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何不使用eTag計次收費?


davidmail18 wrote:
蓋高速公路的錢只有國...(恕刪)


「長途旅次平均付費金額不高於現況」....是誰說的?


到底是誰在亂說?

是誰在欺騙誰?

是誰躲在網路後面不負責?


如果是目前免費20公里、超過每公里1.3元的方案....根本是搶劫....我說的。
我寧願選擇使用eTag計次收費.....這是我的立場


小弟尊重你的立場,
不過,你的立場也不代表大多數人的立場,
不過就是免費20公里方案的既得利益者。

不信再來投票...
同是天涯愛車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davidmail18 wrote:
這只是配套的目標,你...(恕刪)

本來沒有很認真要找資料的,不過高公局統計數據還算蠻多的
高工局101年年報中文版
裡面有收費資訊&通行量資訊







不過通行量部分看不出大車小車的量,所以先都假設是小車吧(過路費大車50,聯結車65)
目前只有縱向要先計程收費,所以我把國1+國3+國5的數據加起來,是25957.7百萬車公里,
而101年的收費數據是216.2億左右,暫停收費部分則有3.4億左右
所以每公里費用約是0.85塊左右

其實跟我預估的0.9塊/km差不多呀

acty wrote:
「長途旅次平均付費金額不高於現況」....是誰說的?
到底是誰在亂說?
是誰在欺騙誰?
是誰躲在網路後面不負責?


要我說,不是誰說的,是你自己解讀的
這文件我是這樣看的
首先要先針對規劃原則為基礎,在規劃原則下,依照配套的目標去執行,配套有其時間性和目的性。

你哪一隻眼睛看到現在的方案就是要達到長途旅次平均付費金額不高於現況的目標??另外所謂的長途旅程是以多少下去計算??是以什麼流量作為樣本??依照高公局範例二長途旅遊的方案來說,也沒有違反長途旅次平均付費金額不高於現況,也符合另外一位仁兄說的約平均0.9元的目標啊

另外你看看,目標三:交通管理,擁擠管理彈性費率策略
參考國外實施案例,以連續假期為主,視國道交通量尖離峰情形,以ETC作為交通管理工具,實施不同路段、時段差別費率,以均衡國道路網流量,提升整體路網運輸效率。

你從哪裡看到現在的費率符合這個??你知道為什麼沒有嗎??因為這是"目標"....而且不是現在馬上實施就可以達到的,要等大家習慣計程收費後才有機會看狀況去實行的目標......

不要不符合你的解讀就說別人亂說,或不負責....這是我說的~~

acty wrote:
如果是目前免費20公里、超過每公里1.3元的方案....根本是搶劫....我說的。怒
我寧願選擇使用eTag計次收費.....這是我的立場回報你

你用你的觀點問大家為何不使用eTag計次收費,所以我才勞心勞力的告訴你你所認為的理所當然的想法,在別人眼裡並不是那麼的理所當然。

而我的想法並不代表全部,這我當然知道,所以你不講我也了解你為什麼不滿。但為何不使用eTag計次收費其實也沒那麼難了解的,只要你不要只想自己就可以了。

acty wrote:
小弟尊重你的立場,
不過,你的立場也不代表大多數人的立場,
不過就是免費20公里方案的既得利益者。

不信再來投票...大笑..(恕刪)

我從來沒有說我代表大多數的立場,不過新北市為台灣最多人口的縣市,有相當大數量的短程通勤族會前往台北或南下中壢、新竹上班。如果直接取消免費的20公里方案造成車輛塞暴市區或省縣道路,這所造成的損失和民怨您願意站出來承受和面對質問嗎?對~你不用....但政府要.....
我不認為短時間免費20公里方案就單純的是為了討好既得利益者,眼光放遠一點,放廣一點,要多為那些其他不相關卻可能受到影響的人多想想~~不是嗎?就跟一堆人罵油電幹嘛一起雙漲一樣,後果難道不用考慮嗎?你以為你不用經過省縣道就能飛到國道上嗎?你以為你就不會受到影響嗎?

或許你有想過,或許我高估了問題的嚴重性,也或許你低估了問題的複雜性,但說真的這東西沒個準,所以我才說不管提出怎麼樣的方案,一定都只有被罵的份,沒錯~~就連維持現有eTag計次收費方案也一樣只有被罵的份......言盡於此,您慢慢體會吧~如果不能體會,就當我放屁吧....

