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外國月亮比較圓?進口車真的卡安全?

Brown Will wrote:
當然有人會說RAV4、Terios車頭是潰縮區啊之類的,但同理Outlander、CR-V車頭車尾也應該會設計潰縮區才對

正常車尾也會有潰縮設計
但幅度不大,為車尾沒空間給你壓縮啊
車頭有引擎,現今許多車款的設計甚至會只接把引擎往下導
除了車頭潰縮,引擎部件也不會衝擊到車廂
車尾一縮就直接撞到後座啦

必須說 每次情況都不同
你有心找,應該也有機會找到進口車車萎縮進去的照片
但你找得很明顯都是正常情況啊
尤其rav,沒看到都只傷到皮 重點a柱 車體大樑都沒影響啊

但要說誰比較安全
沒有統一測試 我也不敢下定論
說句不好聽的,或許社群喜歡說國產車差
但我覺得現在大多車款都有一定安全性了,
鋼材用料很多車款也跟上原廠標準,沒有一定要直上進口

進口我相信不至於偷剛材
但細部配備 內鐵 或是偏撞測試的加強補件
都不一定會比照歐規or 美規
這大概是你唯一可以說國外測試不能直接類比的因素
在TWNCAP還沒正式上路前,說什麼進口國產誰安全都是假議題!!
國產車沒有第三方撞測成績,進口車第三方撞測單位只承認當地車款適用,出口就不適用。
車頭撞車尾,並不能拿來比較車體剛性安全,車頭設計就是潰縮區,台灣沒有公正公佈撞測數據前,國產車安全性始終是一個問號
親身經歷最明顯
不用刻意地說服別人來認同你的觀點
車自己買 擇你所愛 愛你所擇
特斯拉經多方測試撞擊成績挺強的,主被動安全也都還不錯

還不是被我們偉大的台灣人跟中國人民加上媒體,寫的好像紙做的一樣
無論是對電動車陣營還是對油車陣營都是一樣的下場

傳統車商好棒棒,續航好棒操控好棒,變速箱才是王道

請問一下,一樣是50~100kwh的續航,為什麼只有特斯拉可以正常高速巡航續航力?為什麼現在賽道上的主角還是傳統廠商的燃油車以及新創廠商的電動車?


油車一定穩一定安全一定操控用料最好,電動車都最差

要不要看一下目前電動車最熱門的中國,去西藏是哪個比較厲害?電動車充電樁佈建快速,燃油車...這個我不太懂囉~

而且油車一定操控最好?我都不知道懸吊系統是靠引擎來啟動的,而不是獨立單元

然後還一直拿不同動力等級的來比能耗,真的很有趣..
nycity10001 wrote:
看看納智捷 自誇超越...(恕刪)

我只看到撞到後門直接爆開
也不用測打不打的不開了
這就像是拒絕考試
然後找幾題考古題說考上台大也不難嘛
一、108年度概況

我國108年共發生31,218件國道事故,其中A1類72件、A2類2,076件、A3類29,070件。國道整體事故件數相較於107年增加25.83%,其中A1事故增加14.29%、A2事故增加17.29%、A3事故增加26.52%。

108年肇事(A1+A2+A3)原因第一位為「未保持行車安全距離」共13,278件(占42.53%);第2位為「未注意車前狀態」計6,013件(占19.26%);第3位為「變換車道或方向不當」計3,772件(占12.08%),且皆為駕駛人因素。


資料來源:https://www.freeway.gov.tw/Publish.aspx?cnid=516&p=2849


國道未保持安全距離及未注意車前狀況,108年度統計資料合計19291件,請問是有多少人不會開車?

這種駕駛技術還可以上國道?

這種事故率代表台灣人民在駕車技術普遍不足,應該在倡導汽車駕照分級制度,如果有上國道需要用路人,可以考高速公路級別的駕照!

或許在討論國產車,進口車安全問題之前,更要注重全體用路人自身駕駛技術問題!

不要無腦駕駛之後再來怪車子太軟都紙糊的⋯⋯
都很安全啊
車室看照片都很完整
Brown Will wrote:
一直以來進口車三個字...(恕刪)

你至少找車頭對撞的吧,看看駕駛座有沒有損傷。
結構設計上車頭本來就比車尾軟,因為二邊需要的防護不同。
對撞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