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笑話是一種藝術 wrote:這東西坦白說,有他的賣點創造渦流,增加流速這些是可以經由測試數據結果所判斷出來的. 先要搞清楚,創造渦流,增加流速的目的是什麼,不就是希望汽油與空氣充分的均勻混合,那個安裝的地方又沒噴汽油,怎會產生混合油氣的功能,製造汽車的工程師不會在那地方花功夫的,都是想辦法在汽缸內製造渦流。
Agent_Justice wrote:嗯!說得很讚! 不...(恕刪) 要成為車廠的供應商先決條件必須是大公司,資金要雄厚,我們這種小公司還不夠格啦.車廠的研發中心會用我們的產品嗎? 別傻了啦,大車廠人力資源豐沛,重新思考閃過專利是他們要做的工作.雖然現階段很希望有車廠的合作機會,但沒那麼容易,先做好我的AM市場顧飽肚子要緊.---------------------------------------------------------------納智捷的車友算是我們公司產品的大客戶,因為車子重,油門笨重耗油,裝了可變渦流以後渦輪遲滯降低,油門變得輕盈好開,也省油許多.-----------------------------------------------------可變角度渦輪這產品車廠自己已研發多年也早已裝上車....柴油車的可變渦輪跟我的可變渦流是不一樣的東西,可變渦輪是控制低速跟高速時不同的排氣角度去推渦輪葉片,讓低速時的turbo lag 降低.可變渦流是進氣量低開啟角度小,進氣量大開啟較度大,讓turbo lag 降低,瞬壓增強,持壓持久,油門反應更加直接.
爺之前就說過了,像這樣在網路這樣的狂抽猛送的廣告,吹了這麼久還不如送去給工研院測試一下效果到底有多少哩?---------------------------------------------------------------------------車測中心側一個項目 7萬, 安裝前安裝後 14萬油耗空汙馬力扭力.......要測幾種車,車主才滿意 不知說真的我公司目前花不起,直接免費來體驗我的產品比較實在,自己的車裝了有沒有效比我們在那邊說的天花亂醉有用吧.
明明ming wrote:車測中心側一個項目 7萬, 安裝前安裝後 14萬油耗空汙馬力扭力.......要測幾種車,車主才滿意 不知說真的我公司目前花不起,直接免費來體驗我的產品比較實在,自己的車裝了有沒有效比我們在那邊說的天花亂醉有用吧. 總而言之你的一句話就是: 此物沒有科學實證,完全是使用者個人自由心證罷了!真想去工研院認證不必找每台市售車來測試效果,通常工研院裡都有標準儀器可以測;如果你連幾萬元的測試資本都沒有,卻在這邊”江湖賣藝的”告訴大家這東西很有效? 增加1%? 2%? 告訴你吧! 心靈馬力無敵! 說到這才想起來不久前在iPhone 7尚未上市前,國外有個無聊的團體為了做心理測驗,拿一台老舊款的iPhone 3GS假裝成最新款蘋果i7手機給民眾隨機測試。好笑的是,絕大多數測試民眾都說這款”老舊的iPhone 3GS”手機功能強大,外觀亮眼,不愧為最新款旗艦手機。這該怎麼說呢? 絕大部分民眾都很容易被有心者刻意誤導。所以啦! 你這東西到底有沒有用,請用客觀且科學的證據告訴大家吧,免費試用不是一個能說服眾人的說法。話說回來,若真想加速要有感又想省錢,去裝個高流量K&N進氣濾蕊可能效果還比較強咧! 呵呵呵!
wei0553 wrote:要數據,討論串之前不就提供過na車跟渦輪車馬力圖嗎?...(恕刪) 噗嗤!那種馬力圖內行的人都知道該怎麼補正+參數,可以調整的MEGA太多!這種馬力圖根本就沒公信力可言!!即使擺在眼前,也不見得就是真的!就像我說的"APPLE最新旗艦手機測試"的結果一樣!! 人的思想是很容易被刻意誤導的!一個公司推出新產品,還弄了沒啥公信力的馬力圖?然後就要跟大家說多有用? 卻連花幾萬元就能拿到有公信力的"工研院測試"都花不起?好啦! 不管你們這些狂推的活寶帳號們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 可以原諒我了嗎?
嗯⋯我有裝過也拆下過,稍微分享一下個人心得。沒有想要偏袒哪一方,大家理性討論是好的。如果有人感覺偏頗還請見諒了。對於我的2012 2.0NA四速森林人來說,起步和收放油門動力銜接的順暢感是真的有幫助。但是這部分恕我無法提供數據😂0-100有實測過是差不多的。可能原因很多。但這點不是我特別在意的所以沒關係。 上週因緣際會要換車所以拆下⋯第一時間感覺車油門笨笨的真是難開啊。或許該給電腦一些時間重新學習吧?但是這種感覺到今天都還有⋯所以我的新車應該還是會裝一下😏個人在改裝之前會習慣思考一下最想要改善的地方是什麼,然後不論是自己上網研究或是直接找個你能信任的專業人士討論都會有收穫。對我來說那也是一種樂趣。 很多改裝都是雙面刃,通常有一好沒兩好。能接受副作用再來改裝會是比較明智的作法。 全面提升不是沒有但通常超乎想像的所費不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