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0720 wrote:曲高和寡
上01那麼久但發現一...(恕刪)


有錢人自然不用擔心這問題,台灣這塊寶地啥名車沒有的?
破億的飛天豬不是都進來了嗎?
所以我相信原PO針對的不會是百來萬以上的車種
我覺得這問題可以到基本面
大多數的民眾有預算買車時,會選擇的又是哪款?
或者應該說,考量的又會是什麼?
簡單說,我認為大家要的是一台全能的車子
或是一種平衡下的折衷選擇
我認為T牌會賣得如此好就是他抓到消費者的所需了
有人說那是靠國內早期口碑撐起的,但是看看世界其他國家的佔有率
T牌絕對不是省油的燈
跟著群眾的選擇走,真的是盲從?
就拿國內賣到翻的T牌來說
車賣的多,表示零件取得就比較便宜(如板件等等)
車賣的多,表示二手行情也很看好
十幾年前家人買了一台進口豐田COROLLA與一台VOLVO 960
兩台車的售價差意相信大家都知道
但前幾年VOLVO要賣掉時,殘值卻跌破10萬,豐田卻還有破10萬的行情...
VOLVO有操控、也有安全性,但是進場一次就要花數萬,卻一點行情都沒有
以一個需要計較收支的家庭,絕對不可能忽視市場行情的環節
就算不要把“越級”的VOLVO扯進來
其他國產車要在行情上媲美豐田,還有得拼
儘管他沒有多好,但對多數人而言也算是夠用了
如果要更誇張的說T牌是個危險品牌(只是比喻)
但若要問國人,你計較的是錢?還是命?
我相信大多數的人計較的絕對是錢
不然沒氣球的車滿街都是,原因是什麼?
我也相信大多數的人賺的都是死薪水
也不可能車輛一台換一台,或是依照功能買兩三台換著開
更不太可能說服自己接受跌價誇張以及為修昂貴、困難的問題
光是“進口車”這三個字,可能就要考量很多了
儘管只是七八十萬,或是百出頭萬的大眾車
掛上“進口車”三個字,無非就表示著購車、養車成本的負擔增加
當然熱血份子還是有,但那畢竟是少數的勇者
“稍微”比他牌具有操控性(或稱 性能味)又如何?
講白了大眾車是能性能到哪裡去?
當然台灣人本來就很懂得知足
即便只是稍稍的與眾不同,也是能運用想像力來獲得優越感與滿足感
我指的就是時下流行的“性能外觀”車款
比標準車款貴,但實際上除了好看之外沒多大用途(甚至使車身更重)
可是大多數的國人這樣就可以獲得滿足了
看到紅色的絢麗儀表,或是感覺很科技的藍色液晶儀表
再搭配上方向盤換檔撥片,即使說到底還是一台家庭房車
手動換檔換來換去底下的變速箱仍然是AT or CVT
心中的小小熱血也可以獲得滿足,甚至可以幻想成自己開的是跑車或是F1
乍看之下這種市場很搞笑,但卻也表現出了台灣人民的守本份與顧家
但回到實際層面,真要論操控
除了形象很差的車王喜美(便宜好改又會跑,但是台客太多又撞死太多)
可以穩居台灣賽道寶座十幾年還是鮮少有後者能踢掉它
或是霹靂馬、硬皮殺等等
我真得無法立即連想到後面還有哪些大眾房車可以稱得上“操控”兩字的
很少對吧?頂多就是勉強有點性能味、操控性,就能被大書特書了
但還是賣的很慘對吧?
當市場上願意實際掏出錢來買“操控好”的車的人越來越少時
越賣越差直到現今幾乎絕跡局面,也是很容易理解的
不過,有沒有人會想說
我要的只是“操控”,不表示就一定需要高成本吧?
我的要只是“操控”,不表示就一定非要買SPORT CAR吧?
我可以捨棄冷氣恆溫、我可以不要DVD或導航機、不要花俏的尾翼與大包
甚至內裝楊春點也無所謂,不能給我更好的操控性嗎?
當然可以,但是誰要買單啊?尤其是這種外觀上看不出差異的部分
現代人要求可多了,儘管只買得起大眾車,仍然希望舒適豪華
也希望開出去很風光、不掉漆,操控這種別人看不到享受不到的部分...
省下來換到表面功夫還比較願意買單對吧
別指望新車能多有操控性了
現在的市場讓性能迷飢渴到
連配置個手排都能歡天喜地的地步了
稍微比T牌會跑一點、加速快一點,雜誌上也要寫個天花亂墜
連台節能取向的都會車都能搬出“xx精神不死”這種論調
真的是夠好笑了.....
現代的平民大眾車不會跑就是不會跑,操控啥得夠用就好
窮人還是回頭玩老車吧,經濟又實惠
郵筒 wrote:
曲高和寡...(恕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