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可程式電腦翹楚 MOTEC


diamond1676 wrote:
我不經意的要說...來趟泰國與馬來西亞後...台灣寶島怎麼會被某些媒體與店家操縱成這樣~
泰國,馬來西亞所得都比台灣低...卻是高度的普遍使用高階的ECU在個改裝與賽事...我們卻是許多人
都以為改個晶片改個v pro就是很無敵..不是說那些東西不好...這是認知問題...(恕刪)


我很認同你的看法...

打開很多日系車原廠ECU...大多是 Hitachi 或 OKI 核心 ,

V-PRO 能比原廠快多少, E-MANAGE 又比 V-PRO 慢多少 <---- 我始終對店家的話感到存疑


撇開馬力機的帳面迷思....針對自己的開車習慣~MAP有沒有抓到位,才是最重要的!!

TimothyQ wrote:
我很認同你的看法.....(恕刪)



哈哈
那是因為台灣的店家
不願意去接觸新技術囉!
想說靠個HKS的電腦就可以做到了
為何還要去搞個不懂的東西
光一個美國的AEM
多少店家都不敢碰了
當然就是靠熟悉的HKS跟E-MANAGE來撐場面囉!

所以到現在一堆店家
還是在那邊土法煉鋼的方式改車
這樣能撐多久?
果然是個爛地方
我個人不會TUNE車 只是最近車剛完工想說說以消費者的角度來談談我個人對市面上的 ECU的感想 我的車是日規1994年Honda Prelude SI VTEC H22A 加 Garrett GT3076渦輪 ECU從一開始的原廠外接E-Management Ultimate (配原廠線PNP組) 到現在選用的AEM Series 2 ECU 我從一開始就打定主意 我只考慮有原廠PNP線組的ECU 因為 1. 紐西蘭人工貴請人施工划不來 2. DIY怕接錯線到後來找不出哪裡出錯 本來只是小改加上最便宜所以選擇E-Management Ultimate 可是施工後越改越重鹹我跟TUNER討論過後為了能有更多的控制能力 決定售出E-Management Ultimate 改買Standalone ECU
當時考慮的幾家廠牌有:

1. Apexi Power FC
優: 原廠插頭直上PNP 價錢適中(2手約900~1200紐幣上下) 功能強大 使用簡便 我有
兩個朋友使用Power FC評價很好
缺: Prelude專用跟可以通用的OBD1 Power FC停產貨源難找 只能在2手市場上找
可遇不可求 從日本Yahoo拍賣進口大概要 2500紐幣上下

2. AEM
優: 原廠插頭直上PNP 價錢適中(約1200美金後來趁紐幣大漲時以1400紐幣入手)
功能強大(聽說)使用簡便(聽說) Tuner本身就有tune AEM所以熟悉AEM
缺: 少人用 找人問優缺點 問不出所以然

3. LINK
優: 紐西蘭本地研發 功能強大(聽說) 使用簡便(聽說)
缺: 須接線 價錢稍貴 (大約2500紐幣本體 接線另外算)

4. HKS F-Con VPRO
優: 功能強大(聽說) 號稱日本最強
缺: 須接線 價錢稍貴 (二手大約2500紐幣本體 接線另外算)

5. CROME
優: 便宜 (大概500紐幣搞定)
缺: 功能稍弱 最近的Tuner在1千公里之外 少人用 找人問優缺點 問不出所以然

我想做為消費者又稍稍懂一點改車的都希望改裝的ECU能夠至少把車安全的發起來 讓車跑一段時間後看有沒有漏油水後 最好能夠安全的開到TUNER那上馬力機 畢竟叫拖車也是要錢 上了馬力機後漏油漏水 要嘛當場修理 馬力機跟Tuner時間照算錢 不然就下馬力機 下次再來今天算是白來了 來多久錢也是照算 我想請教版主以Motec啟動一台車是像Power FC一樣有啟動模式後自我學習 還是得下載base map? base map上哪找? 使用者能夠輕易的自己初始發動車子嗎?

