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ven ok wrote:
純電車還在發展中,
而燃油車能再精進的,
又有多少?
以下兩大重點,
是純電車未來的優勢,
燃油車難以匹敵。
1、低廉價格。
純電車就是電子產品,
適合大量複製,
而越是大量複製,
就越能降低成本。
2、功能。
V2 L、哨兵模式、自動駕駛、貼背的加速性能,露營模式,車宿族的最愛。
越來越多的功能,
只有純電車專用,
目前純電車,的確有些困境,然而,便宜治百病。
隨著純電車的CP值越來越高,很多的缺點,就會越來越淡化了。
看歐盟怎麼走
便宜雖然治百病,持有成本和使用壽命有待驗證
對面2018年的電車已經在鼓勵報廢了,僅僅6年而已
我家車開20年換一台...台灣車貴我窮,一台油車至少要80萬開10~15年可以接受
就算電動車一台賣80萬。壽命算十年我就比較沒辦法接受了<---電池、電機售價壽命
更不要說電車相對帶來的不方便
我身邊都窮人,車都開至少12年以上才換車
20年左右的大有人在
lcc06 wrote:
3C產品加上輪子的東西!拼一拼就是一台"電車"本來就不耐用~
沒有靈魂,沒有文化,沒有歷史的垃圾...就是一開始就做電車的廠牌!
要買電車~還是考慮那些大車廠 , 有造車工藝!有品牌價值才對!!
炒作+假環保之名的電車~以後電池問題是多大的污染.......
反正一堆噱頭都很反人類又好笑
隱藏式門把手,中國車企還加個PLUS連車內都藏起來了
對岸主自己都在罵說出車禍就算打破玻璃也不一定知道從車內怎麼開

大家搞出東西只能變花招,現在多了個更詭異的東西電子後視鏡
聽說已經有樣車出來了,就是把傳統後視鏡取消換掉變成兩個攝影機
也只照後面而已,要就搞前後把A住死角一併處理了



兩面鏡子可以解決的東西也要搞個高科技噱頭且不給活路
故障了就...
最後希望大家不要遇到,這也是趨勢
聯網後的車很可怕的,硬體給你了功能就是不給你
一堆東西功能變成訂閱想要用就每個月掏錢,什麼你要買斷沒門乖乖掏錢
對面已經在開玩笑了過幾年剎車是不是也要像手機一樣儲值次數


現在一樣的問題也在四行程上面正在發生,奇怪嗎?
目前看會排碳的汽.柴油內燃機會消失,已是必然會發生的事
差別在於能否如期達成,或延後幾年達成
政策本來就不是消費者導向
在會排碳的汽.柴油內燃機會消失的前提下
電動車是選項之一不是唯一...但很多人卻以為是唯一
另一個是本未倒置的因果關係
是因為汽.柴油內燃機往後不能銷售,所以才出現新能源型的替代品
不是因為了給新能源車市場,所以才要禁售汽.柴油內燃機
因跟果要分的清
台灣因核能政策的關係,用了很多燃媒跟天然氣
但即便如此...以台灣現今的電力排碳係數,已足以讓電動車產生效益
往後再生能源比例再上升,效益就會再擴大
日本是沒有簽100%零排宣言的汽車工業大國
油電照賣沒問題,但往後要在人家的地盤賣東西,那就是照人家的規矩
所以雖然油電還能撐,但在一些市場總有未日,還是要為其他終結汽.柴油車的市場做鋪路,除非直接放棄那些市場
Toyota目前看起來,對FCEV的押注力道明顯大於BEV
每每看到,有人提出一番見解...以為似乎沒人考慮到
看一看...結果都是被澄清或研究過的話題

從政策面就知道不是流不流行的問題,就如開頭說的難道二行程絕跡是因為不流行?
自己不開電動車,但別人開不好嗎?至少少了一些熱氣與廢氣,還有改管與破管的
重點是有被影響什麼嗎???總常看到一些仇視電動車的言論
當然,現階段來說,直接去加油站加油還是比較快速的選擇,但真的不至於焦慮。如果你常跑長途,電車本來就不適合你,如果你不跑長途,什麼車都無所謂,不是嗎?
只是我終究覺得環保終究是個假議題,如果真的要環保,那要不要直接限制車輛的馬力最大只能100hp?那些超跑環保嗎?馬力小的車省油省電又沒有超跑相對巨大的研發污染。
如果真的為了環保,要不要限制大家都騎機車?騎一輩子的機車造成的污染都不一定有你一台汽車開到報廢來得高。
如果真的為了環保,要不要禁止過度奢侈的內裝以及汰換率?反正車能動就好,搞那麼多且豪華的內裝有意思嗎?換車換得這麼頻繁有意思嗎?
如果真的為了環保,要不要限制維修?一堆人刮到一點就把整個殼、門都換掉而不是選擇用維修的方式,尤其是走保險理賠的更會選擇更換,但完全不影響使用,因此而維修會造成多大的污染?
如果真的為了環保,那要不要禁止洗車?省水省電,不就是環保?
如果真的為了環保,你乾脆別活著了,每個動物活著都是一種污染。
真的可以不要冠冕堂皇的講自己為了環保為了降低碳排,沒有必要。
尤其歐盟,口口聲聲為了地球,結果那些超高污染的頂級奢侈品、跑車,幾乎都在歐洲境內生產,搞笑呢?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