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的經驗,有點幫助,有一天下大雨的夜裡,剛過國三樹林收費站就加速到120km/hr準備切回中線,切的過程中壓到一漥小水灘,瞬間車子有點飄飄的感覺,然後車子開始有點減速微調,馬上又獲得抓地力,看一下儀表,ESP作用中,這是我的車第一次亮ESP燈,在失控前幫我修正回來,ESP的確是有些幫助,如果那天我開得更快,可能ESP就來不及幫我修正,我就有機會上社會版了,但我希望我一輩子都不要上新聞,個人作風比較低調。車子的安全設備是給車主多一些平安回家的機會,不是讓車主挑戰極限的,還是跟大家共勉之,快快樂樂出門,平平安安回家。
yuffany wrote:1.新胎、好胎裝後輪2.挑選輪胎注重排水性3.沿用原廠尺寸不加寬台灣太多駕駛人喜歡將輪胎加寬,以台灣多雨的環境,越寬只會越危險。 謝謝yuffany 兄有此一問,是有輪胎店老闆建議(指一般前趨車)新輪胎應該裝前輪,以取得最大趨動力,舊胎移到後輪,後輪是被動,帶頭前輪有夠力,即不怕後輪搞怪....
yuffany wrote:1.新胎、好胎裝後輪2.挑選輪胎注重排水性3.沿用原廠尺寸不加寬台灣太多駕駛人喜歡將輪胎加寬,以台灣多雨的環境,越寬只會越危險。 就像飛機的翼展或是滑水板的寬度一樣,都是越寬就能提供越大的浮力.寬胎的排水溝紋又磨到剩很淺時會更慘.因此, 最不容易浮水的胎就是..............腳踏車胎.
Marklee wrote:以及.....小弟目前最想知道的是.....如果當時坐駕是配有AWD和ESP的坐車...情況還是會如此般的難以操控嗎???? 看當時路況而定,個人經驗,浮水效應讓小弟全毀了一台Audi A4 3.2 Quattro.
mcb wrote:我哥公司的C36就是這樣掛在同一個路段,時速更低,只有100km/h不到,照樣變成碰碰車,先擦撞內側護欄,再彈到外側護欄,最後又彈回中間車道,車身呈"逆走"狀態停止...所幸後方都沒有來車...p.s.C36的下場...被以20萬賤賣,換成國產鈑件(前後保桿,下包,鋁圈,右後葉子板切除焊接新的),目前還在路上生龍活虎中... 虧超大...20萬而已喔,好心動
皇天無親 wrote:虧超大...20萬而...(恕刪) 你也心動喔!(當時我剛出社會,存款只有1/2不到...當時應該牙一咬借錢買下來)輪胎該車用的就是Eagle F1...換了不到半年,平常該車都是當公務車用,但里程不會太高(C36只有遠途才開),之前幾次進場維修都是感應器之類的,出事時剛修好1週不到...
a330200pilot wrote:HYDROPLANING水漂起駛速度公式: 9 X √速度。 例: 如各位以100km 行駛,水漂現象在90 km 以上速度就會發生了。 如小的所述有誤還請各位大大指教。 不對應該是NASA(美國太空總署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of U.S.A.))水漂臨界速度(公里/時)=16.66×√胎壓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國道公路警察局全球資訊網-- 水漂宣導資料http://www.hpb.gov.tw/fox/front/bin/ptlist.phtml?Category=100043
Dwing wrote:不對應該是NASA(美國太空總署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of U.S.A.))水漂臨界速度(公里/時)=16.66×√胎壓 我平常胎壓都是用氮氣打到37psi,熱胎之後大概會升高到40psi,這樣的胎壓以轎車來看已不算低了.即使這樣, 依照以上這個公式來算,不過是開到106km就會超過臨界.難怪有人說開100km都有可能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