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前輪驅動車,要如何解決轉向不足!


0988679661 wrote:
小弟不才,剛好看到...(恕刪)


我上上台車也是 MR2 只不過我是 SW20 MK2 NA, 全車沒改只換不銹鋼尾管 ~ 換16吋輪框 + T1R

過彎超快 ~ 有次山道狂電 GTR 32 ~ 但是上坡的髮夾彎常常 UNDER 轉向不足, 因為我煞車踩不夠重速度太快

後來知道問題就沒發生了

先了解你的車 ~ 在思考怎麼開吧

過彎都硬扯 ~ 當然都轉向不足
a1277034 wrote:
後驅車也沒比較好殺灣...(恕刪)

今天下午2點多經過蘇花南下和平隧道前,一輌拖板車一路超車(FR+拖車),變換車道,真的很會"殺彎",有空再把影片放上來!

erichuang801 wrote:
扭力太小,但也曾經...(恕刪)

以前也曾經想買S2000 但過了N年後
沒想到保值度太誇張了 感覺過度的哄抬
比350Z貴是怎麼樣...
用來用去還是MOTO.NOKIA好用!

vincej100 wrote:
focus mk3就有搭載TVC(Torque Vectoring Control)扭力分配控制系統。一般車輛設定在過彎時會將多數動能分配到內側輪上,雖然會消耗掉過多動能,卻能讓駕駛不感到慌張,而所謂的LSD限滑差速器則是能提供兩側輪鎖定率,使外側輪也能擁有良好驅動力,讓駕駛者有足夠動力修正車輛失控。而這套TVC就是提供類似限滑差速器的功能,以前驅車而言,當過彎速度過快時,會因為車輛慣性造成「推頭」情形,而TVC系統則是與ABS系統連動,會以每秒一百次的頻率偵測路面狀況,當偵測到兩側驅動力發生轉速差時,就會讓內側輪的ABS作動,就能改善前驅車的「推頭」情形。




以上資料參考http://www.carnews.com/news/article/36139


筆記
eLSD是現在前驅車解決轉向不足的法寶,CP値高!科技愈來愈進步,提供更多駕駛樂趣!

Bubee44992 wrote:
我是覺得,一般人根...(恕刪)

有啦,迴轉半徑小、轉向靈活這點蠻明顯的
我開車不快,但設計良好的後驅車方向盤轉向手感真的比較迷人
以比較熱血的回答

調硬後避震與適當加裝後防傾桿

這樣可以達成前輪推頭的同時 後輪會開始輕輕甩尾 用甩尾來抵銷推頭

具體操作不多說明 但進彎速度太快一樣都救不回來

如果成功在這短暫半秒內獲得四輪飄移成就 沒成功就是獲得拖車的成就


ff過彎轉向還是沒有fr有趣 fr操控的好 可以體會到重心在背脊旋轉過彎

但是有趣歸有趣 同技術等級而言 飄移絕不會比較快
vincej100 wrote:
..... focus mk3 就有搭載 TVC(Torque Vectoring Control)扭力分配控制系統



宅爸推這個 !
買車不要只看馬力,infotainment .....etc

車廠用了彎道好料,幫助非常大
Focus 有此利器,一般雙B 根本沒得玩了,IMHO

熱血車主試算 : 防傾桿,拉桿,可調式套裝避震器,性能胎,輕量化圈,煞車盤 ..... 要改多少 ?
才能一搏原廠配的扭力分導裝置 ?
畢節望族後裔

題外話
Car and driver 小編在測 skidpad 後驅之王 911 GT3 時 (skidpad 1.2G)
抓地極限最終破功在前輪,轉向不足

FYR
畢節望族後裔
TONY1978 wrote:
以比較熱血的回答

調硬後避震與適當加裝後防傾桿

這樣可以達成前輪推頭的同時 後輪會開始輕輕甩尾 用甩尾來抵銷推頭

具體操作不多說明 但進彎速度太快一樣都救不回來

如果成功在這短暫半秒內獲得四輪飄移成就 沒成功就是獲得拖車的成就


ff過彎轉向還是沒有fr有趣 fr操控的好 可以體會到重心在背脊旋轉過彎

但是有趣歸有趣 同技術等級而言 飄移絕不會比較快


N年前開Accord 7.5 V6時把Rear Anti-Roll Bar加到20mm,Damper換KONI SPORT;但每改一次,不久就麻痺了,後來就把車賣了,換森林人,真的要快感,會去開Ko-Kart;去年在Maxxis的昆山賽道,體驗200KM/h+快速變換車道(碗公最外緣切到最內緣),瞬間G值到達2G,我就知道自己不是賽車手的料。這些試車手平常就在"瞬間G值到達2G+"的環境下工作,簡單說: 坐雲霄飛車還要控制方向盤的FU !!!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