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國外電動車已退流行,台灣未來也會走上這條路?

1. 電動車是不二選項 你遲早要換的 油電車又要保養又要顧電 這種過渡又不真省錢的產品 很快就要掰掰了

2. 電動車技術正在飛躍成長 續航、充電、安全越來越不是問題 即便現在市面賣的 其實日常使用足夠了

3. 中國平價電動車價格已壓低至燃油車價格 以目前掉價速度 很快會比燃油車便宜

4. 台灣要買便宜又大碗的電動車 大家要團結跟政府要 台灣碳排放全球倒數第四 若還開徵電車牌照稅 人民絕對要開幹!
jeff0720

電動車應全面開徵牌照稅、燃料稅

2024-08-23 23:15
seven ok wrote:
純電車還在發展中,
而燃油車能再精進的,
又有多少?

以下兩大重點,
是純電車未來的優勢,
燃油車難以匹敵。

1、低廉價格。

純電車就是電子產品,
適合大量複製,
而越是大量複製,
就越能降低成本。

2、功能。
V2 L、哨兵模式、自動駕駛、貼背的加速性能,露營模式,車宿族的最愛。

越來越多的功能,
只有純電車專用,

目前純電車,的確有些困境,然而,便宜治百病。

隨著純電車的CP值越來越高,很多的缺點,就會越來越淡化了。



看歐盟怎麼走
便宜雖然治百病,持有成本和使用壽命有待驗證
對面2018年的電車已經在鼓勵報廢了,僅僅6年而已
我家車開20年換一台...台灣車貴我窮,一台油車至少要80萬開10~15年可以接受
就算電動車一台賣80萬。壽命算十年我就比較沒辦法接受了<---電池、電機售價壽命
更不要說電車相對帶來的不方便

我身邊都窮人,車都開至少12年以上才換車
20年左右的大有人在
hb8031

一堆跟電車利益毫無相關的狂推電車。真是年輕人

2024-07-27 17:01
LuDain15

對面是一些爛車,開5-6年之後電池已經不堪用,換一個電池要5-8萬人民幣,一台新車也就10萬,當然鼓勵報廢。考慮到對岸很多人的使用里程根本不是台灣人能開到的里程,這個邏輯不適用在台灣上。

2024-07-27 18:25
3C產品加上輪子的東西!拼一拼就是一台"電車"本來就不耐用~
沒有靈魂,沒有文化,沒有歷史的垃圾...就是一開始就做電車的廠牌!
要買電車~還是考慮那些大車廠 , 有造車工藝!有品牌價值才對!!
炒作+假環保之名的電車~以後電池問題是多大的污染.......
taketheofdefensive wrote:
想不到耶!一直以為電...(恕刪)


反正瑪斯克手上都是錢

大不了收購一家汽車公司
lcc06 wrote:
3C產品加上輪子的東西!拼一拼就是一台"電車"本來就不耐用~
沒有靈魂,沒有文化,沒有歷史的垃圾...就是一開始就做電車的廠牌!
要買電車~還是考慮那些大車廠 , 有造車工藝!有品牌價值才對!!
炒作+假環保之名的電車~以後電池問題是多大的污染.......


反正一堆噱頭都很反人類又好笑
隱藏式門把手,中國車企還加個PLUS連車內都藏起來了
對岸主自己都在罵說出車禍就算打破玻璃也不一定知道從車內怎麼開

大家搞出東西只能變花招,現在多了個更詭異的東西電子後視鏡
聽說已經有樣車出來了,就是把傳統後視鏡取消換掉變成兩個攝影機
也只照後面而已,要就搞前後把A住死角一併處理了
兩面鏡子可以解決的東西也要搞個高科技噱頭且不給活路
故障了就...

最後希望大家不要遇到,這也是趨勢
聯網後的車很可怕的,硬體給你了功能就是不給你
一堆東西功能變成訂閱想要用就每個月掏錢,什麼你要買斷沒門乖乖掏錢
對面已經在開玩笑了過幾年剎車是不是也要像手機一樣儲值次數


inconceivability

有跟沒看過是兩回事...這是選配不是標配,自己有選擇的權力,另外再說汽車發展百餘年歷史,從來也沒解決過A柱的問題,況且這是共同的問題,不分油車或電車...不用特別酸電車

2024-07-27 9:36
emeryville

台灣人玻璃都貼的烏漆媽黑的,電子後照鏡很有必要,一堆人晚上開車後照鏡根本看不清楚。

2024-07-27 10:18
就跟二行程絕跡一樣
現在一樣的問題也在四行程上面正在發生,奇怪嗎?
目前看會排碳的汽.柴油內燃機會消失,已是必然會發生的事
差別在於能否如期達成,或延後幾年達成
政策本來就不是消費者導向

