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模具能做到的是,依造圖面,尺寸OK,符合公差範圍,美日歐台大家對公差的"要求"是差不多的嚴格的,對塑膠件組裝間隙的"要求"也非常接近,但實際上組裝時的調整尺寸比什麼都重要.調整好,模具出口後做出來的東西拿去組裝就不會有品質上的問題.
而調整尺寸的重點就是在"抓問題的能力",
成品要如何修改,才能做到讓各部品能完全緊配,做到最小的間隙.這點就看各車廠人員的功夫了
當功夫招數都已經打完,剩下來就是對"品質要求"的"執著度""和"允收範圍大小"了.
而這些功夫全表現在消費者買到的東西上.
我的德國客戶說,不要買剛新發表上市的東西,因為買家都是白老鼠

他的老闆每次都買全新改款的BMW,每次都嫌,但還次都還是乖乖的當白老鼠

車子也是一樣,模具拿去射出量產一段時間回來保養時,通常都會再做一些尺寸上的調整.
而這些調整的依據從哪來?大家自己想想就應該會明白了.
用一段來做總結,
要求人人有,執行和功夫各有巧妙不同.
想體驗不同,多買幾台車就知道.
PS. 小弟的大發COO,不可否認是有些異音,但服務場都能幫我處理掉,多少幫了日本原廠一點小忙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