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ete wrote:
其實單純討論縱向國道總長/收費站數,或是我從縱向國道總車行公里數/總收款數
得到的平均每公里費用都是0.9塊上下,代表這個收費的設計大體上來看還算OK
而細部來看,因為有沒通過收費站的、長途少過1~2個收費站的可能性
大概可以歸納出目前的設計是屬於中程補貼短程&長程的設計
補貼短程是不對的,補貼長程是對的,所以目前看來收費站式還算是小錯而已
而計程收費的話,如果沒有免費里程,那就沒有誰補貼誰的問題
有免費里程的方案二、三,其實都算是中長程補貼短程,那跟收費站式又有何差??
基本上應該是要短程補貼長程,中程持平,這樣才能降低都市化的速度
不過這種理想在台灣不會實現,自私自利的人太多了...(恕刪)
我覺得您說的有幾分道理,不過....
以收費站的方式
1. 沒過收費站的被補貼了,完全的錯誤。使用卻沒付錢。
2. 短程過了一個收費站收費每公里高達2.11高的離譜,是平均的2倍,計程收費不管怎麼抓誰來補貼,也不會出現這種離譜的費率。
3. 長程使用者懂得躲過收費站,雖然使用了長程,卻沒付費....更離譜。
這怎麼會只是小錯??這是非常的不合理的。更別說有的人覺得被漲很大的基準,來自於完全沒考量自己以前被補貼很大。
ariete wrote:
計程收費的話,如果沒有免費里程,那就沒有誰補貼誰的問題
有免費里程的方案二、三,其實都算是中長程補貼短程,那跟收費站式又有何差??
基本上應該是要短程補貼長程,中程持平,這樣才能降低都市化的速度
不過這種理想在台灣不會實現,自私自利的人太多了...(恕刪)
差異當然還是有的
1. 首先收費站方式,不用付費的就永遠都不用付費。
2. 免里程的在當日免費里程用完後,接下來就是走越多付越多。
要說維持收費站收費的好處,也不是沒有,那就是反正都這樣收了幾十年了,大家都很習慣了,不會對生活和習慣帶來衝擊,簡單的說就是不要去改變。不過我相信免費里程最多也不會實施超過2年,那只是暫時性的作法而已,最終還是會完全的付費,我也同意您說的,短程補貼長程,中程持平的說法,不過要一下子達到,可能會衍生其他的風險,許多事情得做了才知道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