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台灣NCAP終於要上線了


youngsir wrote:
呵呵呵...公部門評估後何時會執行可沒個準...套句齊秦的歌:不是在此時..不知在何時..我想大約會是在冬季~~~~~~
(恕刪)

大約在冬季還算好的
給你來個:你要我等你多久,十個春天夠不夠~
altezzaclio wrote:
不過車價有可能因此而漲價哦....(恕刪)


說反了吧,是交通罰金(也許)再加碼!

國外都是公正第三方自己出錢買受測車來測,可不是車商乖乖地自己掏錢拿去測。
這樣才是公正的公平的好嗎?
一年的交通罰金200多億,播個二成出來也不為過。

我國財政金融概況
日期:106-06-26 資料來源:財政部&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一、政府歲入歲出淨額概況
105年各級政府歲入淨額新臺幣(下同)2兆6,909億元,較104年增加286億元(+1.1%),其中稅課收入增加893億元,惟規費、罰款及賠償收入減少346億元,營業盈餘及事業收入減少71億元。
二、政府歲入歲出淨額結構
105年各級政府歲入淨額以稅課收入為主要來源,占80.5%,其餘依次為營業盈餘及事業收入占9.5%,規費、罰款及賠償收入占5.3%,財產收入占2.5%。105年各級政府歲出淨額以教育科學文化支出占24.2%最高,社會福利支出占20.0%居次,經濟發展支出占14.4%居第三,一般政務支出占14.0%居第四,國防支出占11.5%居第五,其餘支出占15.9%。

依「道路交通違規罰鍰收入分配及運用辦法」,各地方政府舉發的違規罰鍰,都是先繳到國庫裏,然後按比例發回,百分之七十五分配給縣市政府,百分之二十四分配給處罰機關,百分之一分配給警政署。以台北市為例,九十一年罰鍰收入約四十六億,市政府分得約三十四億五千萬〈七十五%〉,台北市警察局約分得十一億〈二十四%〉,剩下百分之一的四千六百萬則分配給警政署。


以下節錄自PCHOME個人新聞台:周利妠(伯軒媽媽)~一位公車車禍喪子媽媽走出傷慟,致力交通安全改革減少車禍傷亡的歷程。

按分配辦法的規定,「處理道路安全人員」的獎勵金,不得超過處罰機關收入的的百分之六〈上限〉,換言之,台北市交通警察的獎金,是每一張罰單的百分之一‧四四〈二十四%乘以六%〉。除此之外警察局內部還設了百分之十的上限,也就是說,交通警察每個月所領的「罰單獎金」不得高於底薪的百分之十,因而每位警員所能領到的獎金大約只有一、二千元,並不如外界想像的豐厚。

九十一年度交通罰鍰收入兩百一十六億,直轄市與各縣市分配了將近一百五十億〈七十五%〉,依分配辦法規定,各地方政府必須提撥百分之十二作為交通執法與交通安全改善經費,換言之,只有區區九%〈七十五%乘以十二%〉(編註:約為18億1200萬)交通總罰鍰直接運用於「改善交通」。

至於這百分之九交通罰鍰(編註:約為18億1200萬)又如何「改善交通」呢?
在交通部的網站,我很幸運的找到了「道路交通違規罰鍰收入分配及運用辦法」,其中第四條有如下的文字記載:

  
●直轄市、縣(市)政府分配之罰鍰收入,應至少提撥百分之十二作為交通執法與交通安全改善經費,其優先支應項目如下:

一、道路交通違規案件舉發處理費用。
二、購置及檢定交通執法裝備器材費用。
三、交通執法資訊電腦化費用。(編註:電腦年年更新?)
四、設置或租用違規車輛保管場所或卸貨分裝場地費用。
五、交通執法與安全宣導費用。
六、交通執法教育訓練及考察費用。(編註:這條不是講師講到睡著不然就是學員上到睡著,居然還有交通執法員警不知道黃牌重機可以停在汽車停車格...)

真是匪夷所思!以上六個優先支應項目,竟然沒有任何一項是屬於「改善交通工程」或「改善交通設施、號誌」;如果我們稍加了解日本政府專款專用的用心,台灣的罰鍰分配辦法就令人十分汗顏!
Cloudy Shiau wrote:
在NCAP宗旨上你是否有誤解?
你擷取的IIHS網頁
你標示的是一整段的一句話
請問你看懂那整段了嗎?
那句話根本沒有[督促]
那句話是寫[測試的終極目標是鼓勵車商製造安全的車]
...(恕刪)

我英文確實不是太好,再請前輩幫忙解釋一下,以下三句話的差異重點
Encourage automakers to produce safe...
鼓勵車商製造安全的車
督促車商製造安全的車

在您沒有誤解的狀況下, 您認為
NCAP可以鼓勵車商製造安全的車
NCAP不能督促車商製造安全的車

然後呢? 你想表達的重點是?

