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好奇一問 Skoda 算是歐洲操控神車 ?

Cloudy Shiau wrote:
[歐美生產汽車用鋼板剛性日本製造不出來]??
那我請問一下
Honda Accord 2013的底盤剛性為23,345 Nm/deg
Mazda CX-5 2017 底盤剛性為 31,185 Nm/deg

這有輸同期歐洲車嗎??
沒有吧?
你對鋼材很熟應該看得懂那個剛性大小吧??

還是你要說日本造車可以不用自己生產的鋼材
但最後造出來的車剛性購高就好不是嗎?
只在那歐美日本二分法
只顯得你....

全世界討論汽車
只有台灣一直在那吹噓鋼材強度
但鋼材強度或剛性都不是一定就可以加強安全或操控
一定要和其他配合才行


你的數據是車體剛性非底盤剛性,大陸雜誌的數據只供參考,
一般車車體剛性僅在20000,就是Mazda RX-8 (2003-2012) 30,000。
我回應的是歐美生產汽車用鋼板剛性日本製造不出來,
RR 車是40000Nm/deg。

鋼材強度或剛性都不是一定就可以加強安全或操控
一定要和其他配合才行
鋼材強度或剛性都不是一定就可以加強安全或操控那反問你,
為什麼越野賽賽車內要加防滾籠?
底盤來說改防傾桿粗細,避震器加拉桿,,,
底盤這點就歐美車與日本車完全不改不加裝,日車就輸歐美車。
cougar2015 wrote:
你的數據是車體剛性非...(恕刪)

現在的轎式底盤都是單體式(monocoque chassis)
車體和底盤是一起設計一起製造
請問你要怎樣區分哪部分算車體?哪部分算底盤?
都在一起呀!
單體式的底盤剛性不就是車體剛性?

我的數據可不是大陸雜誌來的
是網站上查到的(請查torsional rigidity)
當然可性度有待商榷
但是底盤剛性數據大多是車廠本身自行公布
不然沒有雜誌那麼努力自己測
這數據至少提供了車輛底盤抗扭力的能力
但不能直接延伸去安全或操控
cougar2015 wrote:
為什麼越野賽賽車內要加防滾籠?

[為什麼越野賽賽車內要加防滾籠?]
有個觀念很重要
就像氣囊數目會不會直接反應車輛相對安全性一樣
今天A車4氣囊加2氣囊等於6氣囊
A車當然增加安全性
但有6氣囊的A車一定4氣囊的B車安全嗎?
不一定

加防滾龍增加本身剛性是有機會增加[自身]安全或操控
但誰說有加防滾龍的車一定比沒加的另一型車好??
你知道Lamborghini Countach剛性才 2,600N/mm
而你說的Rolls-Royce Phantom 剛性高達40,500
請問Phantom操控有好很多??

一直只把單一因素當指標
是一個很嚴重的錯誤
但是大多數人不是專家
只喜歡簡單易懂的東西
所以一堆[似是而非]的觀念就一直流傳著
Cloudy Shiau wrote:
[為什麼越野賽賽車內要加防滾籠?]
有個觀念很重要
就像氣囊數目會不會直接反應車輛相對安全性一樣
今天A車4氣囊加2氣囊等於6氣囊
A車當然增加安全性
但有6氣囊的A車一定4氣囊的B車安全嗎?
不一定

加防滾龍增加本身剛性是有機會增加[自身]安全或操控
但誰說有加防滾龍的車一定比沒加的另一型車好??
你知道Lamborghini Countach剛性才 2,600N/mm
而你說的Rolls-Royce Phantom 剛性高達40,500
請問Phantom操控有好很多??

一直只把單一因素當指標
是一個很嚴重的錯誤
但是大多數人不是專家
只喜歡簡單易懂的東西
所以一堆[似是而非]的觀念就一直流傳著

加防滾龍和車身剛性有關係嗎?
這兩碼子的事。
有加防滾龍的車一定比沒加的另一型車好,
這以人員安全設定。
懂嗎?
你是基本都混亂,就不要說 一堆[似是而非]的觀念就一直流傳著。
cougar2015 wrote:
加防滾龍和車身剛性有...(恕刪)

加防滾籠當然有增加自身車體剛性
你是真懂還是假懂呀?
不加防滾籠WRC CAR車頂剛性強度可以承受翻車後的力量?

