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za213 wrote:另外...退休前狂加班增加退休薪資標準..是一般企業不可能發生的...(恕刪) 一般人也不可能發生的原因如下:請參考http://www.cheers.com.tw/content/048/048046.asp其中, 請看最下方附註:註1:舊制的退休金計算方式為:員工最後3年平均薪資*基數=退休金。基數則是按工作年資,每滿一年算2個基數,超過15年的年資,每滿一年算1個基數,最高總數以45個基數為限。若能在退休前3年開始狂加班增加退休薪資標準, 我也只能說真是老當益壯呀
zaza213 wrote:對不起..可能是我的...(恕刪) zaza213兄,我真的不是很瞭解你想要表達的是甚麼,中油員工平均薪水沒到10萬,應該已經不能算高的,挺多是穩定的收入罷了,想發財幾乎是不可能,又沒發股票,也不可能有年終來個數十個月的犒賞,在這樣的情況下,退休前狂加班又能代表甚麼呢??代表中油員工都賺太多?你可以稍微問問看每年大學畢業的人,有多少人願意去竹科闖,又有多少人願意去報考中油等國營市業??如果中油員工真的如此好賺又高薪,大家不都早報考去了~"另外...退休前狂加班增加退休薪資標準..是一般企業不可能發生的"回應這句話,每年年終前發個數十個月的犒賞,或是拿股票成百萬富翁,這是國營市業員工一輩子都不可能遇到的~你想要那種呢??
zaza213 wrote:就只是看你要穩定還是要希望囉就只是看你的能力適合哪種環境是受得起競爭還是.... 所以呢?中國石油與台朔石化油品的差異點您有高見嗎?這串討論中, 除了CPC員工眷屬, 同業盤商, 還有台塑石化極高層身邊的助理參與討論, 您有找到油品的差異了嗎?就像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 都是cola, 除非你能拿到配方比較兩者的差異, 不然, 永遠會有人覺得可口可樂比較好喝, 或是百事可樂較好喝, 更有人覺得喝不出差別.
出廠的沒有差異阿跟歐美的油都一樣之前寫的很清楚了有差異的話只是小數點下幾位的數字加油站經營者的態度比較重要例如老舊油槽有無洩漏(因為洩得出去,就有東西洩得出來,新站比較不可能發生)會不會用92摻95等等(兩家當然直營站是不可能發生這種事啦)東西好不好喝是這是感覺的差異..感覺啦..是抽象的不是具體的...可不可以換一個例子不過我也覺得可口可樂比較好喝
油品是都一樣沒錯,就好像是炭跟鑽石,只不過生產方式的不同(壓力.溫度.結晶方式),造就的是一個是被拿來燃燒,一個是身份.地位.虛榮的象徵,汽油雖然不像炭與鑽石的差異,但是添加劑.製程不相同,所造就的領域也不同,差異性不是提提所謂的人事成本,年終幾個月,就叫做差異,也不是提提實驗室數據,為何有些化學品的製造在實驗室可以,放大來做就不行?這即是理論與實際的差別,理論大家都會說,小弟甚至可以告訴您,以台朔的製程方式來製造出來的汽油屬於偏輕油,燃燒比較快,造成的是車輛在起步加速比較有力,然而以中油一般製程出來的汽油,比台朔的略偏重油,引擎溫度偏向比較高才能燃燒完全,所以在車輛中偏尾速比較有力,這是屬於製程的理論,實際呢?小弟拿來試驗的車輛有:ESCAPE 2.0 2WD.ALTIS 1.8 G.MAJESTY 125 改63MM.MAZDA 3 2.0 S,以上理論完全被打敗,唯一有比較明顯差距的還竟然不是四輪的,同一條永春東路,同樣的打入D檔(機車當然是不用打D檔)一次催到底。不是小弟講就要信,自己實驗找到適合自己車的油就可以了,比人事費用沒有啥屁用,討論年終討論到死它還是照它的意思升照它的意思降,主題就在於油品的差異點,跟存放地點或許還有關係(儲存條件.控制條件),但是關人事啥關係?
putin456 wrote:油品是都一樣沒錯,就...(恕刪) 板大問的是品質只是常聽到因為品質比較好所以成本比較高所以虧損才會衍生出人事啦不過的確是離題了大大說的也沒錯不管怎樣討論不管賺還賠不管大家怎樣不滿領多少還是一樣領也不會因為我們大家討論少領50塊autopow wrote:老大 不要再套我了在...(恕刪) 大大快說吧大家在等你報料小聲點大家不會傳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