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1974 wrote:氮氧化物(oxides of nitrogen,簡稱NOx):汽缸內的氮在高溫下被氧化而成的氣體,主要由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混合而成。...(恕刪) 我就在想說福斯那次出問題是氮氧化物,怎麼會好幾樓都在說硫!G9966881 wrote:另外我弱弱的柴油車的尿素瓶都能保證到報廢前都是有作用的嗎?如果他失效了,100%的柴油來跟1%的比排放量........(恕刪) 所以車子幾萬公里後要補充;所以那些自己亂混油的,不知道可不可以撒泡尿進去假裝有加...繼續來吃爆米花~
Michael1974 wrote:我有查了現在都是 10PPM...(恕刪) 又來一個紅字哥了你去看我第三頁講的吧!我不是汽油專家,我不知道版上怎麼這麼多汽油專家你們不想用就直接跟我說祝我車壞就好不要打這麼多公式我看不懂整天把柴油看的萬惡去分析一下沙拉油來的實際
erichuang801 wrote:這不是新聞, 但你...(恕刪) 國外也很多人這樣搞, 所以未必是黃先生自己發明的. 不過他們混的柴油比例頗高, 好像都是10-30%.許多人一開始是從除草機不小心加了柴油/煤油, 抽乾(剩一點)以後加汽油, 結果發現反而比較有力, 就慢慢的開始在車上實驗.另外, 美國Wisconsin大學也在開發混合燃料的柴油引擎(燒的是柴油混汽油).在1950年代, 許多外國的農用機具是用低壓缩比的汽油引擎, 燒的正是汽油+煤油的混合燃料 (TVO, tractor vaporising oil).
我想問問支持混油的網友們:如果你們很明確認為混油只有優點, 沒有缺點, 而且又有上萬名用戶親身實證的話, 是否可以發起一個公民連署, 請中油和台塑, 在出廠前就先依照你們藥的比例, 把油混好? 不要再讓終端用戶以不精確的比例來自行混油?這樣不但可以完全去除大家自混的麻煩, 同時還可以促進全國汽油內燃機的效率, 大有為的政府應該全面支持才對吧?如果你們的主張, 無法獲得油品供應商/內燃機設計師/和政府單位認同的話, 請問是甚麼原因讓它們不認同?(單純就技術面討論公定混油的可行性, 請勿加入政治或商業等陰謀論)
2045262626 wrote:標註一下........(恕刪) 可以從1%開始,慢慢調整。1,000公里後的感覺會更明顯(排氣管出水,沒有異味)。有眾多車友驗車結果是:CO,HC減少90%以上。CO,HC為0的也很多。去社團爬爬文,老車、就車、新車、摩托車都有經驗車主可以請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