Cloudy Shiau wrote:
TNCAP要去複測Euro-NCAP?
目前發生的事實是
台灣歐洲進口車的標配和歐洲當地不同
甚至還有零件有差異(沒有後保桿內鐵)
這樣根本無法用Euro-NCAP的結果呀
NCAP的目的是他的測試車輛就是市面上安全配備最少的(標配)
這樣才確定每個人買到的車輛至少有測試車輛的安全性
所以除非台灣硬性規定只能有一個地區規格的進口車
那才有機會沿用當地的NCAP
但是你別忘了當地賣得不多或沒販賣的車是不會出現在NCAP裡
那車款要是在台灣熱賣不是就沒得參考?
...(恕刪)

以ENCAP為例 現在(應該是2016起)受測車型都會測低配車型 再測高販售車型
你說的這個情況,請參考我86f 文中第2點,本來我的分類還有進口車同標選配跟進口車不同標選配,後來覺得寫進口車更沒意義

因為當你自己寫到這裡時,你有沒有發現
你在意的 其實是對車商滿滿的不信任
你怕車商拔東西 換東西 拆配備 賣比別人貴 然後還跟你洗腦我們跟國外一樣,而且我們有五星認證(86f已經說明 TNCAP不見得能改善此現象 甚至變本加厲)

然後 為了驗證車商有沒有說謊 你說要搞NCAP! 你的NCAP目的與價值 就是為了驗證車商沒有說謊?

還是你單純想看看拔了配備剩幾分,TNCAP有辦法搞100%ENCAP全面的評價?加分項目不同 測試結果不同時, 是車商的問題? TNCAP評價機制問題?消費者相信誰?


還是TNCAP搞一套2SRS也能加分加到5星的評價標準 你也可以催眠自己 我買的是TNCAP 5星車(然後成為被唾棄的NCAP)

NCAP藉由不斷提高測試標準,來"鼓勵"(配合你囉 不要再說我誤解)車廠開發更安全的車,
你的TNCAP一出來就先跟大家說, 我要漲車價
以後國產車漲價,還名正言順的說5顆星就是要再加購選配安全配備, 進口車再跟著一起漲
最後我請教各位, 這些車商真的有因為TNCAP發生費用嗎,
TNCAP能帶給我們比歐美更安全的車?
還是只是為了帶給我們100%等同歐美的車?

為什麼 確保車商沒有魚目混珠 偷工減料的基本要求 居然要我花錢加價購, 所以你們認同現在這些魚目混珠是合理,可以接受的?

要查有沒有魚目混珠 方法很多 甚至不用錢, 不是只有NCAP, 台灣車市已經搖搖欲墜,希望NCAP不是壓死國產車的最後稻草
DGEs@01 wrote:
我英文確實不是太好...(恕刪)

不是英文的問題
是中文選詞的問題吧?
是你對整個NCAP創立的緣由和影響有自己的解讀
你只提到影響車商的部分
卻忽略NCAP最直接的目的就是提供車輛相對安全資訊
IIHS那整段在說什麼你有看嗎??
你前面提到你認為的NCAP的宗旨是:[督促車商製造安全的車]
督促沒有監督的意思嗎?
前面我是強調NCAP沒有強制力
沒有強制力他就沒辦法[直接]給予車商壓力
例如他無法因為星等低就禁止他販售

今天一台測試3顆星或4顆星的車子
如果銷售很好
請問車商要管NCAP的成績嗎?
不用吧?
要能促使車商提升安全配備或安全性
還要經過消費行為和市場競爭的過程
而NCAP就是清楚展現安全性的[差異]
要不要接受較安全的車是民眾自己的選擇

非強制性是我比較支持NCAP的理由
但不可否認那需要成本
只是如果是需要的
我不認為政府會有成本問題
但如轉嫁到民眾就是政府的問題
我當然不支持

DGEs@01 wrote:
我英文確實不是太好...(恕刪)

今天只是在討論NCAP成立的必要性
你就已經強調車價會上漲
請問車價主要決定因素是什麼?
車商當然可以成本增加而漲車價
但也可以為了促銷而降價呀
車價會不會漲是無法預期的
今天政府要怎樣規劃NCAP有很明顯的細節了嗎?
你怎麼說的好像是定案