當時我已經知道有Motec了可是價錢實在太高 我剛剛上了EBAY看了 一下 Motec M800要5000多美金 線組700多美金 算起來一組加起來6000美金(大約7000紐幣 16萬台幣) 小弟AEM加上馬力機兩次也才差不多3100紐幣 就算Motec M800功能再強大也不可能把同樣引擎改裝200匹馬力的車tune成400匹馬力 但是價錢上差了兩三倍 平常普通改車的人也不會想要去動電子LSD或一些其他的功能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大家都說Motec是賽車用不平民化的關係 消費者是不太可能願意掏錢出來買一些他用不到的功能 01電腦板上常說功能再強大但是使用者只用來玩開心農場也只是浪費 我到是希望版主分享一些比較平易近人的Motec 為什麼Motec在某方面的設計跟其他牌的ECU設計不同等等

jaochen2002 wrote:
前一陣子 在World Super Sport 600 (super bike)
上看到某廠隊也是使用M800+ADL3
無意間還聽到可用此套來控制前,後循跡系統
(在大會禁止使用額外的循跡系統控制下)
是否就靠前,後輪 感應 sensor 以及檔位RPM
就有辦法來修正點火角度偏移?或是其他方法?
感謝大大的解或...(恕刪)


基本上 motec traction control 內部的設定方式非常多...利用輪速訊號去做前後輪或是四輪獨立的速差
去做許多介入性,性質的改變....當然就是去改變引擎的出力狀態...讓不利的引擎狀態或得改善...
不是不願意去寫得更清楚...因為真正的利用才是會正面的了解...不過你大概說對一部分了...

Cannabis9478 wrote:
我個人不會TUNE車 只是最近車剛完工想說說以消費者的角度來談談我個人對市面上的 ECU的感想 我的車是日規1994年Honda Prelude SI VTEC H22A 加 Garrett GT3076渦輪 ECU從一開始的原廠外接E-Management Ultimate (配原廠線PNP組) 到現在選用的AEM Series 2 ECU 我從一開始就打定主意 我只考慮有原廠PNP線組的ECU 因為 1. 紐西蘭人工貴請人施工划不來 2. DIY怕接錯線到後來找不出哪裡出錯 本來只是小改加上最便宜所以選擇E-Management Ultimate 可是施工後越改越重鹹我跟TUNER討論過後為了能有更多的控制能力 決定售出E-Management Ultimate 改買Standalone ECU
當時考慮的幾家廠牌有:

1. Apexi Power FC
優: 原廠插頭直上PNP 價錢適中(2手約900~1200紐幣上下) 功能強大 使用簡便 我有
兩個朋友使用Power FC評價很好
缺: Prelude專用跟可以通用的OBD1 Power FC停產貨源難找 只能在2手市場上找
可遇不可求 從日本Yahoo拍賣進口大概要 2500紐幣上下

2. AEM
優: 原廠插頭直上PNP 價錢適中(約1200美金後來趁紐幣大漲時以1400紐幣入手)
功能強大(聽說)使用簡便(聽說) Tuner本身就有tune AEM所以熟悉AEM
缺: 少人用 找人問優缺點 問不出所以然

3. LINK
優: 紐西蘭本地研發 功能強大(聽說) 使用簡便(聽說)
缺: 須接線 價錢稍貴 (大約2500紐幣本體 接線另外算)

4. HKS F-Con VPRO
優: 功能強大(聽說) 號稱日本最強
缺: 須接線 價錢稍貴 (二手大約2500紐幣本體 接線另外算)

5. CROME
優: 便宜 (大概500紐幣搞定)
缺: 功能稍弱 最近的Tuner在1千公里之外 少人用 找人問優缺點 問不出所以然

我想做為消費者又稍稍懂一點改車的都希望改裝的ECU能夠至少把車安全的發起來 讓車跑一段時間後看有沒有漏油水後 最好能夠安全的開到TUNER那上馬力機 畢竟叫拖車也是要錢 上了馬力機後漏油漏水 要嘛當場修理 馬力機跟Tuner時間照算錢 不然就下馬力機 下次再來今天算是白來了 來多久錢也是照算 我想請教版主以Motec啟動一台車是像Power FC一樣有啟動模式後自我學習 還是得下載base map? base map上哪找? 使用者能夠輕易的自己初始發動車子嗎?

