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油電混合車

期待電動車普及的未來,
在那之前,
既然要說油電是過渡期,
就先放棄純油車,繼續支持油電車才是,
再回去開純油車就是開倒車了
對了,談到開支,油電車畢竟一定要用到燃油機

跟其他一般燃油機引擎的汽車一樣,都要定時換機油

想想自己定時換機油要給多少機油錢?

這就像以前嘲笑別人一般燃油機的汽車一樣

但這次是純電車又明顯更勝一籌

本身優勢連換機油都不需要

這點就說油電車永遠做不到,直到電池技術改善那天

油電就完全沒必要了。不要懷疑,這點連豐田也明白

油電車絕對不是萬靈丹,

不然它們幹嘛還花大錢開發賣氫氣車跟純電車?

整天沒在做事的屁孩 wrote:
當初要發展電動車卻因電池技術不足,只好配置燃油機
補助電池馬達的不足,就成為所謂的油電車。

感覺有人一直把油電增程與油電混合這種兩種特性、性能完全不一樣的車混為一談
整天沒在做事的屁孩 wrote:
這就像當初油電車的窘...(恕刪)當初要發展電動車卻因電池技術不足,只好配置燃油機
補助電池馬達的不足,就成為所謂的油電車。
但現在電池技術越來越好,配置燃油機逐漸沒必要

當然不是你想的這樣,單純只是EV車太簡單,沒辦法建專利牆防守
而且如果以Tesla來看,一台車會有50%成本是電池,那車廠賺什麼?
除非電池廠用的技術是自己的(但Tesla不是,技術是松下的)
所以豐田研發全固態電池20多年了,不是你所謂的後來才進入EV
單純只是EV已經有獲利模式(不是Tesla唷,應該是比亞迪)可以賺錢了

至於“油電車是因為用燃油機輔助電池的不足”這件事
豐田第一台概念油電(1977 Sport 800 Hybrid)可是用電池輔助Gas Turbine的不足呢
而現在豐田油電之所以省油,也是因為低馬力需求時引擎會落在高BSFC位置
而用電池輔助此位置的動力、讓引擎不動或是在低BSFC位置轉
simon945168 wrote:


爬坡部份動力是否...(恕刪)



爬坡,可使用power模式,一鍵啟動可感受愉悅的貼背感(呵呵有點浮誇啦),沒有重拖行駛的感覺。

ariete wrote:
感謝影片支援,不過...(恕刪)



G37約22格才能跟Q50S 持平或拉近(可能沒電了) 但在23格之前已經被Q50S拉開幾百公尺
親身經歷
zxp755 wrote:
G37約22格才能跟...(恕刪)

高速公路15格差個0.5秒踩到全油門就差20公尺了
但在路上跑根本不可能同時踩油門,除非各自架P-Box量時間
而您的體驗反而是在說明Q50 Hybrid會在某個速度忽然掉速

ariete wrote:
高速公路15格差個0...(恕刪)


供電到20格以上確定沒問題
Q50S沒電的話就是3.5NA 應該就是你講的掉速
被3.7拉近也是正常 到限速就持平
Q50S hybrid.
一般使用12~13km/l 沒問題
刻意省油有機會14km/lup
惡搞一桶油也很難低於10km/l
別忘了這是一台365hp 3500cc 重1.8t 的車子.
cp 值高,動力堪用.EV 怠速又安靜,非常不錯.
但是hybrid 的車子無法有效動力改裝是最大的問題,忍痛出清了.
我只說油電車最大的缺點~~~

最大的缺點,就是開這種車,你他×的千萬別車禍~~~如果車禍了,跟老天祈禱別夾在車裡。
油電車每台車的電路設計上不一樣,油電車用得可是高壓電。
因為當你夾在車裡時,消防人員必須啟動破壞器材,破壞車體才能救你出來,但該死的是~在不知電路的情況下,誰敢隨意下手?這一下手可能消防人員觸電,也可能受困傷患觸電。
車商都勸消防人員,千萬不要隨便拿破壞器材剪油電混合車,很危險。
只能請求車商專業人員到現場才能處理,但問題是你的生命有沒有辦法接受「等待」。
這問題連消防署自己都無法提出解決的辦法,只能勸導同仁處理時要非常小心。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