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版金厚度與安全無關?

josephyen wrote:
這不是我討論的重點。...(恕刪)

我覺得你把車重和安全性的關係搞混了

重量較重在一定速度下是可以提供較大的動能或力量沒錯
但是車重和[車室保護力]沒有絕對的關係
因為車體設計和安全設備的設計上差異
會導致車室內人員傷害的程度不同
所以你這段推論:
[理論上受測試車重量越重,撞擊後的速度變化量越小,動量變化小,也就是衝量小。車體的損毀狀況、人員安全狀況也都會比較好。]
應該是錯的
因為這段話只有在完全相同結構安全配備相同但不同重量的車子才會成立
但這對相對安全性的了解是沒有幫助的
就像:
[你坐在坦克裏受撞擊
即使坦克重量最重
撞擊後形變最少
但你所受的傷不一定比在其他汽車小]
所以沒有什麼車重吃香不吃香的問題

但車重確實有機會影響車輛的相對安全性
但是那和所有安全相關因子一樣(如氣囊數、剛性、高剛性鋼的含量、、等)
不是[重量越高][相對安全性一定越好]

車重也會影響測試
所以撞擊測試要強調不同等級車輛的相對安全性是不能相比的
因為在目前測試方式下
不同車重的車輛在測試過程可能就會受到不同測試力量

josephyen wrote:
這不是我討論的重點。...(恕刪)

另外
既然你已經知道IIHS兩種測試的目的
分別模擬不同的狀態
那我不懂為何會扯到鈑金和安全性的關係??

如果你想說的是你這段話
[假設有兩台車,負擔撞擊的車體骨架一樣,但因車皮厚或是有貨物的關係,他們的重量不一樣。在不同類型的撞擊測試也會有不同的結果。車撞車,重的吃香。車撞高剛性物體,輕的吃香。]
那我覺得更奇怪
因為沒有兩台車車體骨架會一樣
所以你的討論要合理只能侷限在相同一台車而已
但是在IIHS的二種測試下
不同車重在一開始有不同的優劣處
那討論到後來你的結論是這台車要安全該重還是該輕?
所以我認為這些差異是存在的
但是並不是在討論相對安全性的重點

Euro-NCAP的測試中
一種車種車體前半部結構類似
但是應該有不同車重的轎車、旅行車
或是不同引擎車型都適用同一種測試結果
這不就清楚告訴你
目前這些差異不是他們考慮的重點??
像樓上的一些例子
一種車不同車型可以差到200kg!!
且車重相差100-200kg的不同車種
也都相同可以在撞擊測試中得到5顆星
那[現在]執著在車重的影響有何意義?

Cloudy Shiau wrote:
因為這段話只有在完全相同結構但不同重量的車子才會成立


從頭到尾討論的就是這檔事啊。
josephyen wrote:
從頭到尾討論的就是這...(恕刪)

那有何實質意義?
你無法得知增重所帶來的效果如何
因為都只是想當然的推論

Cloudy Shiau wrote:
那有何實質意義?你無...(恕刪)

上面除了 IIHS, NCAP 與論文報告,其他的討論推論難道都沒意義?
我的論述也都是基於合理的物理與邏輯推論,為何沒意義?

鋼骨結構相同的狀況下,因為車皮厚或其他因素都會影響車重。而不同的測試方式也會因車重左右測試結果。
覺得這種討論沒意義?難道要我買部車來撞撞看才有意義?沒意義就給覺得有意義的人看,別來做口舌爭。

NCAP, IIHS 測試本來就不能代表所有的撞車狀況,這邊也只是對這些數據可能的變因做個討論而已。
The study, done on the recommendation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found that:

1 Modest (100-pound) weight reductions in heavier (3,850 to 5,000 lbs.) light trucks and vans (LTVs) had little net effect on crash fatalities.
2 Modest weight reductions in the heaviest LTVs (greater than 5,000 lbs.) were associated with a reduction in fatalities in other vehicles.
3 One hundred-pound weight reductions in lighter LTVs and most passenger car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fatality risk.
4 Large 4-door passenger cars had the lowest fatal crash rates followed closely by minivans. The highest fatal crash rate was observed in small 4-door cars, mid-sized SUVs and compact pickup trucks.

