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vmax wrote:
呵呵...很偏頗的邏...(恕刪)
當東西用的人很多
出毛病的人口會提升
抱怨的人相對的會增多
這麼簡單的邏輯應該滿容易懂的吧
何來偏頗之有?
ETC使用率高或低
當你開過ETC車道看到其他4線大排長龍跟ETC車道相形之下
我想不需要我去幫你查現今的用戶數吧
flycode wrote:
其實ETC本來就很好...(恕刪)
寫了整整一大篇,卻沒幾個觀念是對的。
1、OBU無法自行安裝。
事實上OBU要裝很簡單,就是把架子貼在前擋的正中央,就好了。
因為一般人駕駛人沒有安裝OBU的經驗,所以通常遠通的人員會幫你裝上去。
可是就算你要自己裝,有用過ETC的人就知道「裝機」到底有沒有難度。
(如果裝OBU叫有難度的話那裝GPS車架恐怕更難了)
麻煩的是因為ETC是一人一車限定的關係,所以在OBU跟車牌的對應設定上就會花時間,如果今天不是用紅外線而是用RFID,同樣的政策是一人一車,那麼我相信跟現況不會有什麼差別。
2、裝OBU地點很難?
事實上各大服務區都有遠通的點。當然如果你不開車,或是從來只開市區不上國道,那服務區通常離市區都有一段距離。問題是你不上國道,那要裝ETC作啥?
3、車上機又大又醜,裝上去很難看
OBU又不是固定在前擋的,前面大家說很多了,基本上只有一個「小架子」是貼在前檔了,如果前方有一隻螞蟻怕輾過去的話......是會影響視線啦。如果連那個架子還嫌醜,那麼也是有替代架子可以用。
何況所謂「大多是職業駕駛才有裝紅外線車上機」純屬你自己的臆測,為了方便犧牲一點視野無可厚非,這麼說的話所有裝手持GPS的車主都是職業駕駛,因為GPS機都比OBU又大又醜又礙眼囉。
4、ETC收費站的車道必須要分隔
有用ETC的人都知道,事實上ETC的感應不是架在收費站上,而是收費站「後方」另外新建的架子上,這組設備按理來說不會影響到一般用路人的駕駛,無論你有沒有用ETC。
ETC當然可以安裝在「所有的」車道上,而且沒有所謂「必需要分隔」的問題,當然啦如果說用路人平常開車是開在兩個車道中間的話就另當別論,否則一般車道的大小對於紅外線而言都是足夠感應的距離。
ETC車道之所以會跟一般收費車道分隔的原因,不是因為ETC車道的特殊性質而是由於人工車道必須停等收費的關係,如果沒有區分ETC專用車道,那麼使用ETC的車輛就要跟一般車輛排隊通過收費站(即使ETC根本不須要停等收費),如果所有的車輛都使用ETC上路,那麼收費站理論上根本可以撤掉所有的收費亭跟緩衝柱,也就沒有收費站前減速的問題。
這個微波系統沒有差異,就算是RFID,可以作到跨車道的感應嗎,小弟不是研究這方面的所以不清楚,但是紅外線系統跟所謂的「分隔車道」沒有什麼關係。如果硬要說為什麼現行的最內側沒有拆除護欄的原因,我想大概是為了人工收費員行走的安全性吧。
http://hsuans.com
hsuans wrote:
我倒想請教一下,為什...(恕刪)
er.. 抱歉
可能每個人認定的品質定義不同
基本上 我認為的便利
有以下幾點
是國外早就行之有年
第一 可申請直接信用卡扣款
第二 可直接申請機器 不用去排隊安裝(收安裝費個人覺得很不合理)
第三 ETC車道已減少人力收費所以過站理因降價
第四 最低儲值金額500(這規定很鳥)
也許上面這幾點你認為是雞肋
那到無所謂
小弟家人兩台車都有裝ETC
所以我知道ETC的便利
但有沒有想過那些沒裝的人
為什麼要眼睜睜看著少數車輛占用一個車道
再進一步想想那麼便利的東西他們為何不裝
之前政府開口說的對遠東一些懲罰或措施為何又消失殆盡
你們為了方便去裝無可厚非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考量
但不該再犧牲大部分人便利換取自己便利時
還很得意
吃飽閒閒的 e 通機補完計劃
自行裝機和改造都有了,目前扣款 200+ 次,沒失敗過,電池也沒換過一次(那個電源供應器是作好玩的)
僅供各位網路前輩參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