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lai72 wrote:我也很想知道是如何知...(恕刪) 有個方式可以摻考一下 新換機油的時候沾一點在手指上 兩支手指合上再放開的時候 會有油膜斷裂的感覺 也可以感覺到黏度 兩三千公里後再檢查一下 看差多少 如果都沒什麼黏度 也沒有油模斷裂的感覺 就是有點衰退了
GTOVR4 wrote:我家的車便宜到貴都有...奇怪的是歐美普遍都說全合成由能用 一年 一萬英哩 (一萬六千公里) (包括原廠)但在台灣好像又不是那麼一回事??(恕刪) 如果台灣也用同樣的換油標準,那會倒閉一堆保養廠吧!有人會找理由說台灣塞車走走停停的用車環境不好那美國紐約不塞車嗎?歐美的大都市哪有不塞車的這都是商人要賺錢找的理由吧!國外的機油很便宜,到台灣就貴到像神油一樣我家有一台國產車都用一瓶70元的機油,引擎還不是跑了60多萬公里只要不用到假油就好了
機油好壞真的有差雖說市面上能看到的機油幾乎都是臺灣裝瓶還是會有差你可以準備濾網來測試各牌機油使用前使用後的的透濾程度比較油品分子大小,看哪種用過後還是表現很好的雜質少,機油透過濾網狀況還不錯我試過機車的機油,汽車的沒有試過越稀的機油起動瞬間越不傷引擎,適合新車不適合老車狀況差的老車才該用較黏的機油油品穩定性...要靠油溫表來看當時轉速提升行使的狀況當下才能判定,無法從漏掉的機油判斷好的機油,真的好貴~一罐快一千
fattywalker wrote:機油好壞真的有差雖說...(恕刪) 應該說,正常的引擎在一般的使用狀況,要用符合原廠規範的機油而且在規範內,越稀越省油(配方不同下,比較稀那種不代表保護性差)有問題的引擎或特殊使用才需要高黏度的機油,跟新舊沒有關係渦輪車也不一定要用高黏度的機油,10W60四千轉前就是非常的難用高黏度=耗油=發動保護差=引擎高溫確實有些好油比較貴,但一瓶一千的油,不見得成本就是一瓶250元Mobil 1的四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