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pblue wrote:坐過歐洲跟日本的遊...(恕刪) 您說台灣遊覽車速度快起來就會搖搖晃晃的您肯定是搭到鋼板懸吊的車輛例如 fuso 240 hino 255這類的車種說實話使用這種規格的車輛當遊覽車的業者很沒有良心這種車很簡單沒有什麼主被動安全配備造價大約500萬而已配合台灣的環境,用車通常指定五年內新車,很多客運公司的遊覽部很愛用這種車輛五年後沒人要還可以退下去當公車使用若您有在台灣有看過遊覽車是後面是雙軸八輪的車型例如 vovlo b12rbt 425hp scania k340EB6X2八輪氣壓懸吊我敢說舒適度屌打現在日系所有的遊覽車15年前volvo 12rbt造價快1000萬了自從2006年梅嶺翻車事故國內法規強制把車高降為3.5m從此之後這種八輪獨立氣壓懸吊車種離開台灣遊覽車銷售市場八輪獨立懸吊的車輛底盤至少要搭配3.8m以上的車高才行,不然空間完全不夠。
雙層台灣路上最多見的不就是這種嗎?!有需要解釋?!日本最常見的難道日本就沒有載行李的需求?!SCANIAK114 wrote:請問你雙層定義 標準在哪裡!?載客出遊不用行李箱嗎!?假如有行李箱就叫雙層 那國光跟承運買的是不是也叫雙層!?
w32014202 wrote:雙層台灣路上最多見...(恕刪) 造型不一樣呀,但是其實車高是都是一樣3.5m然後日本是直樑,台灣是降大樑不過你po的那台遊覽車是2006年以前的遊覽車,當時的法規車高限制是3.85m
rong320 wrote:我敢說現在路上所有...(恕刪) 並不是說台灣遊覽車就差或國外月亮圓,台灣確實有很多優秀的業者!只是我們台灣有法但不落實,駕駛超時競爭,讓大部分劣幣驅良幣,守規矩的良幣變傻逼,爲了生存不得不轉彎(大家都是賺辛苦錢)安檢應該都是在重大事件後特嚴格,治標不治本,風頭過又恢復「正常」(大家心知肚明)台灣絕對有很多優秀品質好的遊覽車,但台灣的低價競爭讓這些業者很難過!假設真正安檢過的品質車成本要800萬(甲廠商),但有人就有辦法讓花200~300萬的車過安檢(乙廠商)(鑽漏洞)對消費者而言甲乙廠商都過安檢認證,但票價差2倍,消費者當然選乙廠商!所以我才說劣幣驅良幣!媒體每天報什麼鄰居吵架,互a的車禍的無腦新聞,真正需求追蹤的就等出事才表面重視!(哈~離題了)rong320 wrote:日本法規如果夠完善...(恕刪)
carloszhang wrote:安全門打不開有啥用...(恕刪) 你又知道的安全門是打不開的?新聞說是貨車底盤打造當遊覽車你就相信嗎?台灣媒體很會道聽塗說的不相信安全門打得開的話您可以找個時間去國道服務區去開看看呀據我所知719陸客團火燒車事件是沒人去開安全門但是後門卸壓閥有打開唷,門當時已經洩壓掉下來了但是剛好右側卡到護欄,所以就...詳細情形就不多做敘述了
rong320 wrote:造型不一樣呀,但是其...(恕刪) 我有個小小的疑問,台灣大部分的遊覽車應該都是單層,下方是行李廂,但為什麼很多遊覽車下方那排還會有窗戶(或看似窗戶的東西)?就像上一位大大po的圖那樣? 下層高度應該已經坐不下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