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堆台灣狗語勒供撒哩巄聽某喜妹安怎尬郎共?Yaris我就有發生過跟朋友雞同鴨講的狀況我朋友推薦我買亞力士 我老婆會比較方面我還在想亞力士聽起來就很像歐美系進口車跟他說我老婆沒有太大需求 便宜一台隨便就好還一直跟我說亞力士 會很符合我老婆的定位需求最後聽到不爽 我直接問: 淦 亞力士是三小啦?
pineman wrote: 說到這個,我倒...(恕刪) Opel Vectra還真的沒聽說過有中文名Ford Scorpio是天蠍星沒錯不過Ford Taurus是大黑貂才對(因為當時最早引進這款車的是台北的貂族汽車(平行輸入的水貨))
大陸人飄過,看完了全部的回帖,真心感覺蠻多台灣人沒有我想象中的水準,一大部分的回帖都是冷嘲熱諷,我就問問你們清楚在大陸買車的主力人群是誰?他們的教育水平多高?真正能夠自主買得起車的大多數還是集中在30-50歲的年齡段,那些40-50歲的人你跟他去說accord yaris mondeo,誰聽得懂?因地制宜翻譯成中文難道不是當下比較合適的辦法嗎?畢竟,我們大陸人比不上你們台灣人能夠出口成章。其實我有過疑問,既然台灣的水準比較高,為什麼外國電影還要翻譯成中文呢?這時候就想起了那麼不懂外文的阿媽阿公小朋友們?還是說車的受眾不是這類人就沒必要考慮這群人?
ganrongfa wrote:大陸人飄過,看完了...(恕刪) 做為一個土生土長的灣灣(<-----百度貼吧上對台灣吧友的稱呼)我想說......英文電影還是需要翻譯,是因為觀眾終究部一定懂英文,而且還是聽中文親切(我的感覺啦)然後.....車名這事,我的論點是:用不用中文車名其實不關人們英文水平的事,主要是車商也不知道再想甚麼,他們說不用就不用了,而一般人經過了過去20年的時間,也早已見見得習慣了這樣的做法(當然一般人私底下聊起來還是常常沿用早期的中文名,或是車友間自己取的中文暱稱。像是裕隆商標沒出現在日產車的廣告或宣傳上也很多年了,可是我家老爸還是習慣叫日產車是"裕隆仔"(台語),當然我個人(1992年生)也是)最後,我相信大部分網友想向樓主傳達的其中一個意見就是:就算要用中文車名,也是要用早期的官方車名或是民間已經約定成俗的俗名或通稱或暱稱,而不是直接使用你們那邊的官方譯名(因為這樣大家更搞不懂在講甚麼)
回來看到那麼多人的留言, 也看到一些大陸人的來訪留言, 有個心得.基本上, 這是一篇根本不必存在的文章, 純粹因為民情不同, 問了等於白問, 莫名挑起無謂的紛爭而已.現今大多數車廠都已經在大陸設廠, 例如東風日產, 車子一出場就是以中文名稱呼, 銷售對象也是當地人, 自然當地人也是直接用中文名. 在日本何嘗不是用片假名翻譯大部分的名稱, 外人能要求他們發音一定要標準嗎?例如一個中英文都很流利的人, 用英文講app時發音沒問題, 可是中文當提到app的時候, 雖然知道是錯的, 但一定要說A.P.P.才有台灣味, 不然別人還聽不懂咧, 弄到現在已經積非成是了, 連新聞主播都說A.P.P. 同樣的例子還有Youtube & Skype.台灣人一旦到了大陸, 自然也是要入境隨俗, 用當地名稱代替. 反之, 大陸人來到台灣, 講翼虎絕對沒人聽得懂, 得說Kuga才行.簡單講, 就是民情不同, 根本不必要多加討論.舉另一個例子, 全世界95%以上會以點頭來代表認同, 你能去印度要求印度人改變他們搖頭晃腦表示認同的方式嗎? 他只會跟你說, 在印度, 請入境隨俗.樓上大大講的很好, 這是習慣性問題, 一般民間俗稱還是會有, 台灣喊米漿, 大陸人喊寶馬, 台灣人看不到哪裡有馬, 大陸人也看不懂哪裡有米漿. 我是中青生代台灣人, 我喊不出寶馬也喊不出米漿, 只是當別人這麼喊的時候, 我聽得懂而附和而已.總之無法要求兩個民情不同的地方去應用對方的說法或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