當時我已經知道有Motec了可是價錢實在太高 我剛剛上了EBAY看了 一下 Motec M800要5000多美金 線組700多美金 算起來一組加起來6000美金(大約7000紐幣 16萬台幣) 小弟AEM加上馬力機兩次也才差不多3100紐幣 就算Motec M800功能再強大也不可能把同樣引擎改裝200匹馬力的車tune成400匹馬力 但是價錢上差了兩三倍 平常普通改車的人也不會想要去動電子LSD或一些其他的功能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大家都說Motec是賽車用不平民化的關係 消費者是不太可能願意掏錢出來買一些他用不到的功能 01電腦板上常說功能再強大但是使用者只用來玩開心農場也只是浪費 我到是希望版主分享一些比較平易近人的Motec 為什麼Motec在某方面的設計跟其他牌的ECU設計不同等等...(恕刪)


你已經說到了重點...怎麼會一款ECU 價錢差那麼多...你一直用紐幣跟美金去計算...看來你可能是在國外吧...那對於ECU使用的資訊...應該不會是大部分台灣人的程度才是..~~
motec 所以有的base data都是 tuner自己去設定出來的...不會有什麼 base data...你說的那些日系電腦..他是真對商品化去設定產品....技術性的領域比較少~~基本上要用motec自己去發動車子...必須對汽車的電學系統有相當性的了解與認知...不然光是敲鍵盤要輸入的數據就沒法知道...到底是做什麼...
在國外很多路上跑的車都是使用motec...不是專屬賽車使用....不然他的冷氣功能是做給賽車去使用的嗎??當然不是...囉..!!我想是用的價值應該說是使用者..或是消費者到底對產品有多少認知...不然有房子住就好...怎麼會有人要大費資金的去裝潢...又有人一樣大小的房子..有人花20萬..有人確要花200萬...所以我認為是改車的文化與使用價值性...所對這國家的使用者產生的影響...就像台灣被日本的改裝深受影響....一樣的意思!!!

