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業代無用論

dukehsieh wrote:
廠商如果能提供上網直...(恕刪)


我覺得這樣不錯,
就跟一般的代書一樣,
像自己辦的就自己辦, 不想辦的就請"代表"
但是這時候...經銷商會跟車廠抗議...作不下去,
尤其在網路發達資訊透明的狀況下.

一定要"選擇權".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湛藍色 wrote:
首先...今天在板上回答的業代們!沒有任何一位認為消費者不應該殺價
跳出來為我們業代說話的,都是和您一樣的消費者

誰知道? 親朋好友如果也是業代可能會講小聲一點.

湛藍色 wrote:
今天我們這些從業人員強調及不滿的是您沒有給予我們這些人員
所提供的專業及服務的應有尊重
今天消費者殺價我想不會有人說這是不對的!我也認為殺價是很正常的
但是在殺價的同時...
您不該將業代們的一切否定,做為您殺價的理由
當您沒有給予我們這些為您服務的人員應有的尊重
說實話您也就不配得到我們能提供給您的良好服務

業代生氣了, 大家要小心.

湛藍色 wrote:
再者...今天即使從A公司轉到B公司
我想大部分業務都還是會為原A公司的客戶服務
這些客戶給予了我們的認同,信賴,尊重使我們很樂意的為他們服務

也是在那邊猜而已, 還原公司咧, 跑得了和尚, 跑不了廟,
就是制度有問題才會還要位為"原A公司的客戶服務",
個人交情或包袱就不要說了.
看來真的是制度有問題

湛藍色 wrote:
就現實層面來說這些客戶,在將來也都有極高的比例會成為我B公司的客戶
因為我知道,我的客戶們跟的是我這個人,而不是公司而已

你以為是老鼠會喔?
還跟你這個人, 過度膨脹喔.

湛藍色 wrote:
是與"該不該做"有關,只要是"該做的"我想絕大部分的業務都不會逃避處理這樣的問題
因為我們知道這些客人,也很有機會成為我以後的客人

那如果這個客人不可能成為你以後的客人, 那@$#!@$#
是不是有A/B方案啊?



湛藍色 wrote:
而您如果還是這樣不懂得給予我們應有的尊重
我想...就算是好業務,遇到您這樣的客人也會當起一次壞業務

請大家注意看這句話, 好業務也會當起一次壞業務,
小心可能你就是那個被認為沒有把業代當成救世主的人,
會被"亂搞的", 這像不像有種威脅的語氣?
可能用慣了吧!?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湯瑪斯與德雷莎 wrote:
對這樣的說法,請包涵我的直言:
這是倒果為因的說法
正因以往買賣過程已經出過許多糾紛,所以才需要在往後的買賣過程中,避免再次的類似情況發生

您說的沒錯,這也是身為好業務的基本要求,從歷史中學習

但是,不好意思,也恕小弟直言

身為一個消費者,如果買賣過程就有糾紛,小弟是不會回頭的

或許這只是我們對"糾紛"定義不同吧

而交易完成後,如果有糾紛,那就照法律制度來辦事,不該是業代負責的,也不會強求

法律制度當然沒有完備的一天,但總是個基本要求

因此,小弟對於買賣過程是非常需要專業的折衝第三者,銀貨兩迄後,比較喜歡白紙黑字啦

此外,小弟以為,房屋仲介是您所謂折衝的第三者的典型,但汽車業代不完全是

因為小弟聽說廠方給業代的權限其實很有限,強人所難也非小弟願意

但是小弟也從沒要求退佣過,因為那是專業人士應得的
給tzou:

祝福你.







祝福你.
Mobile01不錯
焦點已經模糊了.建議大家就此打住吧!
Mobile01不錯
神刀小克克 wrote:
嗚嗚小弟也是業務(不...(恕刪)
業務不能只是買賣....要轉型-顧問型業務-...


這位業務真的是提供了一盞明燈啊...

如果今天展示間一次鋪貨有 H,T,F,M,N...各大廠的各式樣車種車款,
然後根據消費者的喜好, 業務(應該改個名稱)幫你分析,
提供的是資訊,
不是一直在看你荷包, 一直吹捧自己品牌的西瓜有多甜,
那我絕對相信業務可以改變形象, 自我提升.

這樣普遍的車款配備與機制都很清楚, 這樣自己稱為專業才夠格嗎!
不要動不動就自己說自己專業, 自己有服務品質.
我遇過的業代都會被考到的, 畢竟業代也不是啥麼都懂,
有人對機械裝置懂, 有人對空間或安全性較要求.
教授也只在他專攻的領域較清楚吧了.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湯瑪斯與德雷莎 wrote:
給tzou:祝福你....(恕刪)

感謝你哩,
也同時祝福你.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tzou wrote:
還有, 很多類似性質的, 像出國旅遊,
遊學之類的, 買賣的應該是"資訊",
這些都可以接受...

唯獨
汽車業代並不是因為你不懂來幫你買車跟賣方接洽的...
當然如果你是凱子那就是了.

從這段話,小弟知道您對車子了解甚深

您自己下單給車廠應該沒問題

有沒有車廠業代都無所謂了

但是,小弟也知道您應該不清楚遊學"資訊"應該值多少錢

相較之下,車廠業代只是賺蠅頭小利阿
湯瑪斯與德雷莎 wrote:
業代無用論.....

建議還是修一下用字吧.

這種問題,是


雞生蛋?蛋生雞?


的問題

消費者如果不亂殺價,業代給的服務機率也會比較高

業代如果不亂給承諾,注重後續,消費者也不會那麼討厭所謂的爛業代

我自己也是做業務工作的人.看了很多:

漫天亂給承諾
惡意攻擊同業
事前一個樣,事後另一個樣

等形形色色的業務


可是也看了很多:

明明不懂,硬要裝懂的客戶
明明不知道行情,還要把業務的利潤殺到斷骨(不是見骨喔)
同情心很高,卻被惡性業務騙得團團轉的

懂行情,也會給業務空間的---但這種的是少數

當然最多的客戶類型,就是半信半疑的


什麼人都有.可是分享一個事實:


當你做消費者的時候,請培養辨識業務好壞的能力

當你做業務的時候,請具備誠懇與韌性


業務會保留殺價空間,是因為台灣的客戶愛殺價---而且是不懂行情的那種亂殺

客戶會討厭業務,是因為業務這一行素質不良的業務比好的業務多很多

說穿了,就是台灣人在買賣行為上的素養,還是不夠


我今天剛接觸這個主題, 一直在看樓主的意思,
我發現, 其實他僅是提供一個"可參考"的管道,
應該沒有那種絕對的意涵,
每個人都應該要有自由選擇的權利,
汽車購買業代自己很清楚, 但是只對自己區域的狀況清楚,
消費者得到的資訊不一定都是錯的,
當然也有可能道聽塗說,
每種行業都有他的生態, 行業內又有其次文化,

看了很多介於中立之間的網友回應,
個人深感業代是可以站在自己的立場講話,
但是若一味有著投資(也沒啥投資)/報酬的觀念丟到消費者(或你們口中的肥羊),
我想應該也撐不了多久的,
或許在這個網站上, 大家把一時的瞬間情緒表達,
不足代表平時真實的普遍想法,
但是, 如果業代都已經表明了心聲,
我想也不需要多做釐清,
消費者和顧客只要看看這些回文就大概知道兩者之間的狀況...

從消費者角度看汽車業代,
從其他行業的業務看顧客.
大家就都參考參考.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