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在巨觀的條件下是沒有錯
但是物體的變形量哪那麼簡單
要先計算衝量,之後還要了解到動量的變化
高中物理幾乎都是彈性碰撞
現實根本很少吧
還要考慮到材料和結構吸收衝擊的能力,集在朔性變形時變形的時間
這麼多參數你要怎麼看影片解釋出來
樓主所講的如果今天是卡車撞BMW,BMW會很慘
當然很慘阿,卡車的質量那麼大,他的衝量一定很大
假設兩邊同時吸收一樣的能量,且受創面積相同,材料性質也相同,結構也相同
則雙方在同樣面積受創程度也會相同
不過卡車那麼大台,看起來一定感覺小車比較慘
而且你我都知道,結構跟材料怎麼會相同呢,卡車的鋼板厚還是小客車鋼板厚
T牌鋼板厚,還是B排鋼板厚
車場設計前方結構較強,還是後方結構較強(不用說撞前面還有一大顆引擎提供質量)
流言終結勒,就是可變因素太多人家節目才在做實驗驗證真實性,樓主大人怎麼隨便在那邊找個方向算勒
改天找個幾十台B牌根T牌對撞,看結果怎麼樣,再來流言終結吧!!
(說穿了,除非真的有非常高深的學問,不然算這個真的很麻煩!!又不是兩顆鐵球相撞,兩顆鐵球相撞都不好算了)
旋風大斷言前車一定未踩煞車的原因不知道是鑑識小組的報告或純粹學理上之認知之專業判斷?
先論鞭甩性傷害(Whiplash Injury),
此傷害主要在於頸部椎間盤、韌帶、頸部肌肉以及神經的部份,
其傷害一般並不會造成死亡,且在外觀上並不會有明顯的傷痕,
但鞭甩性傷害會造成頸部疼痛,並使得頸部變得脆弱,
以致於頸部在未來容易受到傷害。(論文識別碼etd-0712106-150507)
旋風大大所言之頭部前後甩動可能是指這種受力點於頸部之傷害?
或是旋風大大指的是頭顱內的腦部contrecoup injury?
以前念大學時有聽過老師講的對側傷,
但是在有綁安全帶的前提下若頭部無實體撞擊發生,
只會有單純的腦部在頭顱骨對側擠壓顱壁之暫時行壓迫,
並不會有特別嚴重之出血或腦功能損傷,
若是在高速之下的頭部撞擊,那也不用說腦震盪了,真的是連頭骨都會破掉是沒錯的。
但我想這也不是旋風大要說的"腦震盪"
再論小弟說的反射性踩煞車,
則其實跟大腦腦部損傷或甚至爆頭完全無關,
人類這一物種演化至今,
所謂腳部於緊急狀態下的反射作用是不經過旋風大大所謂的腦部的,
身體感應諸元在第一時間接受緊急訊號輸入之後,
腳部之反射動做直接由下半部的脊椎負責,是不經過大腦的喔。
不過其實小弟現在也是墮入理論迷失中,(也不一定是對的,大家都是理論空想而已^^")
不過小弟實在沒想花太多時間在這個小點上,
我要說的是大家不用花太多心力在做鑽牛角尖的探討,
討論研究也好不要互相攻擊奚落就是了,
保持更開放的態度才會讓自己學的更多。
當然有興趣在繼續車禍討論的人也歡迎@@"
旋風 wrote:
旋風
lepg622 wrote:
想了解的就看吧..!
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假設A車80公里 B車110公里 兩車平分撞擊力道95公里
(但是兩車重量不同 重力加速度倍數關係 所以小車會比較吃虧.換作雙B撞到大卡車.絕對是雙B慘)
但是雙B車頭都毀了 撞擊力道平分絕對超過95公里
小車吃虧..重量不同 重力加速度的倍數就吃虧很多 換作其他牌小車也是一樣結果...(恕刪)
我的媽呀
這裡關重力加速度啥事啊?
如果忘記什麼叫做重力加速度
找位國三學生請教一下再來評論好嗎
假設撞車時
1. 後車重 2000kgw 110km/h=30.6m/s
2. 前車重 1400kgw 80km/h=22.2m/s
3. 撞完就"黏在一起"(完全非彈性碰撞)
4. 兩車凹陷(目測1m)即為加減速距離
5. 僅做一維之運動
完全非彈性碰撞,兩車剛撞完瞬間速度同為
(2000*30.6+1400*22.2)/(2000+1400) = 27.1m/s
估算後車所受之力"平均"為 (27.1^2-30.6^2)/2/1.0/9.8 = -10.3G
估算前車所受之力"平均"為 (27.1^2-22.2^2)/2/1.0/9.8 = 12.3G
有錯請指正
也期望能拋磚引玉,有更好的估算法
撞擊現場照片
三菱的休旅車追撞賓士,可以把賓士撞成這樣,車頭卻沒有潰縮太多,前面的賓士車上面坐的人都往生了,這種情況該說賓士不是好車嗎?
任何車輛都是有設計極限的,請不要過度神話1a2b的安全性。
這個事故害死四條無辜人命,事故是因為有個老兄酒駕開BMW起的頭,請別再說那四個死者不該如何如何,換做是自己認識的人遇到這樣的狀況,說風涼話應該嗎?
買得起BMW酒駕,害死四個人,活著下車,就了不起?他老兄買車的錢都是正當錢嗎?
開平民車的人遭遇不幸就是活該,開高級車人格就提昇一個等級了?
社會上有一堆人是這種想法的話,那這個社會的冷血程度,真令我背脊發寒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