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超越車訊的評價?

每個人對於汽車喜好的方面不盡相同.....不過廣告的多寡還真的跟雜誌的命運息息相關.....但是有時候還是會覺得廣告的篇幅好像多了些......
我投過稿,也被刊出來過,
所以我知道會發生什麼事!
我也跟過編輯去做過集體評比
當然數據不好看的就修一下,不然就說沒借到

連大到總統的新聞都可搓掉了,
這種小雜誌能怎辦?要搓還不簡單

編輯有滿腔熱血,到了總編手中只剩5斗米
OUR CHOSE就很明顯的選邊站
一定是選最新的車

偏偏台灣就這麼小,
每間車廠都要自己好,
編輯總不能得罪每間,不然下次車就借不到了

我也
文太說,沒輸過就不用改
內容空洞 廣告扎實 <===超越車訊的評價
scdgvrdgdgrfgwfwfdegrgthyjwsrwqESFRHYTJERYHRDGRG
坦白說對於他們對車子的評論.我覺得都蠻主觀的

有時候好像哪台車子熱門就哪台車子好.完全沒有對車子作很深入的報導.

然後消費者以訛傳訛之後.那些賣的不好的車子就又變的一無是處了
看得懂英文的話, 推薦一個我覺得不錯的網站, 評價還算客觀, 可以參考看看, 多看看國內外的評價, 可以得到更多客觀有用的訊息:

http://whatcar.com/
不要只是批評國內的汽車雜誌啦,當過幾年的汽車雜誌編輯,後遺症就是連What's Car CG都不相信了,這也是蠻悲哀的事

而且廣告的確是雜誌的總收入,雜誌銷售收入抵不過封面1~2張廣告的,能打平紙價就是萬幸了。

有時候也不見得是廠商施壓,編輯不懂車,世俗的偏見,這些都會影響車輛的測試。

同樣的底盤,會因為2.0/2.3引擎的不同而影響操控性,細心的車廠會給不同動力配置的同款車型配置不同的懸吊,這些如果不會開車/不仔細試車根本無從發現。

同樣的引擎,給中型房車的調教比較有力,給小型房車的調教比較無力,如果不測試,就會寫出想當然爾的錯誤測試報告。(很好笑的是,車廠型錄上這兩部車引擎數據會一樣)

有的車過分調教加速數據,結果再加速根本不行,如果雜誌測試只是單純的測直線加速,那那些注意再加速力量的車廠不就是白痴。

煞車測試通常只測短暫的100~0km/h,但有些車的煞車在長下坡很容易過熱,這種重要的安全資訊反而在雜誌上看不到。

內裝評比方面,有接觸過幾百萬進口車的人就知道內裝真的可以到很有質感的地步(反例也有),但拍照拍不太出來,敢直接講質感好不好要有極大的勇氣。

另外,有時車廠會設計出一些很難用的新發明,敢明著罵的編輯也不多,所以往往是國內外雜誌一片歌舞昇平,然後下一代上市時就會因消費者壓力而改進,然後國內外雜誌盛讚車廠英名...
國內的汽車雜誌 個人覺得廣告性質大於參考價值
買來加減看看新車的資訊是不錯
要買車的話 還是要多方收集資訊吧~~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