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絨黑 wrote:
請問先進:台灣打造的...(恕刪)
因為有需求...
台灣很多人對於遊覽車的直覺聯想就是"假雙層"...
沒這樣做 就會有人去跟遊覽車業者抱怨:我明明叫得是遊覽車 你派一台客運車給我幹嘛?
除非一般民眾的觀念有所改變
不然遊覽車應該都還是會長那樣...
Guis wrote:mspeed wrote:
買車之前,金主才和某旅行社老闆去大陸車體廠參觀,
結果一回到台灣,
就說台灣的車體廠看起來像鐵工廠一樣.......
由於市面上大陸廠牌的大客車較少,
為了考慮維修成本與便利性,
金主無奈認為現階段只能買台製車體的大客車............
其實這樣講就有失客觀了
因為台灣來說除了檯面上的大車體廠 (Ex:成運、鉅巃、固亞...)
這幾家有在接公車訂單的
其他的小車體廠(協億、基豐...)一年有沒有打100台車都不知道咧
這樣要搞模組化生產
真的太強人所難了啦
如果在台灣真的要買模組化的車子
那真的只有"成運"可以選啦....
成運除了模組化生產之外,還採用移動生產線的設計
讓進度一目瞭然....
sap32aaa wrote:
除非一般民眾的觀念有所改變
不然遊覽車應該都還是會長那樣...
PETER 沈 wrote:
雙層巴士不是不好, 不然香港許多真雙層的巴士感覺就會比較晃了...
如果車體要比較不晃 結構上 是必就要加強
靖娟基金會執行長林月琴指出
台灣從民國81年至今大客車重大事故85件,導致180人死亡、1621人受傷,
車體塌陷變形是乘客安全最大殺手,
但交通部推動年餘的動態煞車與傾斜穩定傾斜穩定安全標章,分別僅47輛與30輛通過審驗,通過率不到0.3%,
新法能否落實令人擔憂。
路政司長尹承蓬表示,
傾斜穩定度測試標準為廿八度,
但車輛必須符合滿載後傾斜卅五度仍不會翻覆,才能領到標章。
PETER 沈 wrote:
但是礙於台灣的法規限車重 業者只好從車身結構與材質上做取捨了..
巴士轉運手 wrote:
晃不晃跟底盤有很大的關係~普遍來說歐系車的底盤較穩
雙軸車打個三米八不會有太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