雖然高了, 但進入汽缸的空氣跟低轉速的量差不多, 這樣才能維持正常的空燃比
所以即使轉速高了, 依然沒有足夠的廢氣推動渦輪
除非你的車有放油門幫你補油維持轉速的功能, 那麼在放油門且維持高轉的時候, 才能有足夠的反應進行下一次輸出

即使是NA引擎也一樣要維持高轉, 不然出彎踩油門一樣沒力, 因為NA引擎在低轉速扭力比turbo更低, 輸出功率當然也低
fque wrote:

所謂的turbo lag很多時候只是推力湧現造成的錯覺
2.0NA低轉不會比2.0T來的有力...

基本上開自排就很lag
開CVT更lag
我覺得相較之下2.0T手排的turbo lag好太多了
喜歡turbo的開3.5na也會去改twin turbo...(恕刪)

終於有人不把所有的問題都歸給turbo lag了

像前面大概是某audi車主, 大概都不知道什麼是飛輪重量跟變速箱接合反應造成的推力不線性與電子油門的反應問題, 就一概的推給turbo lag
大概更不可能知道所謂的扭力高原都是在騙人的, 實際車輛動力輸出曲線設定絕對不會是個扭力高原, 只有在實驗室裡面才會
公佈高原曲線只是好看而已, 即便是NA引擎的扭力曲線圖也一樣, 實際操作曲線也不會貼著扭力曲線圖設計, 而是會順著一條最佳化的"省油"曲線設計, 低速的扭力高原完全是看的到吃不到
這邊有類似的說明, 日文

有可能某些車廠喜歡把動力響應設計成階梯型的, 在某個轉速以後會有個小爆發, 高轉速在爆發一次......例如audi
我相信有人會以為這是turbo lag


fque wrote:
我覺得整串看下來很莫...(恕刪)


講得很好啊!

我現在同時放兩台車,一台3.0雙渦輪410P,和4.3NA,292P。各取所需,用車比例9:1。

4.3NA油門常常可以踩到底,因為不可怕。3.0渦輪最多踩2/3,因為很可怕!

3.0渦輪扭力高原從1750就開始了,可是還是用不太到。因為要到130以上也才到2000,除非,SPORT按下去,轉速提升很快,才會經常在2000以上的大扭力區域。

兩種車用途不同,可是渦輪紅綠燈起步的貼背,才是最好玩的!

小弟個人覺得,若以超跑等級的範疇來討論

搭載NA引擎超跑或搭載渦輪引擎的超跑,〝在台灣這個環境〞

很多車主也只能開帥不開快...聲浪是最大的差別

抑或者可以說,速度感會麻痺,但聲音相較之下比較不會麻痺

我個人覺得,渦輪引擎的聲浪...感覺只有Nissan R35 GT-R比較正點!!

fish0205 wrote:
小弟目前長期持有的...(恕刪)


同意

但是3000’cc以上的turbo另當別論

比起4300cc na

有過之 排氣量是重點
為何在近幾年才一窩蜂的往這個方向去走...

因為缸內直噴解決了些問題
ARCHERCHU wrote:
如題~如果今天3.0...(恕刪)

  • 2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