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mie wrote:
美國版Tribute的窗戶開關位置,美國版ESCAPE的設計完全相同
http://images.mazdausa.com/MusaWeb/images/vehicles/gallery/TRB/pho_gallery_TRB_int11.jpg
台灣Mazda沒有相片,用福特的照片參考
http://www.ford.com.tw/servlet/BlobServer?blobtable=DFYImage&blobwhere=1137386606085&blobnocache=true&blobcol=urlpicture&blobkey=id
相信大家會發現其中的不同處,在於按鈕擺放的位置不同,相對的誤觸的機率也會不同
我想車廠雖說沒有直接責任,但是台灣福特在進行Escape小改款的時候修改了電動窗的位置,間接造成此次的傷害,福特六和難辭其咎。
雖然家長有責任,但根據sammie提供的照片,這在美國可以告死車廠,台灣的話就看這位家長的政商關係了。
個人覺得是那個爸爸太白目了!!~... 車上人到底閃了沒都不知道...
還顧著講電話... 真是!~ 不過, 意外... 就是意料之外囉...
只能說, 這樣的新聞, 提醒其它大家要多小心!!!
基本上, 一般車窗多是下降可單觸, 上升是要續壓才可以!
so... 個人覺得, 這樣的設計, 已足夠絕多數需求了
只是說... 國道繳費完, 不能單觸上升車窗, 會比較麻煩, 但整個來說卻是安全!!
如果是有單鍵上升車窗的車款, 就真的一定要有防夾才行了!!!
但是各家車款設計跟技術不同, 看到雜誌實測, 有些車子的防夾, 感應粉遜!~~
還是可以夾斷水果......~!@#$%^&
這樣的防夾............ 還是不如自己多多小心吧!!!
uts1026 wrote:
你幹脆說掛上福特的車牌就能告到死好了
莫名其妙,那FOCUS全防夾要怎樣,發個匾額表揚一下嗎?
有兒童安全椅不用,再來牽拖
奇怪!我是哪裡惹到uts1026兄了?你有看我的內文嗎?
Ford擅自更改Escape的設計,這會影響到非常多人的權益,而不僅僅祇有個案而已。更誇張的是隨便修改,好像按鈕放哪邊都可以一樣,本來就應該要負責。
家長也要負責,我也有說。但是車廠設計錯誤就應該要負責,把國外已經有考慮安全的設計修改成國內的白濫設計本來就要受責難。我不爽福特是個人主觀,Escape亂修改設計是事實。
你牽拖到Focus,我也不想多說,你可以看一下我的不爽經驗,我不投訴壹週刊是因為我有親戚在福特總廠,不想害他已經很少的年終更少。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