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嘉偉哥都說話了,你各位車廠別白白被嗆啊

Eigen wrote:
kia 去年共在台賣了 5800 輛
很多嗎?與其一年幾億的廣告費,不如主力車種降10萬
市場的口碑是需要時間及銷售量來建立,銷售量起不來,時間一久,品牌就不亮了
再加上韓國給國人的觀感不佳。除非沒的選否則不會選韓國貨。
至於嘉偉狗吠火車,車廠那會理你,今年最有殺傷力的就是 新一代的 cr-v
honda 如果擠光牙膏,對其它車廠會很有殺傷力,不過以cr-v現在的銷量
冷盤都能吃光光,何需上熱食~~
cr-v 越晚改款,其間銷量越好、利潤越高,今天如果我是台灣的負責人,一定推到明年才上市


我非常同意你說的把廣告費省下來,把成本轉移至車價,讓車價更容易讓消費者願意入手。產品宣傳的再多,比不上你讓消費者長久體驗的記憶。納智傑就是一直投廣告...... 話說KIA這位執行者曾任職納智傑
現代起亞能夠超車歐美日廠就要把握油轉電這個契機,

尤其臺灣幾乎是日廠的天下,有人看到廠徽就下單了。

不排斥日廠,只是配備沒給足,價格年過小漲,覺得消費者

都沒選擇的空間。
darkocean wrote:
我是消費者角度,當然覺得每一家牛肉麵最好都跟著加肉降價(想到降肉)最好啊
這樣我就能更專注在其他細微的部分,哪家口味有對味、哪家服務好。
不聊牛肉麵了啦,套在原題,當每家車廠配備都有端出來,對消費者到底有什麼壞處???
大家該給「檯面上看到的配備」至少落差不要太大,我就可以往更細部去比較,像你說的品牌啊、維修方便性啊之類,消費者不用為了那些 而必須去買擠牙膏偷配備的車

國外的Honda有因為品牌價值高,品牌形象好,配備就給很差嗎?
為什麼到台灣就變得合情合理?
尤其台灣國產車都賣進口價,國產只給1.5NA的HR-V價格可以買歐洲原裝進口T-cross


請加入台灣汽車發展的歷史作更客觀的評論,不是直接拿國外的成功例子來看國內汽車市場這種奇怪的現象。

買得起的消費者對於配備很要求,即使加錢也可以。
買不起或買得辛苦的消費者,想得是把錢作最大的利用。
目前的嘉偉就是買得起的消費者(高階消費族群),即使他一直呼籲車廠要把安全配備點滿,也要考量到與他不同身分地位的消費者差異。
另外,他也曾講過開車不是安全配備足就行,行車觀念也很重要。若站在生活平衡點,消費者無法買更安全的車款,就是在觀念上行車要更注意。安全這件事重要,但是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達到,愈安全愈要支出更多,量力而為。

我還是那句話,買高價車不要以為是在買平價車,講得很容易。
車子本身沒問題啦
但後勤就真的不行了
重視Cp值的客戶不會買KIA, 台灣汽車消費者對Cp值的判定除了配備,還需要將妥善率算進去,後勤保養的時間以及距離成本也都要算。
妥善率看一下2022年的消費者報告,前十名日系車六個品牌,韓系車卻一個都沒。
Sportage這次內裝設計很好看,但那誇張的車頭外型,低調內斂的消費者接受度肯定不高,配備雖然不錯,但找不到對的客戶群。
dida812

Cp值不等於豪華,CP值都是牛頭牌為主,開起來也無樂趣可言[啊嘶]

2022-06-15 11:03
eason0620

一直都不認為KIA主打豪華車以及操控樂趣, 如果主打豪華的話,內部窗框至少要包覆一下,而不是裸露車色的烤漆,主打操控的話,至少應該要有操過200HP的等級可以選擇,但配備很滿這點真的值得讚賞

2022-06-15 11:21
看留言就知道為什麼熱賣車廠,要擠牙膏了、減配消費者都會自己找理由說服自己了…一直行之有效的政策沒有公司會自己改變的😏
別人不加配備一樣可以賣翻天
為什麼別人可以,你KIA不行
CX5只是在日系車裡面算內裝質感好而已……
車子不好賣,加配備不加價
車子賣太好,減配備又加價

反正我偷你的配備,你還是買單,不如留著小改款再加價賣
選我正解無誤~~~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