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中國石油與台朔石化油品差異點?

autopow wrote:
惠喬也有
沒聽過吧


真的沒聽過,
可能是小弟台中港跑的不多,
還不知道有惠喬這間公司有在存放油品,
不過倒是有一間小弟知道,
匯僑曾經有存放過油品,
但是現在已經沒有了,
因為某外商油品已經退出台灣油品市場,
已經準備改放其他東西了,
至於中油在附近興建大型儲油槽了,
也不可能放在那邊,
台塑自己有地方放,
機油類是在別間公司。
2019 SUZUKI VITARA 1.4S AllGrip
請去問一下經濟部能委會
乾脆直接指名林組長
台灣現在是不是三支牌
中油台塑與第三家
第三家在證交所近來揭露甚麼
增資 改組 合併
這些動作是顯示為何
時間會證明
敬請期待
http://tw.myblog.yahoo.com/txo-jetpower
看來大家都有大家的意見跟看法,這就是網路的功能啦,
有很多不完人知道一面,有的聽起來有道理,但其實也有很多錯誤的...
這禮拜又參加相關的座談,有更新的知識,
對於之前的資訊跟小弟的之前的質疑有的有錯誤,這裡再提出跟大家分享,
紅色是更新的部份

1. 中油是以重組油為主,台塑以裂解汽油為主(注意是為主喔,其實兩者的成分幾乎都相同,這兩種煉油方式歐美都有人用,沒哪個比較好哪個比較差)。
2. 中油苯及芳香烃較高,台塑苯及芳香烃較高(添加劑有其好處有有其壞處,但無非是增加潤滑、幫助燃燒、減少爆震等,太多也不好,沒有也不行,偏高比較好還是低比較好我不知道,反正有一好沒兩好)。
3. 中油跟台塑的汽油都會積碳,沒有不會積碳的汽油啦,中油主要積在汽缸璧,台塑的在噴油嘴(所以一般簡易查的話會覺得台塑的有積碳、中油的不會,但是台塑的容易發現跟清理,中油的不容易發現也較不容易清理)。
4. 兩者品質皆符合國家標準,中油牌子老,台塑有外銷歐美肯定,品質差異極微(感覺有差異的話,心理因素佔多數)。
5. 中油的廠已經很久了,建廠成本應該都攤提結束了,台塑的是新廠,每年還要列入攤提,所以油價相同情形下,中油的利潤空間應該比較高。
6. 偏遠及外島地區,中油為國營事業有服務責任,台塑則無,所以該部分即使虧損,中油也要服務,但這畢竟是少數(石油基金有補助)。
7. 中油島內都有管線運輸至儲運站,台塑則以車輛運輸為主,運輸費用台塑遠較中油高。
8. 中油有法定盈餘,台塑屬上市公司要對股東負責,兩個幫大眾賺錢的責任相同,只是財務一個是公開一個不公開,一個投資者享受得到,一個只有員工在享受。
9. 台塑跟中油的油價都接近,應該是中油成本高,台塑成本低,台塑若油價比較低,中油生意會不好,是否以其他方式介入,要求油價接近,但卻便宜了台塑,少了市場自由競爭的本意,苦了消費者。 (台塑以較低的價格競爭,會提升佔有率,但會擴大中油虧損,國營企業虧損,回過來只是再用其他的方式增加稅收,所以台塑國內市場只是為了讓市場更彈性,外銷去賺外匯,油品自由化前,根本沒在降價送衛生紙的)
綜合以上報告,兩者基本煉製成本跟品質相去不大下,中油應該要便宜很多才對。
以下屬個人其他疑慮:
1. 中油的產能約可負擔台灣70﹪用量,去年台塑漲價、中油未漲,消費者轉向中油加油,台塑生意變差,中油佔有率突破70﹪,不知道油是哪來的,進口、安全庫存還是跟台塑買 ?
(中油平常產能未全開,僅開車七成,佔有率提高時,提高產能來因應,台塑則是產能全開,多的外銷,中油設備一樣放在那,為啥平常不全開,在那邊浪費)
2. 台灣的98用量低,中油若專開一條生產線,恐將虧損,台塑有外銷管道,兩者是否共用生產線? (中油自已確實有98生產線)
3. 每次中油都說油質好、成本高,促銷只好降低,應該是人事成本居高不下, 一定要像國光客運那樣等民營化才願意面對現實?
4. 中油屬國營事業,相關檢查單位,如地下污染(影響油質)、度量衡檢查(影響數量)等也屬政府機構,球員兼裁判、官官相衛反而引人遐想。
5. 中油油品市場賠錢,但是其他部分賺錢,領年終是應該的,但跟台塑比工作效率差很多,給了這麼多資源跟幾乎壟斷的市場卻只賺這一點點錢,對不起納稅人。
6. 台塑營業額9000億,中油近7000億,但是台塑的員工人數遠少於中油(不到一半),中油平均每個人領的卻比台塑高,福利真好。
7.個人覺得中油的加油工都比較多,台塑的都很少,常要等,這樣一來服務品質中油好像好一點