林口到台北如果是受不了過路費的,都嘛走旁邊有一小道下去五股再上交流道!就只有時間每秒鐘幾萬塊上下的會去過收費站!市井小民那有辦法每天這樣開銷!要走也是逼不得以睡過頭要趕時間,每月大概也幾次而已~再說說到林口台北,又讓人聯想到這樣計程收費後林口房價又要漲翻天了!
又再說林口到台北通勤族使用高速公路又佔多少比例阿?用台北看天下,現在延申到林口來了~
另外又說北部的高速公路維護費用,相對中南部的維護費用又怎樣分,北部因為使用率高,所以維護費用高,加上使用率高不敷使用,追加18標追加五楊高架,這也都是通行費要去攤體支付,這那公平!
再說目前計次收費機制,大多跨縣市一定會收到!這不合理嗎?都沒有說台北縣市境內沒有一支收費費站,臺北縣市內跑高速原本就都沒有收費,都沒有在計較了!現在因為台北住不下人有些人跑去住林口,就在計較怎麼跑依下子就要收費!這不太可笑了~
davidmail18 wrote:
要我說,不是誰說的,...(恕刪)


不同意因為新北的人口較多,平面道路容易塞車,就要實施免費里程,這是從新北看天下。要所有中長程的民眾或中南部鄉下的居民去補貼因為新北市民進出台北或桃園的高頻率高速公路使用需求,也誘導平面道路的塞車轉移至高速公路的塞車。這對其它地區的民眾相當不公平,嚴重違反公平正義的精神,也不符合建造高速公路的目的與按里程計費的宗旨。高速公路是全國人民的,因高速公路的營運經費是獨立的,因此台北到桃園的路段維護費用也是全國高速公路用路人所繳的過路費在攤提。
免費20公里與現狀差不多
但是,但是 200公里內卻由 0.923 漲到 1.3 元


國1 高速公路, 長度372.8 公里(10.5個收費站)
國3 高速公路, 長度431 公里(10.5個收費站)
國5 高速公路, 長度54 公里(1 個收費站)
共 858公里 22個收費站(平均 39公里 1 個收費站)

第一案是無免費里程,費率每公里○點九元

目前每39公里收一段票 40元 回數票 38元 eTag 36元(費率每公里 0.923 元)

全台都會區短程目前免費通行(以後要收費), 你說高公局是不是騙很大
別忘了人工收費改電子收費,成本節省的部分也非常可觀
(不要跟我說自動收費成本比較高,減少工作機會又增加收費成本這種改善是腦殘)

第一案是無免費里程,費率每公里○點6元才是合理的(都會區免費改收錢,人工收費改電子收費,成本節省的部分,這些增加的收入非常可觀)

但是為什麼高公局一直要推行免費里程(這是掩護 費率每公里1點3元 的手法)

第三案是免費里程二十公里,二百公里內每公里一點三元 免費里程20公里與使用現狀差不多, 但是每公里由0.923漲到1.3漲了 40.8% 過路費

第一案是無免費里程(費率每公里0.9元),如果依第三案是免費里程二十公里(費率每公里1.3元)方式計算漲幅44%(1.3/0.9=1.444),第一案0.9元/1.44=0.625元

第一案是無免費里程費率每公里0.625是合理的費率轉換(別忘了還有人工收費改電子收費,成本節省的部分也非常可觀)
所以說原本使用上0·9/km,現在欲加收原來短程的車輛,但是被反彈變成德政20km免費,變相長程多收去補充短程,短程長程都是輸家,政府才是贏家,這樣看的懂嗎?
在說20km免費是一天累計,林口台北來回76km扣20km有很省嗎?如果當天又多跑去客戶那,多用幾十公里的原本都是免費區間的台北區內高速公路,你短程不一樣多收錢!
多收錢還不知道又被用去那裡,一定不是用在高速公路上,所以原本的用意就是多收錢,也不是短程長程的公不公平的問題了。
不論你是計程車/公車/貨運車/業務車/通勤車怎麼算都變貴!特別在台北的用車,這麼依賴高速公路,去個士林也經過個高速公路,去個五股去個汐止去個南港去個深坑也有三甲高速公路,想一下還是輸了!一天20km真不知道能去那裡,去上班然後下班就不要出門了,假日去深坑吃完豆腐後,不要又跑去南港家樂福採買,更別說採買晚晚上想說轉去士林逛逛夜市,因為多跑高速公路都要注意是否免費里程用完了。
五股家俱航如果早上送了一套沙發到汐止又回來,下午就不要再送五斗櫃去南港,跟客人說你今天免費里程用完,要明天再送不然過路費請客人出,真是振興政府的經濟啊!