如果我把motec與一般ECU的差別都寫出來>...你認為就會改變本來對貴這件事的基本盤嗎???當然不會...台灣我跑了很多店家...連基本的改裝廠都不能被撼動...你說消費者又有什麼改變呢???改裝店家被我說明完了以後.....都是佩服不已...也非常汗顏電腦之強大...效率之高...但是發現要學習的門檻卻是那麼的高....又發現要靠這"賺"到錢...又比其他的困難...各個都卻步...所以我說這是改車文化的問題...不是到底這東西貴不貴...我就跟你說馬來西亞跟泰國好了...這兩個國家的所得比台灣少那麼多...但是高階的改車硬體跟電腦確是非常的發達....難道是他們比較有錢嗎???當然不是...是他們對改裝的認知有到那個層面....就連大陸對岸...他們不太懂改裝..都可以認同這類的高階電腦...
ECU的強大在內部的韌體與操作的軟體才是重點...那些硬體..我說難聽點就是電子零件罷了...一個金磚...裡面就是高端的電子零件..怎麼貴也貴不到十幾萬...ECU還不是motec最貴的...data lodder centre的硬體...要二十幾萬...你說..不過就是記錄器而已...二十幾萬是怎樣~!!一樣意思...他的廣域的軟體操作與設定才是讓他強大的重點...他設計的基礎都是方程式的模式...如果英語能力尚可...你就上上他的官網...也就可以大概性的知道..他跟一般的ECU差別在哪裡??!!..又或是你認為你只是個消費者幹嘛知道那麼多...只要相信店家就好...你就找一台自己感覺CP值高的ECU使用就好~~!
motec使用至今...我從來不知道...當我把一台正常或是剛剛改裝完的引擎要發動..到breaking完後...要上 dyno去調校....有那麼多要注意的問題...這點我很納悶...漏水漏油...發動會不會出問題...
這在SOP上...是基本要達到的...
不過用你的邏輯我在想一件事情...motec貴那麼多...沒法把200匹調成400匹...我的爛車可以跑到230km....比我貴好幾倍車價的車...也不會可以跑到460km...如果三倍...更不可能跑到 690km...
有趣的想法~~!!
diamond1676 wrote:
你已經說到了重點...怎麼會一款ECU 價錢差那麼多...你一直用紐幣跟美金去計算...看來你可能是在國外吧...那對於ECU使用的資訊...應該不會是大部分台灣人的程度才是..~~
motec 所以有的base data都是 tuner自己去設定出來的...不會有什麼 base data...你說的那些日系電腦..他是真對商品化去設定產品....技術性的領域比較少~~基本上要用motec自己去發動車子...必須對汽車的電學系統有相當性的了解與認知...不然光是敲鍵盤要輸入的數據就沒法知道...到底是做什麼...
在國外很多路上跑的車都是使用motec...不是專屬賽車使用....不然他的冷氣功能是做給賽車去使用的嗎??當然不是...囉..!!我想是用的價值應該說是使用者..或是消費者到底對產品有多少認知...不然有房子住就好...怎麼會有人要大費資金的去裝潢...又有人一樣大小的房子..有人花20萬..有人確要花200萬...所以我認為是改車的文化與使用價值性...所對這國家的使用者產生的影響...就像台灣被日本的改裝深受影響....一樣的意思!!!

如果我把motec與一般ECU的差別都寫出來>...你認為就會改變本來對貴這件事的基本盤嗎???當然不會...台灣我跑了很多店家...連基本的改裝廠都不能被撼動...你說消費者又有什麼改變呢???改裝店家被我說明完了以後.....都是佩服不已...也非常汗顏電腦之強大...效率之高...但是發現要學習的門檻卻是那麼的高....又發現要靠這"賺"到錢...又比其他的困難...各個都卻步...所以我說這是改車文化的問題...不是到底這東西貴不貴...我就跟你說馬來西亞跟泰國好了...這兩個國家的所得比台灣少那麼多...但是高階的改車硬體跟電腦確是非常的發達....難道是他們比較有錢嗎???當然不是...是他們對改裝的認知有到那個層面....就連大陸對岸...他們不太懂改裝..都可以認同這類的高階電腦...
ECU的強大在內部的韌體與操作的軟體才是重點...那些硬體..我說難聽點就是電子零件罷了...一個金磚...裡面就是高端的電子零件..怎麼貴也貴不到十幾萬...ECU還不是motec最貴的...data lodder centre的硬體...要二十幾萬...你說..不過就是記錄器而已...二十幾萬是怎樣~!!一樣意思...他的廣域的軟體操作與設定才是讓他強大的重點...他設計的基礎都是方程式的模式...如果英語能力尚可...你就上上他的官網...也就可以大概性的知道..他跟一般的ECU差別在哪裡??!!..又或是你認為你只是個消費者幹嘛知道那麼多...只要相信店家就好...你就找一台自己感覺CP值高的ECU使用就好~~!


