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

手排車退檔正確方法?

farenzo wrote:
我在我老婆剛學手排車的時候就開始灌輸她轉速同步的觀念!
等到她換檔順暢的時候,再教她退檔補油簡直是水到渠成!
這期間也花不到幾個月!誰說新手不能學的??
其實這些動作是要在日常開車之中習慣的!
要降檔加速的時候把它當作標準動作就是!

嗯 可以順便分享一下您當初是怎麼教老婆開手排的? 參考參考...
我也是希望一開始就可以教會我老婆這些基本的駕駛技巧
ace7015 wrote:
看了很多次...

覺得有點不解

就算是拉到斷油要進彎

煞車...

接下來肯定是退檔

但是車速下降的速度肯定比轉速慢

所以就不會有"等到引擎轉速掉到某個正確的接合轉速"的情況了...
(恕刪)


坦白說..
其實我自己也不是很暸解..
畢竟影片不容易看出頓挫...
只能從影片中照著儀表板的攝影機來看轉速表判斷...
很有可能其實該位車手也是用離合器接合的方式...
不過記憶中他放離合器的速度也是很快...

對於車輛上...當時他開的不是WRX就是STI..
的確是渦輪車...
不過這兩輛車我都無緣擁有...
不知道部改裝會不會有轉速掉落慢的情況...

不過這些都是我老人家記憶中的畫面...實在不準...
如果能找出來大家討論一下也許會更正確...
這樣說好了....
頓錯原因
都在油門的操控
不管回油也好,降檔也好

此外離合器的接合時機也會影響...

我的作法...
全離合-降檔-補油到檔位差異(於半離合過程)-離合器接合

想要有出彎的貼背感 自然就是油門多補一點
想要甩的話...多降點檔位不補油,瞬間接合離合器(機車都叫"彈"離合器)
不過這是利用引擎煞車...

所以我還蠻喜歡manual的...
減少煞車使用的機會...跑山路很好用 :)

當然以上有很多是我自己的經驗...
順順的操控會讓女生愛上司機的....
多練習就是了
頓挫感越低讓副座可以安穩的睡著....

舉漫畫為例
拓海老爸在他車上放一杯水...這是磨練她換檔的時機..
jiaching wrote:
柏油路之王Gille...(恕刪)


看完這段影片實在很佩服...
的確是沒有用到跟趾...
退檔則是一檔一檔的退...
退檔的動作說不上特別快...
可是的確是用離合器摩擦去帶引擎轉速...

不過引擎轉速掉落的速度倒是沒有很快...
換檔的動作都在轉速2000轉甚至1000轉的範圍內完成...
不知道是不是ace7015大說的

"渦輪全開時由於正壓的關係

轉速會掉很慢"

另外這車變速箱齒比應該也屬密齒..每檔的落差真的不大...

不過另外一個思維是..進彎前要退檔..表示這個彎道速度有相當程度的落差..
以賽車手比賽時煞車的減速力量..其實遠大於沒有作跟趾的"頓挫"
換言之..其實因為煞車減速力量太強大..引擎的頓挫對於車身平衡沒什麼影響...?
與其為了跟趾..減低對煞車的控制...不如專心控制好煞車減速..?



SlowR wrote:
不如專心控制好煞車減速..?

的確!
看了近15年的F1轉播,印象中有看到這段,F1的車手,皆是世上頂尖的一群,其操控技巧彼此間差異不大
其中微小的差異在於煞車的控制,頂尖的車手煞車點硬是比別人晚一些,如現役的小黑,退役的車神等等
當然神的境界不是我們這些用鍵盤賽車的凡人所能想像的

現在的電玩已到了非常逼真的境界,參考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h2_kF_2l2U
SlowR wrote:
坦白說..其實我自己...(恕刪)


真開心有這麼多理性的討論

如果每個討論串都可以這樣就好了

大家分享自己的經驗

不過要先說說

如果能有影片中那樣密齒比、高扭力、高輸出的座駕

我想我應該也會懶得做跟趾

強化的離合器、連綿不絕的動力輸出

想到就只有爽而已

加上純熟的左腳煞車

只可惜我只是一般人...沒有那種財力

只能開一般車...(雖然我左腳也用得很好了...)

還是勤練技術吧
areschen wrote:
的確!
看了近15年的F1轉播,印象中有看到這段,F1的車手,皆是世上頂尖的一群,其操控技巧彼此間差異不大
其中微小的差異在於煞車的控制,頂尖的車手煞車點硬是比別人晚一些,如現役的小黑,退役的車神等等
當然神的境界不是我們這些用鍵盤賽車的凡人所能想像的.(恕刪)


F1在80年代車手還是要控制煞車踏板的年代...我想跟趾是有必要的...
youtube 上面還是找的到當年Senna在SUZUKA測試NSX的片段...
他也是有作跟趾動作的...

但是隨著科技與駕駛觀念的進化...我想..賽車手著重的技巧也會逐漸演進...
現在的車手已經沒有作跟趾的必要了...
更為著重的就是煞車的技巧與油門的控制..

曾經我也以為煞車點越晚越好...
表示車輛在加速的時間越長..
單圈應該會越快..
但是常常是一般市售再好的煞車片都很難承受住連續高溫..

後來才發現..其實煞車點的早晚並不是絕對...
能夠在彎道中保持住車身的動態維持較高的過彎速度..
並且能早一步踩下油門出彎加速離去通常能做出較快的速度...

如果一味的延後煞車點...除了給煞車過高的負擔外..
常常因為煞車力量太大..車身重心整個前移的太過...
進彎的車身動態變得不好掌握...彎道中反而為了修正而慢了..
而且一直延後煞車點..萬一拼過頭錯過了臨界點可能就出局了...
危險性也比較高...

我想這是為什麼大家常說"慢入快出"
另外從機械的角度上來說...煞車的g值遠比加速來的高..
對車身零件的壓力也大許多..
以不同的開車方式與駕駛技巧減低車輛的負擔來能夠順利完賽應該也是車手的責任...
SlowR wrote:
以不同的開車方式與駕駛技巧減低車輛的負擔來能夠順利完賽應該也是車手的責任...(恕刪)


推這句

真的說得太好了!
ace7015 wrote:
如果能有影片中那樣密齒比、高扭力、高輸出的座駕

我想我應該也會懶得做跟趾

強化的離合器、連綿不絕的動力輸出

想到就只有爽而已.(恕刪)


這樣的車的確大家都愛啊...

不過還是很好奇...NA車可以這樣嗎...?
我的車也是靠轉速壓榨馬力的車種...
轉速上下的速度也是相當快...
就連升檔的時候..如果不夠快..
轉速也是會掉超過..

譬如說3檔5000RPM換4檔應該為4000RPM...(假設啦...)
如果手腳不夠快..轉速就會5000->3500->4000
多掉的那500轉的小不順可以說是提醒我手腳協調太遜...
不過平常開車實在不想那麼神經緊張...
所以後來有時都作弊...
換檔的時候油門沒有全放..會偷含一點..讓轉速掉慢一點...
這樣換檔就可以慢慢來...

不過升檔都如此了...退檔不跟趾就更不用說了...
頓到覺得好傷車...好心痛...
其實Double Clutch作起來也很簡單啦
只要想成是"連換兩次檔"就OK

只不過第一次換的是空檔
第二次才是真的入檔


PS.我反而作不慣跟趾
There is something more than you will ever see...
  • 2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