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自問自答胎寬這一題好了,物理公式僅限於理想狀況,但是現實世界的輪胎與地面並非理想彈性物質也不是理想平面,所以胎紋與胎寬都會影響摩擦力,當然地面的粗糙程度也有影響。至於"ABS效能對煞車能力的影響程度"及"一般輪胎動摩擦力是多少G"這兩個問題仍有待高人解答。
yuffany wrote:"ABS效能對煞車能力的影響程度 ABS作用原理是當輪胎鎖死時(輪胎與地面間的磨擦力由靜磨擦轉為動磨擦),ABS系統就釋放煞車壓力,這時輪胎就繼續轉動,ABS系統這時又對煞車施壓力.所以輪胎與地面的摩擦力為動>靜>動>靜......之間變動因此有ABS並不會得到最佳(短)的煞車距離.但是因大部分的駕駛對煞車的掌控,也無法保持在最大靜磨擦的程度.且ABS作用速度極快,時間極短.所以以現實面來看,和一般駕駛比起來,ABS會有較佳的煞車距離.雖然ABS主用途是避免輪胎鎖死,導致失控
fishtank wrote:胎比較寬的接觸長度就比較小接觸面積不會因胎寬而增加所以說胎寬-? 好像不能增加接觸面積 一個錢幣立起來與桌面接觸面積跟10個錢幣(串在一起)立起來與桌面接觸的面積會沒有差別???無法理解?
Dwing wrote:一個錢幣立起來與桌面...(恕刪) 理論上輪胎接觸面積應該就像樓上F大說的主要只和胎壓及車重(負載load)有關所以在這二個因素都一樣時改變胎寬主要只是改變接觸面積的方向而非大小(不是線性)就像一樣長方形以短邊朝前還是長邊而已改變胎寬增加的是彎道中的循跡性但對直線滾動阻力反而是增加而不利(更正:這是錯的,寬胎滾動阻力較小)所以只跑直線當然裝腳踏車胎最好另外比較令我吃驚的是車子實際接觸地面瞬間面積(contact patch)其實不比人鞋子的腳印大多少
Cloudy Shiau wrote:理論上輪胎接觸面積應...(恕刪) 感謝C大的精闢解釋車重=胎壓X接觸面積如果車重及胎壓不變的話接觸面積是固定大小的與胎寬無關當然物理嗎就是先將問題簡化先找出精髓再考慮較複雜的變因甚麼較複雜的變因?這就需要專家的指引先討論光頭胎(忽略胎紋的效應)還有甚麼修正項要加入?
Dwing wrote:一個錢幣立起來與桌面...(恕刪) 車重=胎壓X接觸面積十個錢幣重量是一個錢幣的十倍如果胎壓(如果錢幣有的話)固定接觸面積當然大十倍你的解答是正確的但是你改變了車重假設車重與胎壓不變接觸面積不會變
fishtank wrote:假設車重與胎壓不變接觸面積不會變 我覺的這是誤解 不一樣的地方應該 我們想的是 錢幣上面 承載一個重量我們把錢幣增加了寬度 來承載上面的重量錢幣的寬度 對地已經增加對地的面積了 上面重量不變你的意思是錢幣 本身重量 把錢幣增加寬度 但錢幣重量也增加了...應該是這樣吧 ......是不是 ..我們想的跟你想的不一樣吧.........
Eclipse 7099 wrote:我覺的這是誤解 不一...(恕刪) 用硬幣形容輪胎我覺得容易誤解因為輪胎可變形也才有接觸面積(contact patch)的形成但硬幣不會硬幣理想上前後只有一個點接觸地面和胎皮不同胎皮當增加胎寬時胎皮接觸地面的前後距離會縮短而可維持類似的面積見圖我前面有個錯誤寬胎在同胎壓下滾動阻力是較小不是大但窄胎可以打到較高胎壓、高速有較低風阻且重量可能較輕所以注重高速直線會喜歡用窄胎我也不太清楚為何主要影響接觸面積的是胎壓和車重但我想和力與壓力有關像胎壓相同時車重越重你可以觀察到胎越扁接觸地面面積越大而車重相同胎壓越高時輪胎處地面積就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