小弟身處紐西蘭對馬來西亞跟泰國改裝界不熟 不過以紐西蘭來說MOTEC使用者絕對是少數 我想可能連沒有贊助商的私人賽車用的也不多 以消費者的身分來講小弟對TUNE車及ECU了解不多 不過也知道若昰沒有ECU的界面幫助的話要把車發起來真的不是件簡單的事 要算DWELL跟分電盤齒輪數跟上死點等等有的沒的 沒有學過汽車電學還真的不知道怎麼搞 身邊想DIY的人會玩MEGA SQUIRT 像小弟怕麻煩的會選擇市面上大多數的產品 我想MOTEC若昰5DMK2的話 其他市面上的STANDALONE ECU大概就是DC或入門級DSLR吧

diamond1676 wrote:
motec使用至今...我從來不知道...當我把一台正常或是剛剛改裝完的引擎要發動..到breaking完後...要上 dyno去調校....有那麼多要注意的問題...這點我很納悶...漏水漏油...發動會不會出問題...
這在SOP上...是基本要達到的...
不過用你的邏輯我在想一件事情...motec貴那麼多...沒法把200匹調成400匹...我的爛車可以跑到230km....比我貴好幾倍車價的車...也不會可以跑到460km...如果三倍...更不可能跑到 690km...
有趣的想法~~!!


以同樣預算來改車 用不用MOTEC可能有數十甚至上百匹馬力的差別(不用MOTEC剩下的資金可以拿來加大渦輪 噴油嘴等等) 您說消費者會選擇哪種呢? 功能再強大消費者用不到就是浪費 CP值對消費者是很重要的

關於引擎改裝完成後發動 這昰小弟遇到的情形 技師跟TUNER不是同一位 而沒事先發動後檢查就拖去TUNER那昰很有可能當場再拖回家的 當用原廠ECU發不起來而MOTEC沒有BASEMAP也發不起來就只能請TUNER來一趟了 追根究柢都是錢的關係啊!!

Cannabis9478 wrote:
小弟身處紐西蘭對馬來西亞跟泰國改裝界不熟 不過以紐西蘭來說MOTEC使用者絕對是少數 我想可能連沒有贊助商的私人賽車用的也不多 以消費者的身分來講小弟對TUNE車及ECU了解不多 不過也知道若昰沒有ECU的界面幫助的話要把車發起來真的不是件簡單的事 要算DWELL跟分電盤齒輪數跟上死點等等有的沒的 沒有學過汽車電學還真的不知道怎麼搞 身邊想DIY的人會玩MEGA SQUIRT 像小弟怕麻煩的會選擇市面上大多數的產品 我想MOTEC若昰5DMK2的話 其他市面上的STANDALONE ECU大概就是DC或入門級DSLR吧



以同樣預算來改車 用不用MOTEC可能有數十甚至上百匹馬力的差別(不用MOTEC剩下的資金可以拿來加大渦輪 噴油嘴等等) 您說消費者會選擇哪種呢? 功能再強大消費者用不到就是浪費 CP值對消費者是很重要的

關於引擎改裝完成後發動 這昰小弟遇到的情形 技師跟TUNER不是同一位 而沒事先發動後檢查就拖去TUNER那昰很有可能當場再拖回家的 當用原廠ECU發不起來而MOTEC沒有BASEMAP也發不起來就只能請TUNER來一趟了 追根究柢都是錢的關係啊!!


紐西蘭有很多 Jetboat 的比賽..很多都是使用motec ECU...另外..紐西蘭雖然我不熟..但是據我所知很多車輛比賽也都使用motec...我也可能以為是紐西蘭與澳洲的地緣關係...前三年在大陸的motec centre的經理也是紐西蘭那邊派駐去的...
正如果一開始所說的...我只真對車用改裝電腦去做這篇發論的基準...我從來不說他便宜或是貴...但是使用下去就知道他物有所值...電腦跟人腦一樣...當你有健全的四肢,我們需要有好的腦袋去分析與思索. 如果改裝電腦只是要讓引擎的性能發揮盡緻...那根本就不算是一套完整的改裝電腦...我們在受訓的過程裡面...我們都知道在發揮性能的起頭前...都是要先如果保護引擎...在有個萬一的時候..我們可以有更好的控管機制...不致讓引擎炸掉或是壞掉...這樣會更增加成本跟費用...這就是一台改裝電腦需要有個萬用的I/O介面..不是車上裝著一堆表不表的...駕駛看著出問題...只能熄火與停下來...而無法發揮一個基本的處置...當然包括比賽的時候...在拿到獎牌前...我們要以先完賽為調整的目標...