第三點,不到1746kg的車輛每減少45公斤就會明顯得讓事故中的傷害風險增高

簡單講,大部分的車子只要增加重量就能增加安全性,除非他已經超過1746公斤了。


安全性測試對一般人而言有盲點,撞擊測試中車輛是對自己的車重做撞擊測試,所以車子輕一點往往比較容易得到好成績(這也是為何研究報告發現減輕重量仍然可以維持相同安全性...如果你撞到的對象能量跟你相當),然而現實事故中,大車跟小車互撞是常常發生的,能量的傳遞跟撞擊測試的狀況完全不同;簡言之就是理想跟實際的差別。
無良商人如果連蒙皮都偷,那看不見的骨架會用多好,我不相信。

以上討埨一大堆,我希望,相信國內廠商的輕量化工程的人,要堅持自己的想法。選擇薄板金,並相信廠商有良心。

而我,還是相信國外相對老實,或因為法規規定而造車的車廠,包括歐洲美洲以及日本進口的車(不包含日本技術,國內生產的車)。

而且,在可能範圍內,車越重越大更好。

只要我在同樣條件下,相對安全性高一點。如同被獅子追的兩個人,我只要比隔壁的跑更快就好了!

看了本棟大樓,我覺得我在路上的安全性大增。
大又重的車和小而輕的車對撞,那小車根本慘不人堵.輕,只是為了省油環保.
Fiat 500 撞 Audi Q7
兩台都是5星的安全性吧.
josephyen wrote:
上面除了 IIHS,...(恕刪)

同樣結構下增重是可以增加安全
但是那部份不是消費者可以判斷的
因為難道你買車只用車重來判斷相對安全性??
前面我就告訴你那是不切實際也不合理的作法

要了解汽車相對安全性
請看碰撞測試成績就好
不要再將那些可能影響因素(車重、氣囊數、剛性、、等)[個別]討論
那是絕對是錯誤的

至於在汽車設計上
但是請問實際設計車子有車廠設計師會做這樣的事?
如果你說有車以增加鈑金重量來增加安全為目的
那可以麻煩你舉出例子
鈑金可以增重多少?
而這些增重可以增加多少安全性?
而不是只是在理想上空想
如果鈑金重量可增加不少安全
那Audi在頂級的A8裝上較輕的鋁鈑金是怎麼回事?
這級距的車油耗應不是最先考量的吧?

另外要是這台車可以有增重的空間
那我為何不把這些重量設計
放在對安全更有直接幫助的地方?
例如安全設備?
當然你我都不會知道汽車設計的考量
所以我才說這種考慮是沒有實際意義的
我們能接觸到的是[已經設計好]的車

如果你猜測車子較重是設計師為了安全而後來再增加的
我認為是一廂情願的想法
而且有本末倒置的可能
因為那也有可能是為了使結構更加強固而增加了車重
那些其他可能太多了!!
我想大家主要的癥結點就是"安全"兩個字
那是什麼的安全?當然是駕駛和乘客的安全!
應該不是車子本身吧?

車子有許多方面和碰撞安全有關

車重
車子大小
氣囊數
車身骨架
版金
底盤
操控
.......等

既然要討論變數那就要其他條件相同
我覺得比較客觀的就是
IIHS或是Euro NCAP碰撞安全同級數之下
再去比其它的比較有意義

像是兩台車同樣是碰撞5顆星
那車子比較大的"通常"比車子小的安全(我覺的啦)
版金厚的比版金薄的"通常"有安全上的優勢(我覺的啦)
其它諸如此類的
但是,車子大小消費者很容易就知道
板金厚薄消費者會知道嗎?
聽關門聲?壓壓看?(壓哪裡?)
聽別人講?自己想像?

如果碰撞成績
小的那一台是5星,大的那一台是4星
大的那台一定比小的安全嗎?


板金厚度絕對與安全有關,但是程度上是多少?
我是會先看碰撞成績來看這台車基本上安不安全
有人是不管碰撞成績,而是先看這台車板金厚不厚來決定安不安全的嗎?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