加裝防滾龍的A車一定比沒裝的B車強度強嗎?
當然不一定
我今天要設計比你裝防滾籠剛性強的車體有沒有可能
當然沒問題不是嗎!
只是WRC幹嘛都裝
因為WRC須由市售車改裝
所以先天上就有限制

是你自己觀念不正確
又喜歡在那裝專家

在台灣我不驚訝
cougar2015

加防滾龍的車是為人員安全設定,防翻車車頂壓垮。。。懂嗎?

2023-10-29 10:33
Cloudy Shiau

車頂支撐力不就是車身剛性的一部分?我真的不懂你的思考

2023-10-29 13:44
cougar2015 wrote:
你的數據是車體剛性非...(恕刪)

[我回應的是歐美生產汽車用鋼板剛性日本製造不出來]
日本造的出不出出來我不知道
但是最終產品是汽車吧?
只要日本車有辦法製造和歐美一樣高強度剛性的底盤
我管他鋼材哪來?
數據就是顯示有日本車底盤剛性不輸歐美
不就是反駁你的說法

所以我就是覺得台灣很奇怪
一直在討論鋼材材料
問題是實際製造後還經過多少變數
如果鋼材可看出最後車子的安全或其他表現
那那些測試機構看看材料圖表就好了呀
何必實車測試?
cougar2015

日本車底盤剛性輸歐美。

2023-10-29 10:30
Cloudy Shiau

簡單的二分法只會顯示你的程度

2023-10-29 13:48
cougar2015 wrote:
我回應的是歐美生產汽車用鋼板剛性日本製造不出來


no offence

好奇問一下, 這個是有出處的嗎 ? 還是你是該產業的業內人士 ? thx

因為日本是基礎科學很強的一個國家, 當然美國/德國也是, 相當好奇
bartollas wrote:
買skoda 的車主通常是受夠了日系車的漂浮路感,加上對安全的需求,


是指日系國慘車嗎 ? 還是日系進口車 ?
日系品牌絕對有科技力 作出符合歐美剛性的產品

But but but
一台車在設計階段,就定義好它的市場對象 價位 進而給出 適合的內容

從車骨架 引擎 變速箱 制動 輪胎size 甚至內裝,全都都環環相扣

舉例暴力鴨 跟 買菜鴨 就很明顯都是鴨。但打從根本就不一樣的產品

有強大動力 制動,你底盤 骨架 必不能弱,否則操幾次 骨架就變形扭曲了

給買菜用,沒啥動力,骨架有必要合金 防滾嗎? 又不是不用成本 爭取cp值


就是科技力很夠,所以有能力 分析材料 進而cost down

能理解嗎?

歐洲車用路 首先 設計的車款 就絕對不會跟日本一樣

充足動力 安全要求,都不一樣的理由

就是 道路環境 用路環境 法規差異,所以 車的要求就有差異剛性必不同


相對日本人角度看東南亞 從歐洲大廠看拉美

你的消費力就那樣而已,就給適當材料 品質的車款

作對的搭配 才能賺到更多的錢...nx200不就是最好例子

另一例子福特,把剛性吹成神,銷量真的起來了..撞看看就知道 還行/剛好而已


都是被韭的命,有啥好嘴來嘴去
oxxx wrote:
日系品牌絕對有科技力...(恕刪)

有個影響因素是市場
今天外銷到歐洲的日本車
會和台灣國產日系車開起來感覺一樣?
當然不會
如果在歐洲銷售的toyota底盤設定很軟
我相信絕對賣不好

至於安全性
很簡單
歐美都有夠有公信力的測試機構
直接看成績就很清楚
但是我相信台灣還是只希望用簡單二分法來判別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