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台灣NCAP終於要上線了

2安跟6安的測試報告還是要有的

就像進口有3安跟7安.........


讓偉大的台灣全民,都了解安全配備影響評測後的結果數據

是如何的落差....


很多台灣無知的盤子以為台灣進口車,安全配備等同國外版本
artdink0105 wrote:
2安跟6安的測試報告...(恕刪)


那四安版要不要測

你的想法是一台車有六版本

2安,4安,6安,側氣簾,ESC全部評一次嗎?
DGEs@01 wrote:
雙安跟六安的安全性...(恕刪)

台灣車商的態度無論是安全配備上或車價上都很令人不滿
只是這樣的現況
這種現象不是只有主動權的車商就可以造成
政府和購車民眾都有影響

所以我的想法很簡單
要台灣民眾有透明的汽車相對安全資訊
這樣民眾才能誠實面對自己對汽車的選擇
NCAP的架構在國外很清楚
測試車就是測試只有標準配備的市售車(安全配備最低者)
這樣你買的同款車安全性只有比較高不會比較低
如果A車標配2顆氣囊但也有高階6顆款
至少購車民眾可以確實知道A車2顆的成績是如何等級
那我想買6顆款卻只能從NCAP中得到2顆的資訊不是白搭?

這就要消費者有正確觀念和給車商壓力
正確觀念就是你沒有A車6顆的成績就是沒成績
沒有任何機會可以得到A車6顆的相對安全資訊(和同級車比較的資訊)
更無法和其他標配6顆的車比較相對安全性
只能說A車6顆一定比A車2顆相對安全
今天如果民眾不想只用猜的
而要有清楚的成績
大可以去選擇購買標配6顆的B車
那A車廠商想要他A車6顆在NCAP有成績
就要標配6顆

這樣的過程和機制在歐美是行得通的
因為歐美車廠都巴不得趕快有NCAP成績
所以甚至不等上市就會像NCAP申請測試
但在台灣我自己都很懷疑結果是否相同

所以NCAP很簡單的功能
就是提供相對安全資訊
這資訊對你不重要那當然就不用管
或是即使有NCAP成績
你可以誠實面對購車你不是把安全放第一要素
購車選擇本來就不一定是極端的一定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全世界都一樣
只是台灣人總是不會承認

對我來說NCAP的架構和目的是沒問題
但實際執行的規劃或是執行項目的選擇
在台灣確實很可能被搞得亂七八糟
就如你說的
但是制度架構先創立要再修改還有機會
我會認為花成本會是值得的
總比那些攔沙壩、消波塊、治水防洪要來的值得(因為我認為一開始想解決的方法是錯誤的)
DGEs@01 wrote:
那四安版要不要測你...(恕刪)

即使在歐洲
當Euro-NCAP於1997成立後
開始透明公開車輛安全資訊給民眾後
一直到2002年這5年間
Euro-NCAP共測試了140台市售車
結果只有6台車達到5顆星的標準(這6台還不見得是以安全著稱的牌子)
這和現在動不動就是5顆星不太一樣吧?
車商可信嗎?

在透明資訊下
車商才更有意願推出安全的車
因為好成績絕對對銷售是有幫助的
台灣現在拿什麼看汽車安全性?
品牌?網路口碑?專家推薦?
都是推測而已
我很希望知道
我是否不用一定要買貴貴的進口車
而買國產車就可以擁有一樣的安全性?(雖然現在也不算便宜)
NCAP提供的資訊不是可以滿足我這項需求?
DGEs@01 wrote:
2016年銷售近44萬
其中40%進口 55%license car
License car理論上在國外也已經撞過NCAP了
而且這個NCAP的背景 已經註定是個被各大車廠恥笑的NCAP 😞


進口車,在安全配備都減少的情況下,還用國外的安全配備全配的成績來促銷,甚至還有東南亞版的,要有臺灣版的不是不好,而是這樣子減配版本安全性還有多少,說清楚,講明白。讓消費者的資訊更透明,這就是需要TW-ncap。
國產車,就算是原廠授權生產的,那一家一定敢保證質與量都符合原廠設計,為什麼altis在歐洲的安全成績這麼好,國產Altis卻沒有人敢拿歐洲的成績來說嘴,這就是需要TW-ncap

產品資訊透明了,消費者自然會選擇適合自已的車。

另外如同MrRone所說,罰款這部份可以好好的運用改善車輛安全,而不增加,汽車銷費成本,何樂而不為呢?
MrRone wrote:

「道路交通違規罰鍰收入分配及運用辦法」,其中第四條有如下的文字記載:
  
●直轄市、縣(市)政府分配之罰鍰收入,應至少提撥百分之十二作為交通執法與交通安全改善經費,其優先支應項目如下:
一、道路交通違規案件舉發處理費用。
二、購置及檢定交通執法裝備器材費用。
三、交通執法資訊電腦化費用。(編註:電腦年年更新?)
四、設置或租用違規車輛保管場所或卸貨分裝場地費用。
五、交通執法與安全宣導費用。
六、交通執法教育訓練及考察費用。(編註:這條不是講師講到睡著不然就是學員上到睡著,居然還有交通執法員警不知道黃牌重機可以停在汽車停車格...)
真是匪夷所思!以上六個優先支應項目,竟然沒有任何一項是屬於「改善交通工程」或「改善交通設施、號誌」;如果我們稍加了解日本政府專款專用的用心,台灣的罰鍰分配辦法就令人十分汗顏!
學學美國,用保險保費來支付車測中心費用,
買不安全的車,保費就增加,安全的車,保費減少。

kiki5768 wrote:
學學美國,用保險保...(恕刪)

請問這方面資訊要那裡看的到?
kiki5768 wrote:
學學美國,用保險保費...(恕刪)



或許是個辦法也算合理
但台灣貧富落差現況可能衍生「照顧有錢人」另個問題~


如果真的能有,在不用到個人的稅金下我是樂觀其成
但是沒有我個人覺得也沒有甚麼

以台灣一年三四十萬輛的市場,搞一個NCAP是有點沒CP值的事情
像歐美NCAP機構,花大錢測一次車型其結果所代表的可能都是幾十萬台車子的報告,以台灣2016年新車市場為例,賣最好的Altis也不過四萬多輛...

況且,以現今汽車工業的發展,在各NCAP的幾十年來"磨練"下,車體結構大多已不是甚麼太大的問題,從設計階段的電腦模擬就可以知道很多參數了,現在對乘員保護方面是則越來越看重各種主被動安全的配備,從以前的安全帶、ABS、ESC、SRS,到最近的AEB、車道維持系統、Speed Assistance等等,而這些配備通常看規格表就可以知道了
重點是還是消費者的行為吧,舉例同一車型,六氣囊版本一定比雙氣囊版本安全吧,但市場還是支持雙氣囊版本?不同廠牌的車,有ESC有六氣囊的車一定比沒有ESC+雙氣囊的車安全吧,結果市場還是支持沒有ESC+雙氣囊的車?

消費者沒有自覺,甚麼NCAP都沒用吧...就算評一顆星還是大賣,你又能對車廠怎樣?

altezzaclio wrote:
http://news...(恕刪)


TNCAP是好事,唯二沒做好就白幹了:
1.抽樣制度:如果由車商送檢,我不會相信送檢結果.
2.設備的保養校正:沒做好結果也是假的.
依台灣汽車工業,要做好真的很難.
還是買進口車吧.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