回到NCAP要成立的緣由
對我來說很簡單
就是現在台灣沒有任何資訊是可以提供[相對安全性]的
大家都是用口碑、用車商廣告或國外NCAP去猜去推敲而已
沒有一個確切差異的比較
沒有在同一個平台測試下的比較
我說了台灣規格和歐洲當地規格不同的例子
和信不信任車商無關
是要告訴你
有時你無法以國外有公布的NCAP成績來看台灣的販售車輛
比方說國外是配6氣囊5顆星的車
在台灣配4氣囊時
你無法和一台4顆星的車子比較相對安全性

當然你可以認為車輛相對安全性的資訊對你不重要
所以我才說
如果台灣很多人都不需要這項資訊
寧願像現在讓有心人有很大操弄空間
那我也不認為需要成立NCAP


Cloudy Shiau wrote:

有時你無法以國外有公布的NCAP成績來看台灣的販售車輛
比方說國外是配6氣囊5顆星的車
在台灣配4氣囊時
你無法和一台4顆星的車子比較相對安全性
...(恕刪)

麻煩你好好看一下86f 第二點

而你最大的問題是 你可以接受車商拔安全配備 卻在這邊跟大家爭辯NCAP有多重要
為了幫你量化找出少兩顆球的差異 就是你所謂NCAP的重要性
而你卻不拿這些精力 去要求車商直接給你無閹割版 跑來跟大家爭論 NCAP對閹割量化有多麼重要

這種不作全局思考 為了要而要的決策 就是全台各大蚊子館蚊子機場的典型思維

---
自甘次民而不自知
為一個年銷只有三十幾萬輛的小市場,其中還有不小比例是已做過國外撞測的進口車,搞個獨立的NCAP再做一次撞測,簡直無聊之極。
有些車型配備兩安到八安,白癡也知道八安比較安全,但是,就是有人價格先決,誰能說這樣的決策有問題?
只要市場資訊夠透明,剩下的只是消費者的自我選擇。
政府要做的,是市場機制做不到的部份,例如怎麼減少三寶上路,三天兩頭就是三寶把油門當煞車踩的爛消息,這種事情不優先處理,一堆弱智跑去搞NCAP,這是什麼樣的反智社會。
DGEs@01 wrote:
麻煩你好好看一下86f...(恕刪)

車商拔不拔安全配備是我決定的?
你告訴我如何可以直接和政府或車商爭取的足夠安全配備的選擇?
我告訴你的是現況
是我被迫要接受的現實

今天你要提案強制台灣安全配備比照歐美標配
我支持呀

今天你要提案要求VSCC提高碰撞標準或增加後撞
我也支持呀

或是你要提案要求政府把所有法規碰撞資料(包含進口車)
都用一個系統評分分級公開給民眾
這樣不用多撞一次
我也支持呀
但這就是NCAP的概念

事情很簡單
就是你需不需要讓市場販售車輛能有更安全的選擇
或是你需不需要知道市場販售車輛相對安全性如何
方法都可討論
而NCAP是我認為其中一個方法
你當然可以不用接受
但是我有自甘次民?
我不是支持一個方法
只是不是你要的方法而已
aronyang wrote:
年銷只有三十幾萬輛的小市場,其中還有不小比例是已做過國外撞測的進口車,搞個獨立的NCAP再做一次撞測,簡直無聊之極。
有些車型配備兩安到八安,白癡也知道八安比較安全,但是,就是有人價格先決,誰能說這樣的決策有問題?...(恕刪)

2016年銷售近44萬
其中40%進口 55%license car
License car理論上在國外也已經撞過NCAP了
而且這個NCAP的背景 已經註定是個被各大車廠恥笑的NCAP 😞
Cloudy Shiau wrote:
都用一個系統評分分級公開給民眾...(恕刪)


雙安跟六安的安全性還有需要說明嗎
如其他樓主說明 雙安是現實經濟不得已的決定
今天低規雙安 高規全上
你重視安全大可選擇最高規完全等同原產地是規格配備 而不是口口聲聲說重視安全 要求雙安一定要去撞個分數出來
中間如果有四安等級要不要也要求撞一下呢
你要挑低規車還是挑高販售車呢
你有沒有完整想過 你想要的NCAP的內容是如何呢 還是只要有個NCAP 怎麼評分 怎麼選車都無所謂

想清楚NCAP要付出的代價 跟想要取得的成果與目標了嗎
只是為了量化閹割差異 這樣的理由 我實在無法接受 錢不應該是這樣花的


次民說過份了點 在此跟Cloudy道歉
但是國外已經標配6-7 SRS了 為什麼車商只給2SRS 你還問他 可以給我2SRS的報告嗎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