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7

扭力等於加速能力?

ACON99 wrote:
假設扭力固定平均300Nm可得線加速約4.25m/ss
不計轉軸損耗 風阻 摩擦係數以1算
0-100kmph加速 約6.53秒
跟廠商宣稱差距約 7%
等到你把自己一堆亂七八糟例子算出來再說嘴吧 <-- #977~#985, #1015, 我算你的例子; 罵人前請你公平一點, 你欠我多少東西?
不是宣揚能量多好算嗎~
有本事就用能量算算阿
還是要借用別人亂作的軟體?...(恕刪)


Good, 就是要你這樣理性討論, 你理性, 我就不酸你!

不計轉軸損耗 風阻 摩擦係數以1算
OK, 可以接受您這種 model 的前提假設.

請問:
(1) 300Nm 這數字怎麼來的, 為什麼要用 "平均扭力"?

(2) 請問你怎麼沒用到 F=ma? 4.25m/ss 怎麼算出來的, 請揭露公式.
(3) 0-100km/h, 7 秒完成, 平均加速度為 (100/7)=14.29km/h/s=3.968m/s/s
依照 F=ma, m=1828.88kg, F=(1828.88*3.968)=7257N, 請問我有沒有算錯?
(4) 如果我沒算錯, 請揭露平均扭力 300Nm 怎麼變成平均推力 7257N

以上理性討論, 謝謝!

編輯補充: 我要是 model 或計算有錯, 你講的有理, 我向來爽快認錯, 我沒那麼沒品...
但同樣的, 請你不要刻意曲解別人的話意, 把成見拋開, 這樣的討論才對公眾及自己有益.
目前你的前提條件要求是:
-- 要考慮車重
-- 不計轉軸損耗 風阻 摩擦係數以1算
小弟全部接受, 也請您在這些前提下算, 前提有欠的話可以追加, 只要合理就行!
我個人對輸贏沒什麼概念, 論壇又不是在打仗, 大家就是討論學習, 很單純,
希望您可以跟我一樣的心態.


dancingra wrote:
Good, 就是要你...(恕刪)

要裝傻就繼續阿
自己不是最愛齒輪比嘛...
如果你又要繼續搞幻想齒輪箱
繼續腦內啡充斥
恕不奉陪...
ACON99 wrote:
要裝傻就繼續阿
自己不是最愛齒輪比嘛...
如果你又要繼續搞幻想齒輪箱
繼續腦內啡充斥
恕不奉陪...
請理性討論, 謝謝!
ACON99 wrote:
tire P225R65 17 fixed gear ratio 9.73 car weight 1830kg
假設扭力固定平均300Nm可得線加速約4.25m/s/s
不計轉軸損耗 風阻 輪胎摩擦係數以1算
0-100km/hr 加速 約6.53秒...(恕刪)

OK, 您補完式子了:

4.25 = f(estimated_torque, tyre_spec, gear_ratio, car_weight);
= f(300(Nm), P225/65R17(tyre_spec), 9.73(ratio), 1830(kg))
= ???

我的物理見解可能你不認同, 所以請你用自己的想法寫出式子, 推導 4.25m/ss 怎麼得到的.
我會試著理解你的邏輯.


dancingra wrote:
我的物理見解可能你不認同, 所以請你用自己的想法寫出式子, 推導 4.25m/ss 怎麼得到的....(恕刪)


3.968/4.25=0.933647
剛好約為7%的差距,

只是我用他的數字算,算出來加速度為4.4044
跟他算的也不符.....(輪半徑0.362m 沒錯吧...)

josephyen wrote:
這要從輪上功率與轉速的對應來看。搭配不同的齒比、終傳比會有不同的結果。先前已經以輪上扭力解釋過,輪上的功率解釋方法也是相同。只是以扭力來看的話,經過減速比扭力會放大,但若以功率來看的話,經過齒輪後功率是不變的,只是對應的轉速變了。

完美 CVT 沒有所謂的紅綠藍線問題。到最大功率前傾斜的那段的斜率被假設為無限大。因此基本上就用最大功率看。上圖示比較接近真實情況,不同的變速箱、終傳比配置,到達最大功率的時間不同。(恕刪)


都是你寫的
那麼,你應該可以看到,單只看輪功率,而不限制變速箱的齒比,
是無法說明兩台車功率提升所需時間的相互關係(也就是加速性能)

而且,在限制變速箱齒比的情況下比較輪功率,不就是比較引擎輸出功率了



同樣你這張圖
X 軸為引擎轉速 ,視為提升功率所需時間
Y 軸為馬力,這個大家沒問題
在固定齒比的情況下
三引擎扭力 紅 > 綠 > 藍
所以,引擎(紅)能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較高的引擎輸出功率
意即,引擎(紅)因為扭力大,而有較佳的加速性能

以上
願機會永遠對你有利 May the odds be ever in your favor.

bull5444 wrote:
3.968/4.25...(恕刪)

這台RAV4 EV 用Tesla的技術
Tesla Roadster 宣稱 馬達到輪胎的動力傳遞效率約為慢速時90% 高速時80%
Roadster的扭力輸出六千轉下為定值 RAV4卻有寫峰值 217 or 275 lb.ft
用這種打八折的方式下去估算輪扭力....
跟原廠加速誤差到20%都有可能(10%以下lucky)
因為氣動力完全沒考慮....
Ramsa wrote:
都是你寫的那麼,你應...(恕刪)