其他補充,僅針對油品部分

中油去年約賠200億,台塑去年約賺600億(這部份因中油浮動油價有賺錢不是很確定)
中油員工約13000人,台塑員工約3000人
中油汽油年產量683萬公秉,台塑年產能689萬公秉,國內需求1037萬公秉,所以台塑大部份都外銷,其他大部分的相關燃料數量都差不多,但是中油生產較多的低硫燃油,台塑幾乎不生產(低硫燃油應屬漁船使用,但現在是地下油行的主要來源)
中油平均月薪約10萬,台塑平均月薪約6萬,目前中油新進人員起薪約36000。
目前中油有意調整煉製過程與台塑一樣,預計要投資200億。(應該是舊設備順便更新,要學台塑製程,應該中油也同意台塑製程的品質)
中油一年約編列5-10億的行銷費用,中油行銷單位的人數比台塑直營站全公司人數還多。
中油跟台塑的原油來源,有不少部份產地都一樣。
全世界的汽油煉製標準都是一樣的(這非常重要),所以歐美的汽油可以外銷到東南亞,台塑的汽油也可外銷歐美,所以油公司都是比行銷比業務,只有台灣會會比品質誰好誰壞,甚至以此攻擊。
全世界煉製出來的汽油,不管他是世界第一大廠,還是鄉下地方小油田的小廠,只要過標準合法販售,油耗差別在3%以內,影響油耗最大的就是熱天開冷氣,可以影響到21%,其次是猛加速可以影響11.8%(這是大家最關心的)。
每公升汽油大概有7-8塊都是繳給政府
中油取得直營站的成本(租或標),價格約為台塑的4倍

報告完畢
biohery wrote:
關於這點,CPC是有...(恕刪)

大大既然是前員工眷屬,家人是退休了嗎?可以說說退休福利給大家參考嗎?

kuniaki wrote:
那個地方出產的原油, 是比較重的. 您看過油輪洩下來的油嗎? 不是大家所想像的那種, 是非常黏稠看起來像"點仔膠"的那種.

這種油, 用分餾方式還是可以弄出汽油來, 但是相對地, 量比較少. C 公司不是沒用裂解在做, 那為何C 公司買這種油? 因為台灣需要一堆"點仔膠", 也需要一堆比較重的東西.

這些東西, C 公司沒得選擇, 它得要做, 即便不賺錢, 它也得做. 這也是剛才說"立足點"不太平等的地方.

再說台電的燃料油, 用什麼價格供應我也不知道. 這個部分應該C 公司內部也沒幾個人知道. 這塊也是要穩定國內電價, 可以想像的是, 你賣不貴的, 搞不好還得要貼錢賣. T 公司可以選擇不要做, C 公司行嗎?

大大說的是重油,有的重油或燃料油真的會虧損,但也有不少部份還是屬於賣方市場,有錢也買不到
而且沒辦法決定煉或不煉,因為製程就是這樣,就是會產出這些東西,
雞腿吃完就是會剩下骨頭..你可以把雞養肥一點,骨頭顯得少一點..但還是有骨頭
台電的燃料油是公開招標的...價低者得...軍油也是..

Garypan wrote:
我也有一樣的狀況.....(恕刪)

品牌沒差..等級比較重要..萬一加98的,不小心加到95的,下次改回來就好了

bunkering wrote:
不懂就不要亂回......(恕刪)

大大說的中油獎金結構蠻正確的..,台塑部份光那過年領的就是六個月底薪,即使如此,中油平均每人比台塑每人平均領的多出甚多也是事實,而且還差不少

要跟其他國營企業比,國營企業有的有賺錢,只有跟健保局比嗎?又不是小孩子,上課說話被老師抓到處罰,還要拉別人說別人也有說話,要一起處罰,先管好自己吧
autopow wrote:
好吧 來個超級大報料...(恕刪)

這個一聽起來就很不合理,細節我了解完再跟大家說

SAMUEL wrote:
標準數據我是不知道啦...(恕刪)

這樣僅可看有沒有雜質,無法確認油品出廠的品質一不一樣,不同兩家同公司加油站也會有差異的

報告完畢..打的手好酸
可不可以順便把結構報料出來?
直鏈狀和環狀有很大的影響,
這通常是100元一包跟100萬幾克拉的差別喔。

A大,
小弟的確是不知道第三家,
那麼,
您確定是放在"匯僑"還是"惠喬"嗎?
因為如果是"匯橋"的話,
那儲油槽已經處裡乾淨要放別的東西了,
是"惠喬"的話,
可以請問在哪邊嗎?
西碼頭?
東碼頭?
報一下給小弟發個財吧。
putin456 wrote:
可不可以順便把結構報...(恕刪)

