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世界上輪胎最多的汽車——中國制造


rogerkuo2001.tw wrote:


以後不用跟沒有禮...(恕刪)



"借過"先生,你的列子很弱哦!

說“讓一讓”,和“借過”以及“無蓋”是不同區域而產生的一種語言習慣

既然你自詡在美國呆過,我也去過美國底特律,我問問

Excuse me.
Coming through!
please stand by,let us through。
Get the hell out of my way 。

是什么心態啊
rogerkuo2001.tw wrote:
以後不用跟沒有禮貌的...(恕刪)


小弟是經管專業啦,目前準備研究生2年級;隔行如隔山,聽大大分析,看來分歧源於對大大所指的機械工業概念理解有偏差。

不過聽大大分析是否可以簡單得出以下結論?

那就是對傳統觀念: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競爭力低---普遍化的認識應該改變;或者說這些機械工業企業在其他一系列制度環境完善的情況下:比如,相似企業區域化,分工專業化,通過國家政策協調、企業內部管理,企業間協調,中小企業同樣能夠獲得外部經濟,擁有更多的競爭力,達到甚至超過大企業所能達到的效率水平。甚至中小企業有更多的優點:經營靈活,更好的應對經濟波動,………..

看來研究這個問題需要寫一本書了。。。

PS:
看大大經歷,有點嚇人哦,在企業搞技術這麼多年,應該轉身進入管理層了吧
Yoshik wrote:
這種設備國外已經用很...(恕刪)


人家做的出來,我們就努力學習!!
有啥好酸的?

台灣確實沒這個技術,加油吧
中國人有中國人的"驕傲"~很好阿~

台灣鳥不語花不香...三不五時還會土石流地震....

拜託 ,中國人就去做中國人的世界大國~ 放過台灣吧...

看個汽車版還要看一堆中國人 自誇自大... 怎不貼去歐美工業強國去誇耀去?



看了噁心!
hudayaniu wrote:
小弟是經管專業啦,目前準備研究生2年級;隔行如隔山,聽大大分析,看來分歧源於對大大所指的機械工業概念理解有偏差。
不過聽大大分析是否可以簡單得出以下結論?

那就是對傳統觀念: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競爭力低---普遍化的認識應該改變;或者說這些機械工業企業在其他一系列制度環境完善的情況下:比如,相似企業區域化,分工專業化,通過國家政策協調、企業內部管理,企業間協調,中小企業同樣能夠獲得外部經濟,擁有更多的競爭力,達到甚至超過大企業所能達到的效率水平。甚至中小企業有更多的優點:經營靈活,更好的應對經濟波動,………..
...(恕刪)


小弟是五年七班的,像我們這種年紀的在2000年以前就會爬到課長以上的位置!

大學聯考是30%的時代,研究所是開始有人在台灣唸,台青交的學士/碩士不多,出來自然受重用!

那個年代留在國內唸碩班是不用學費只交雜費(更早以前是都不用錢,求你留下來唸)!然後教育部每月給五千零用錢,老板再給五千,民國80年一個工學院碩班學生一個月有一萬零用錢,我當時就有養車了!

18年前每月一萬好用的很!(那時全國才多少碩班學生?)

我民國78年訂汽車購買指南直到出國前!基本上我是本科畢,也修過汽車學,大學機械系就有動力學,機動學,機械設計,機械製造與汽車相關的知識要唸,考齒輪設計,三速變速箱設計,凸輪設計,機構設計與合成.....

我們五年級是台灣股市分紅配股的受益者,現在的年輕人的工作環境比我們以前更嚴峻!

我算是混的差的,台灣的同學朋友有在台大,交大,北科,高科,師大教書(私立的不算),美國同事有在Penn. State, Michigan State教書,有好幾個撈股票飽了退休,想想自己跟他們比真遜!

回到主題!

機械工業小而美,技術領先是有的,原因是機械工業的進步是建立在既有的基礎上再改良,我認識的英國德國的機械廠都有百年以上歷史,見證科技的發展!

很多老師傅都有40年經驗!

二戰前的工具機可以用嗎?當然可以用,只是沒有數控,產量小與操作不便,精度可是不差~!

二戰前的電子業是啥???(有電子業嗎???)

電子業是破壞式的創新,從真空管到電晶體再到IC,都是創新的技術!

學資訊的更慘,不到十年所有的東西都不一樣了!

以前不是就有一個笑話,汽車業若以電子業的發展速度進行,那車價可能只有100美元,但車速可能到每小時一萬公里!但可能嗎?

機械業很好玩,量大與量少差在量產技術,量少不用模具,用捏的都可以做出來,高精度高附加價值的機台反而都是手工做的,超高精度的量測儀更是只有人工才做的出來!

德國那些超高精度的工具機與量測設備簡直就是精品,慢工出細活的用手工打造出來!

舉一個例子,花崗岩量測平台,數米長精度在2um以下只有靠人工修出來!