我相信有很多自學的人都在使用很多系統相異的ECU....也玩得有聲有色...哪一個消費者在不會使用的狀態下不是會去找專業的tuner去處理自己的車輛或是引擎...就以motec來說..台灣有很多檯面下的人都是國外回來的...他們也都是自學者...與我接觸後...才知道自己去爬文與看著 manual去解釋的定義..不是完全的正確...這就是需要 training的用意...

我這篇起文的開始...就不跟人談CP值的問題....因為如果真的懂(是真懂不是假懂)那我說 CP值最高的是motec....不是因為我使用motec的關係...是我了解的ECU...不止是motec而已...我有參考許多ECU...所以以我了解的低俗程度...我個人淺見 motec的 functions 與 I/O 的使用...CP值算是合理.
又真對花費的問題...哪一件事情...不是要達到目的自己又沒法處理..是不需要靠錢擺平...任何事情都一樣...但是如果不相信他人就是靠自己...但是靠自己就要花時間甚至花錢去研究或是去上課...我也是從一個自學者開始做的...我也不是店家...我自詡是個 programmer...所以我跟店家不是競爭對手...拿下代理是個巧合也算是個緣分...我跟消費者的立場幾乎是一致的...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我這樣的玩家與自學者燒掉多少的新台幣與時間去研究...所以有朋友開玩笑...當初學 v pro或是 power fc就好...先不論有沒有人要教啦...會了那些系統...我只能停留在那些level而已...我想當個專業的玩家...當然涉及的領域要 wide range...不是只是program ECU ...還要有更多的技術層面存在...所以我選擇了 motec做為平台....當然每個人的自我要求不同...我就是賤...要往難處走......當然我也覺得奇怪..台灣的改裝文化的停滯不前...就是太少比較 Hi-end的系統介入...不過改變這生態也太遙遠了...我只是發表一些使用後的心得...想分享出來..."性價比"這文字遊戲...給自我評量的人去處理就好~~~
好多的圖表...線圖看的眼睛都快掉出來了...感謝大大的指導跟說明......
不過王先生...不知可否給我一份m800的基本技術手冊...大家研究研究........3q
小弟我也是很喜歡車輛改裝,所以很多年前就投入汽車改裝行業,也很有幸可以進入HKS台灣總代理服務(雖然已經離開),所以有機會可以瞭解F-CON V-PRO 的操作,我看完各位對位HKS V-PRO 的了解,我也想補充一些我所知道的部份,
1.是否可以取代原廠ECU 答 可以的
2.是否需要配線或接線 答 HKS有各日系大宗車型原廠線組若無線組也有通用線組可用
3.是否可以控制怠速 答 可以的
4.是否可以控制空調壓縮機 答 可以的
5.data logged channel數量 答 記得超過10個CHANNEL以上
6.closed loop control功能 答 有
7.feed back 功能 答 有
8.噴油嘴控制 答 最多8支 噴油時間可到0.0001秒
9.是否可使用其他曲軸或凸輪軸感知器 答 只要選項裡可辨識的訊號型式都可使用
10.是否可控制外接裝置 答 可以(最多6組)

motec我也有接觸過,的確是很高階的ECU,不過接觸的時間太短,不夠熟悉,我認為什麼品牌的ECU都各有所長
不應一概而論,使用者應如板大所言,加強自己對於電子噴射系統的了解,不斷進步,才不會被淘汰
懶的看那麼多字 不過標題是不是應該改成取代型 (standalone)
會比較精確一點, 有別於坊間的 chiped (晶片) or piggyback (揹
娃娃).

我個人認為技師的技術能力與溝通能力更重要, 不管是 standalone,
chiped or piggyback 都只是提供一個平臺, 重要的還是 remap 與
驗證.

驗證就需要儀器來校對, 感覺快不一定快, 感覺慢有時反而才是快,
remap 真的可以說是一門藝術.
  • 2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