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自己都說有優缺點要廠商自己克服
那它克服辦法就是採車道中架設卻又怨沒在克服
難道方案中有缺點就等於都沒在處理?
還是不合己意就等於辦法無腦決策?
這世界是有完全沒缺點的十全十美辦法嗎?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有些事"自己"不考慮或"想不到"因素不表示不存在...
使用者不可能單純到一天只a到b
當人在通行利用其部分收費路段其中又夾雜免費時段或里程不同費率
甚至以後還會有更多變數增加快道收費等一些可能
還有設備不可能永不故障需有應付各種意外複雜情況需備案替代
加上一些成本用地天候現有能取得適用技術等...林林總總一狗票變因
卻總是在一些人習慣說話不負責中不見了被胡亂下結論
再說架在車道的政策跟架在閘道之間差異又哪裡會"錯誤"到比貪汙可怕?
不是明擺讓人笑其思慮不周隨便說說亂套用
這樣有什麼好處真是看不懂?
教育都普及到大學到底都在教些甚麼
那些學生又學會什麼思考方式?
有一個前提要知道=> 一般交流道都是有兩座, 一個上高速公路, 一個下高速高路 => 而且永遠是先下後上
方案A: 把感應站設在交流道上
假如說今天有一個交流道, 我們就要設兩個感應門, 一個上一個下
假如說今天有100個交流道, 我們就要設200個感應門, 100個上一個100下
方案B: 把感應在設在上去的交流道, 的後面一點
舉例來說: 下閘道A -> 上閘道A-> 感應門A ->下閘道B -> 上閘道B-> 感應門B -> 下閘道C-> 上閘道C-> 感應門C
假如說車子通過只通過感應門A =>我們可以百分之百推斷他是A 閘道上, B 閘道下
假如說車子通過只通過感應門A, B =>我們可以百分之百推斷他是A 閘道上, C 閘道下
以此類推....
所以你看, 採用方案B, 100 個交流道只要設100 個感應門, 成本馬上省一半
看好, 成本相差不是5%, 不是 10% 是 100 %
我相信大部份的商人或是工程師都會採用 方案B
我只能說....以前景氣不好.那些沒用的人跑去當公務人員
搞到現在都換他們當高官來決策.除了貪錢以外我想不到還有其他為什麼
......
好吧!如果連這樣都沒貪錢.我只能說...........更笨
................................................................
貴是什麼東西在貴
感應器貴還是人工貴還是鐵架貴
一個交流道上下算四個匝道口是4個感應器
如果是裝橫跨 有南北上下三線就要6個感應器
哪裡有裝交流道會比較多的道理
鐵架一個那麼長橫跨3線道2組跟單跨交流道一線道4組會差很多鐵料嗎
更何況越長要越堅固結構更大.連運送成本都高
人工....我看是最低的
就我看來哪個貴還不一定耶
................................................
維修成本
是在交流道維修好.還是在高速公路上維修好
東西不會壞嗎?
修的時候不會造成交通影響嗎
把一線道擋住.許多車塞車的車輛油耗和時間怎算
根本就貪污加上禍國殃民 不抓去砍頭真是活在好年代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