在會排碳的汽.柴油內燃機會消失的前提下
電動車是選項之一不是唯一...但很多人卻以為是唯一

另一個是本未倒置的因果關係
是因為汽.柴油內燃機往後不能銷售,所以才出現新能源型的替代品
不是因為了給新能源車市場,所以才要禁售汽.柴油內燃機
因跟果要分的清

台灣因核能政策的關係,用了很多燃媒跟天然氣
但即便如此...以台灣現今的電力排碳係數,已足以讓電動車產生效益
往後再生能源比例再上升,效益就會再擴大

日本是沒有簽100%零排宣言的汽車工業大國
油電照賣沒問題,但往後要在人家的地盤賣東西,那就是照人家的規矩
所以雖然油電還能撐,但在一些市場總有未日,還是要為其他終結汽.柴油車的市場做鋪路,除非直接放棄那些市場
Toyota目前看起來,對FCEV的押注力道明顯大於BEV

每每看到,有人提出一番見解...以為似乎沒人考慮到
看一看...結果都是被澄清或研究過的話題

從政策面就知道不是流不流行的問題,就如開頭說的難道二行程絕跡是因為不流行?
自己不開電動車,但別人開不好嗎?至少少了一些熱氣與廢氣,還有改管與破管的
重點是有被影響什麼嗎???總常看到一些仇視電動車的言論
LuDain15

一定有一些政治考量不全然是碳排,電是每個國家都能產生的東西,我去踩腳踏車也能發電,但石油不是。

2024-07-27 1:32
越來越覺得里程焦慮根本有點鬧事,台灣大多數人一天都跑不到100公里,到底要焦慮啥...
當然,現階段來說,直接去加油站加油還是比較快速的選擇,但真的不至於焦慮。如果你常跑長途,電車本來就不適合你,如果你不跑長途,什麼車都無所謂,不是嗎?

只是我終究覺得環保終究是個假議題,如果真的要環保,那要不要直接限制車輛的馬力最大只能100hp?那些超跑環保嗎?馬力小的車省油省電又沒有超跑相對巨大的研發污染。
如果真的為了環保,要不要限制大家都騎機車?騎一輩子的機車造成的污染都不一定有你一台汽車開到報廢來得高。
如果真的為了環保,要不要禁止過度奢侈的內裝以及汰換率?反正車能動就好,搞那麼多且豪華的內裝有意思嗎?換車換得這麼頻繁有意思嗎?
如果真的為了環保,要不要限制維修?一堆人刮到一點就把整個殼、門都換掉而不是選擇用維修的方式,尤其是走保險理賠的更會選擇更換,但完全不影響使用,因此而維修會造成多大的污染?
如果真的為了環保,那要不要禁止洗車?省水省電,不就是環保?
如果真的為了環保,你乾脆別活著了,每個動物活著都是一種污染。

真的可以不要冠冕堂皇的講自己為了環保為了降低碳排,沒有必要。
尤其歐盟,口口聲聲為了地球,結果那些超高污染的頂級奢侈品、跑車,幾乎都在歐洲境內生產,搞笑呢?
hb8031

裡程焦慮若是鬧,長版程數電車根本不用推。你對?

2024-07-27 17:04
LuDain15

會焦慮的,就算開長程版電車,他不還是焦慮?再來,多數人的購車價格區間,有多少長程版的電車能買?再者焦慮的重點就不來自於續航力,而是補充能量的手段,不然續航力只有400多的油車怎麼不焦慮?

2024-07-27 18:28
阿福的網宅II wrote:
以台灣目前市場來看,...(恕刪)

現實是台灣電動車會上來但普及率不到歐洲佔有1/2前就會遲滯,
最大原因是充電基礎設施.
以北部為例,家中有充電樁的為少數.
假日超充站常常需要排隊,更別談連續假日出遊時
竹科一帶超充站點更是一位難求,出差幾次沒看過有空位.

台灣普及率跟營業用車提升有關,幾次搭uber或一般計程車都發現車價及續航里程會是司機最在意點.
當電車數量上不去後,業者願意繼續砸錢蓋超充站意願就更低.
順帶一提,目前車用晶片在後續市場景氣是看衰的(不論油電)
emeryville

還好我不住新竹,住家公司附近的快充站從來沒有滿過,還可以比價挑最便宜的充。

2024-07-27 10:20
退流行應該是不會,除非說各國都把禁油車的目標法案廢了,那跟隨西方腳步的彎彎才有可能。

不過,有沒有法規強制都沒差,彎彎既不會重返油車的環抱也不會持續抱電車。車多可是彎彎真正的民怨問題,每個人已經對塞車和停車越來越困難越來無法容忍,遲早有一天會有減少汽車的法案的出現,當然法案也含電車。

這就是現在人家新加玻打擁車族的辦法,在新加玻電車也要繳重稅。
  • 2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