德國工藝不是蓋的,德國有名的工匠技術,十多歲就在工廠上班,然後公司再培養他們進修,搞技術有其升遷管道,一直搞技術工作四十年退休,對於要靠經驗累積的機械工業是很大的助益!與德國人打交道,看到他們紮實的態度會讓你覺得買德國貨會很放心!

尤其是德國的名廠,其從業人員都有優越感,自認可以做出最好的東西,自我要求高,不像台灣人會投機取巧,與他們混熟了後會發現他們的種族優越感很強,自認是白種人中的白種人,那種潛藏的優越感是他們追求品質的動力,但反過來說,自認優越感,對其他民族就.....,一扇風點火就.....

二戰希特勒被打敗,美國扶持的新德國政府嚴禁法西斯主義,但當時我想很多老百姓是覺得希魔是正確的,只是他輸了!

我認識的那幾個,若早生六十年一定加入納粹!(他們隱藏的很好,只有混久了才知他們心裏在想啥!)

德國表面上強,但國內也是問題一堆,失業率,年輕人不學好,討厭土耳其人,沒想像中好!

其實德國人也沒有多團結,對外是很團結,對內是各看不起,北德的人高傲,南德的人比較親切,西德討厭東德....,然後德國的方言多的不得了,開會時講標準德語(應是起源漢諾威???),會議休息時都講方言,很多彼此都聽不懂,與中國有點像!

無聊的電視節目,星期六下午依法律規定是只有餐廳與Pub開門,其他的店都關了,只能window shopping,美的像童話故事的風景看久了也會厭!

當buyer時採購機台在威風的很,廠商不敢怠慢,自有廠商專人安排,停留個兩個星期,假日自助旅行,但當seller時就慘了,自訂機位旅館火車票,一個星期去N個地方,蜻蜓點水!德國公車與火車超準時,去火車站買票,站方會告訴你幾點幾分坐到那個站,到第幾個月台換車,沒有出過鎚!

科隆大教堂去了N次,第一次是廠商帶去,第二次是自己去,以後是帶菜鳥去,還有一次遇到台中來的觀光客,真親切!

後來沒在機械業了,就沒再去德國了,附近的國家倒是去過很多次!

機械工業後進國要趕上先進國很累,但電子業就不一樣了,改朝換代快,符合台灣人的脾胃,直接切到某技術就下去了!

中國更是猛,直接跳躍式的引進最新一代,中間那些歷史性的產品與技術就省了!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rogerkuo2001.tw wrote:
小弟是五年七班的,像...(恕刪)


哇 寫了這麼多~有 收穫啦!
小弟亂來一下

德意志人的機械工藝看來只有大和可以與之一較高下了(工匠的後代嘛~ 徐福東渡帶領小弟是工匠?
小弟也有眼中朦朧的德國啦~ 至少搖滾很耐聽,经过黑格尔,康德,尼采,海德格尔對德意志精神改造,俾斯麥鐵腕統治強軍富國,這個民族註定成為偉大民族....

美國人富於冒險精神,盎格魯-撒克遜中流氓的后代,同时也继承了高卢 日耳曼的优良血统~ ....科技創新走在世界前面...

華人要想民族形象上立於世界之林,必須在思想上出現幾個牛人,基礎科學、製造工藝上多家努力...

個人認為現在中國大陸發展快主要是經濟學中的幹中學Learning by Doing ,處於補課階段,不創新經濟增長早晚碰到天花板...

好在小弟知道的納米材料... 人造太陽... 一些前沿性科學中也是有些優勢的,小弟有兩個同學在中國科技大學,他們物理學院300多人....有40+% 全額獎學金到歐美頂尖大學留學,
40+% 中科院做研究... 10%左右工作
不錯不錯
看到最多輪胎的車
還能看看國外的技術
覺得受益良多
台灣比中國落後早以是世界公認的~
hbgjjjhg wrote:
台灣比中國落後早以是...(恕刪)


台灣可以上全世界任何開放的網站
中國能嗎?

hudayaniu wrote:
哇 寫了這麼多~有 ...
好在小弟知道的納米材料... 人造太陽... 一些前沿性科學中也是有些優勢的,小弟有兩個同學在中國科技大學,他們物理學院300多人....有40+% 全額獎學金到歐美頂尖大學留學,
40+% 中科院做研究... 10%左右工作
(恕刪)


你是大陸人嗎???

中國科技大學排名多少?小弟沒啥印象!

小弟的美國同事是中國清華的高材生,全系前三名畢業,北大成立工學院要找"她"回去教書,她想都不想,最後找到Michigan State的faculty job!

中國的頂尖人才都在美國啦,在美國時小弟的周遭都是這種人,都是清華全系前幾名否則進不來我們lab!

公費出國不算啥,美國名校全額獎學金才有本事!美國名校付錢請你過去做研究也不差!

納米科技呦,被炒起來的啦,材料學與生物學所研究的領域自古就是"奈米"(台灣稱做奈米)的scale!

只是現在比較在說一些應用!

小弟對半導體的某種特殊蝕刻製程也很熟,論文也發了好幾篇說!

機械領域都是唸博班前的經歷,早已不再玩了!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