six8three25 wrote:
所以說原本使用上0·...(恕刪)


所以使用eTag維持計次收費才是目前最好的方案。
同是天涯愛車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six8three25 wrote:
所以說原本使用上0·9/km,現在欲加收原來短程的車輛,但是被反彈變成德政20km免費,變相長程多收去補充短程,短程長程都是輸家,政府才是贏家,這樣看的懂嗎?
在說20km免費是一天累計,林口台北來回76km扣20km有很省嗎?如果當天又多跑去客戶那,多用幾十公里的原本都是免費區間的台北區內高速公路,你短程不一樣多收錢!
多收錢還不知道又被用去那裡,一定不是用在高速公路上,所以原本的用意就是多收錢,也不是短程長程的公不公平的問題了。
不論你是計程車/公車/貨運車/業務車/通勤車怎麼算都變貴!特別在台北的用車,這麼依賴高速公路,去個士林也經過個高速公路,去個五股去個汐止去個南港去個深坑也有三甲高速公路,想一下還是輸了!一天20km真不知道能去那裡,去上班然後下班就不要出門了,假日去深坑吃完豆腐後,不要又跑去南港家樂福採買,更別說採買晚晚上想說轉去士林逛逛夜市,因為多跑高速公路都要注意是否免費里程用完了。
五股家俱航如果早上送了一套沙發到汐止又回來,下午就不要再送五斗櫃去南港,跟客人說你今天免費里程用完,要明天再送不然過路費請客人出,真是振興政府的經濟啊!...(恕刪)


你的說法根本上就是錯誤,高公局是依照不會比現在每年220億過路費下去試算提出了三種方案。這三種方案依照使用者的習慣,有的人會增加負擔,有的人會減少負擔,但都以維持現有收入金額為最後目標,哪來的多收???還是說依照你的計算,會增加多少??

另外,就算高公局試算錯誤,最後收入太多,我想我們廣大的人民,一定會要他給我降價吐出來的,到時候call我,我免費提供雞蛋給你丟。

再來,現有的收費方式存在著非常多嚴重的問題
許多人用國道卻沒付費,但有些人才用一點卻付了相當高的成本。

例如樓主他自己舉的例子
他說他從埔鹽到新竹161公里,原本才108元。更改後最低的也要145元,最貴則到達183元,整整上漲的69%多,非常不合理。這話聽起來好像沒錯,但....你仔細算一下就知道,以現在的方式,他每公里才付出108/161=0.67元的成本,遠低於0.9的平均成本。而更改後就算用最貴的去算,183/161=1.1元的成本,跟0.9相去不遠。

反觀,我同事從林口來台北上班不過使用國道34公里,平均每公里費用高達2.11元(72/34=2.11),是平均成本整整兩倍多,沒錯~樓主口中所說的每公里應該 0.67元,其實是一直以來大量的短程車輛在補貼長程車輛的。

所以用0.67元下去里程收費,能達到原本收入220億元的水準來維持國道開銷???請不要只有看到自己好嗎~明明人家就算給你說是0.9了.....(雖然我看不懂那表該怎麼算,但會算數的也知道根本不可能0.67)

不過這也就罷了,他說應該用0.67下去算才對,不能接受更高,但是卻要大家認同維持現在計次收費,那不是擺明的再說跟一堆短程使用成本高達2.11的駕駛人說~~你們還是繼續補貼我吧,我不能接受高於0.67的里程費,而你們付2.11那是你們的命啊......,不喜歡不會不要走國道,反正你們短程......這算什麼道理我就是看不懂....

國道由於有他的維護標準在,需要的維護費用本來就比較高,他需要一定的經費去運轉,也需要今費去償還建設的債務,更需要經費去做更多的建設。到底這個費用一年收多少才對??這不是用感覺的。假設你覺得220億不合理,那麼該針對的也是這220億的標準,但總而言之他還是需要有個金額的不是嗎?