對。所以就算用引擎功率來看,也是需站再兩台車的變速箱有相近的設定。

譬如說假設現在有綠車的引擎馬力是綠線,藍車是藍線。由於兩台車的定位接近(也就是極速與加速度的權衡),他們會分別搭配 2 和 4 的減速比,所以輪上的馬力曲線皆為紅線。那兩台的加速特性會完全一樣。

若兩台車是三段變速,綠車的一到三檔的齒比分別為 4, 2, 1,終傳 1/2。藍車一到三檔齒比分別為 4, 2, 1,終傳 1。那兩台車的各檔馬力正巧就如圖中的紅、綠、藍線,所以兩台車的加速特性仍然一樣。一般同級市售車都會有類似這樣的批配,目的是在極速、油耗、加速之間取得平衡。沒有人希望一台加速很快,但跑到 100km/hr 要到 5000rpm 的耗油車。或是極速較高,但加速卻異常慢的車。


單憑馬力就評斷一台車的加速確實很簡陋,實際上你要把各檔齒比、終傳比、換檔時間全部考量進去才有辦法準確計算。但由於市售同級車的定位都會接近,在終傳比、齒比的批配,都會在油耗、加速、極速上取得近似的平衡點。若引擎都是內燃機,無論汽柴油都會有近似的馬力曲線形狀,只是高度與寬度的壓縮、放大。前面已解釋過寬度可任意由變速箱調配,那高度便是性能的重要指標。扭力之所以難以成為重要指標,是因為經過變速箱後,扭力曲線不只是左右會壓縮、放大,高度也會隨著齒比壓縮、放大。到輪上時的扭力大小已全然改觀。扭力圖確實能用於計算加速,只是分析上沒有馬力方便。你若是要一個簡單的數字代表兩台車性能,馬力還是比較直接(當然看加速計秒更直接)。


今日若有一輛車引擎是藍線。我要滿足他 0~100km/hr 加速盡可能快。由於 0~100km/hr 對應的輪上轉速約略為 0~840rpm。以藍線的最大功率 4400rpm /840rpm = 5.238 。以一般變速箱的齒比配置就會是終傳 5.238,六個檔位分別為 4.1, 3.1, 2.37, 1.77, 1.33, 1
若另一輛車引擎是綠線。同樣要滿足他 0~100km/hr 加速盡可能快。2200rpm / 840rpm =2.619
那這輛車的齒比配置就是終傳 2.619,六檔位依然是 4.1, 3.1, 2.37, 1.77, 1.33, 1
其實從馬力圖來看,兩輛車的各檔馬力曲線會是完全相同,加速也是完全一樣。
從現實生活來看,綠線比較接近柴油車,藍線比較接近汽油車。
josephyen wrote:
單憑馬力就評斷一台車的加速確實很簡陋,實際上你要把各檔齒比、終傳比、換檔時間全部考量進去才有辦法準確計算。但由於市售同級車的定位都會接近,在終傳比、齒比的批配,都會在油耗、加速、極速上取得近似的平衡點。若引擎都是內燃機,無論汽柴油都會有近似的馬力曲線形狀,只是高度與寬度的壓縮、放大。前面已解釋過寬度可任意由變速箱調配,那高度便是性能的重要指標。扭力之所以難以成為重要指標,是因為經過變速箱後,扭力曲線不只是左右會壓縮、放大,高度也會隨著齒比壓縮、放大。到輪上時的扭力大小已全然改觀。扭力圖確實能用於計算加速,只是分析上沒有馬力方便。(恕刪)

又是火星文
資料來源


BMW的汽油機 柴油機我實在看不出哪裡相似...
還扭力馬力曲線圖可由齒輪箱任意調配哩
那BMW各大車廠辛辛苦苦研發渦輪柴汽機跟燃油直噴都是耍笨喔?
齒輪箱調一調就好了啊?
josephyen wrote:
今日若有一輛車引擎是藍線。我要滿足他 0~100km/hr 加速盡可能快。由於 0~100km/hr 對應的輪上轉速約略為 0~840rpm。以藍線的最大功率 4400rpm /840rpm = 5.238 。以一般變速箱的齒比配置就會是終傳 5.238,六個檔位分別為 4.1, 3.1, 2.37, 1.77, 1.33, 1
若另一輛車引擎是綠線。同樣要滿足他 0~100km/hr 加速盡可能快。2200rpm / 840rpm =2.619
那這輛車的齒比配置就是終傳 2.619,六檔位依然是 4.1, 3.1, 2.37, 1.77, 1.33, 1
其實從馬力圖來看,兩輛車的各檔馬力曲線會是完全相同,加速也是完全一樣。
從現實生活來看,綠線比較接近柴油車,藍線比較接近汽油車。..(恕刪)


終傳比不一樣.....跟變速箱對於引擎輸出的變數影響,有啥差別?

好吧,只問個問題
4400rpm 與 2200rpm 由 0 rpm 開始提升,哪個需要花比較多的時間?
可別說,反正都是 "瞬間" 拉的到......
...
這個時間就算接近,也是不一樣....
那麼
4400rpm 花的時間有沒有比 2200rpm 花的時間多??



以上
願機會永遠對你有利 May the odds be ever in your favor.
  • 25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