如果是問我
個人是覺得大大是故意顯示在化學領域有專業
這部份我不懂
我的化學從來沒及格過

問這問題很好笑
因為如果是原料..
7-11一罐25塊的烏龍茶
誰會用一斤3000塊的茶葉泡來賣

如果是成品
油價差應該會很大吧

??
回應一下zaza213網友
"中油平均月薪約10萬,台塑平均月薪約6萬,目前中油新進人員起薪約36000。"
這個數據不曉得出自何處??
如這一篇之前所提的,我家人目前在中油上班,幹了約30多年,也不過就是10萬多薪水,
在中油內部位階較高者不出20人,
以中油這麼多員工來看,一個工作30多年人的薪水只和"平均薪水"差不多??
另外我稍微說一下我自己知道的中油福利,
高雄左營的宿舍區環境很好,員工的小孩有自己的教育環境,從幼稚園到高中,
不過近年來國光中學已轉成中山大學底下的學校,
在高雄總廠附近來說,對小孩的成長環境算不錯的.

中油員工並非全都有領終身俸的資格,中油招考進去的就沒有,
但中油畢竟是國家公司,簡單說呢,你在中油內永遠不可能有發財的一天,
除非你貪污,那貪污這種事在任何公司都可以幹的.
想想當年電子產業起飛時,報紙新聞說電子業年終獎金就可以破百萬,
工作10年內可以年收破300萬(甚至更多)等,
銀行業前幾年也是賺的很,
國營市業呢??
在中油上班,你這輩子有任何可能靠薪水而年破300萬嗎??
簡單說是完全不可能.
國營市業其實就像是外商一樣,不能發股票給你,但為了吸引你來,只能把薪水拉高,
所以在你進來之前,你就很確定你的收入是多少,
不像私人公司,你一開始靠薪水每年來個60萬,靠股票或分紅可以年破300萬,
誰好誰壞就見仁見智了.......

但我知道,大學畢業生想去竹科的絕對比想去中油(公務人員)來的多,
而幾年後卻又反過頭來說中油員工薪水好??真是挺矛盾的......
zaza213 wrote:
大大既然是前員工眷屬,家人是退休了嗎?可以說說退休福利給大家參考嗎?...(恕刪)



家人是退休了。就家人的狀況我只能說,退休後,就不是公司的員工,基本上是不會享有任何的福利的。

雖然CPC是國營事業,可是員工並不屬於公務員,我也是在她要退休之前才知道的;一切比照勞基法的規定領取退休金,沒有啥18%。

家人從18歲就進入CPC,60歲退休,人生超過2/3是在CPC度過的。大家都關心到底在職的時候,薪水是多少?坦白講,最後這幾年是60K/月。

至於blockquote兄想知道的退休福利,我只能說: 只有退休金而已。有多少?還不夠買壹台S350!

福利,是給在職員工的。

不諱言,CPC給員工的福利,是有歷史的因素的,誠如briangwang兄所說的,提供宿舍(日據時代就留下來的),各種育樂設施等(至少在左營的狀況是如此)。這些設施基本上除了員工本身可以享用外,眷屬也有使用的權利。不過,一旦員工退休後,工作証及家屬的眷屬証都須繳回,上述一切福利就此終止。

就福利的角度而言,是比民間企業還好。可別忘了,他只是按照勞基法乖乖照辦而已。
bigwig wrote:
想想看...有哪家油賣比較貴...?
那就是啦....一樣貴吧!!!!
(恕刪)


怎麼會是一樣貴
中油的油價裡包含法定盈餘
台塑沒有法定盈餘(拿去當大股東的盈餘和員工年終獎金)
結果售價一樣
當然是台塑的比較貴
我騎大型重機上下班,我節省能源,我節省道路空間,我的行為應該會被大家稱讚,但是今天為什麼我被歧視?
pcicu wrote:
怎麼會是一樣貴中油的...(恕刪)

思考邏輯應該是相反吧
一樣的的價位
台塑有獲利
中油虧損
即使要繳交200億的法定盈餘
中油也不過是損益平衡
biohery wrote:
家人是退休了。就家人...(恕刪)

平均年薪不是指月領
而是指全年領的平均下來

如果你要多賺點
知道人家好
你可以跳槽阿..沒人攔你
待遇好或壞
是看公司績效..不是績效不好去跟績效好的公司比待遇

好的時候電子業領的多
不好的時候
連工作都是問題
biohery wrote:
家人是退休了。就家人...(恕刪)
大大說60歲退休..請問是媽媽嗎?
小弟化學也不強,
也並不是在強調化學專業領域,
所謂直鏈狀或環狀也不是指成品,
碳跟鑽石原料也都是相同的碳元素,
製程不同出來的東西即時化學式相同,
結構也會有所不同,
譬如直鏈狀的結構比較脆弱,
相對環狀就比較強韌,
所以小弟問這個的意思,
只是想知道結構有什麼不同,
因為這對省油跟加速領域有差別,
萬"市"不彰的年代,
能省1元就是1元。
2019 SUZUKI VITARA 1.4S AllGrip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