在這個金額下,使用越多的人,所要付的金額本來就應該要更多。如你所說的,台北的用車,這麼依賴高速公路,去個士林也經過個高速公路,去個五股去個汐止去個南港去個深坑也有三甲高速公路,但都不需要付費??這樣對??你以為這些人免費使用是憑空的??其實這些金額就是轉嫁給被多收的駕駛人了,儘管這樣,你還是覺得政府應該維持目前收費方式,而那些付出高成本的駕駛人....你們一直都這樣,認命吧???

老實說我本身是支持國道全面都應該要收費的,而且不應該有免費里程,然後每公里的費用應該盡可能的降低,就算住北北基的我因此要多付費用,我也甘願。

Jason5636 wrote:
不同意因為新北的人口較多,平面道路容易塞車,就要實施免費里程,這是從新北看天下。要所有中長程的民眾或中南部鄉下的居民去補貼因為新北市民進出台北或桃園的高頻率高速公路使用需求,也誘導平面道路的塞車轉移至高速公路的塞車。這對其它地區的民眾相當不公平,嚴重違反公平正義的精神,也不符合建造高速公路的目的與按里程計費的宗旨。高速公路是全國人民的,因高速公路的營運經費是獨立的,因此台北到桃園的路段維護費用也是全國高速公路用路人所繳的過路費在攤提。


如果依照使用量,新北確實應該是使用量第一名,但你仔細想想就會知道
1. 使用量高只是單純因為人口多,不代表比例就高。其實新北也有很多人根本沒經過收費站在使用國道的。
2. 中南部有開車卻上國道的數量或許沒新北多,但比例卻不見得比較低,因為中南部住家與上班地點的距離通常較遠,某種程度來說更依賴國道,而且大都會地區的市區也一樣相當容易塞車。
3. 免費里程當然某種程度的不公平,但那是避免突然的轉變對整個台灣的交通不管是國道上或者是市區省道等等造成重大的負擔,這個的影響可不單單是國道的用路人而已,不過這樣的衝擊只會是短期的,所以免費里程只是暫時性的,當然這樣的說法必然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不過如果你想想人人喊罵的油電雙漲就知道,我們不討論是不是應該漲,但一下子都漲帶來的衝擊,可是無論如何都回不去了.....但不漲讓全民買單..這...

lkk77 wrote:
免費20公里與現狀差不多
但是,但是 200公里內卻由 0.923 漲到 1.3 元

都會區免費改收錢,人工收費改電子收費,成本節省的部分,這些增加的收入非常可觀

我想先問....你知道改計程收費後,駕駛人的習慣會怎麼改變?既然沒人知道,如果你是高公局,設計上你會先設計的高一點??萬一以後確定收太多在來調降,還是會收低一些,萬一有缺口....在來舉債??動用預備金??隔年收費多收一些來補??

雖然說很多不需要收費的都會區可以收費了,但收的金額依照里程收費卻不見得多到哪裡去,也無法確定這些車輛是否會改走市區道路或快速道路不是嗎?再來像是大量的短程卻有過收費站的通勤族,卻因此降低了,例如我上面舉的例子從每公里2.11降到0.9或你說的1.3左右好了,這部份的損失夠彌補??直接一輛少收一半,而且那個量還不小耶~~




davidmail18 wrote:
你的說法根本上就是錯...(恕刪)

其實單純討論縱向國道總長/收費站數,或是我從縱向國道總車行公里數/總收款數
得到的平均每公里費用都是0.9塊上下,代表這個收費的設計大體上來看還算OK
而細部來看,因為有沒通過收費站的、長途少過1~2個收費站的可能性
大概可以歸納出目前的設計是屬於中程補貼短程&長程的設計
補貼短程是不對的,補貼長程是對的,所以目前看來收費站式還算是小錯而已

而計程收費的話,如果沒有免費里程,那就沒有誰補貼誰的問題
有免費里程的方案二、三,其實都算是中長程補貼短程,那跟收費站式又有何差??
基本上應該是要短程補貼長程,中程持平,這樣才能降低都市化的速度
不過這種理想在台灣不會實現,自私自利的人太多了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