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4

有關汽油添加劑的迷思

AlfaBrera32 wrote:
你是說機油底部的黑色(恕刪)


我用過 total shell 系列沒見過瓶底沉積物
只有gt1 5w-30 出現過這種現象 我沒有嘗試去搖散
反正使用起來沒有異常就好
無須暱稱 wrote:
我用過 total shell...(恕刪)


機油內的添加劑都是有其目的的,絕不是亂加的,通常太多太少都不好,
所以添加劑沉澱了,絕對就是機油性能已經偏離原始的設計值了.
當然短時間使用,或是你的引擎要求沒這麼高,看不出有明顯的影響

畢竟評價機油需要的檢測項目,不是常人做得來的....

明知道搖均勻就可達到機油原本的設計性能,我是不會偷懶不搖的...

更不會跟自己說用起來沒問題就好...我的標準如果只是要求用起來沒問題,就不會花比一班機油貴不少的價格去買油了....

當然每個人標準不同,我也沒有要求你要搖均勻

而 DSG 潤滑油, 四輪驅動系統 Haldex 用的離合器油,內部都含有防滑顆粒,使用前沒有搖均勻,倒入防滑顆粒濃度不足的油,勢必就是增加離合器打滑的風險....但對於扭力不夠大,或是很少全油門,沒有用電腦抓資料判斷的人來說,或許也是使用上沒明顯的問題
好市多很久都沒看到TCP有貨了都只有看到3M,是不是不進這款汽油精了?
多年來,我看到很多關於油的添加劑或其他成分沉澱出來的評論,你應該搖晃瓶子把它們混合回去。也許是真的,也許不是……所以我想我會測試理論。
根據對在架子上放置了大約 5 年並且沒有搖晃(只是非常輕輕地移動)進行這些測試的一瓶油的測試,

答案是……
沒有什麼是重要的。
我在此影片中發布了完整的詳細信息,以記錄我是如何測試它的。

https://bobistheoilguy.com/forums/threads/additives-settling-out-of-oil-test-results.345289/

國外油壇找到的文章,他把一瓶庫存油分成上中下送測,下方有沉澱物的,鉬鈣鏻稍微多了點,他的結論是不用搖也可以.

下方還有一個人回應:
https://bobistheoilguy.com/forums/threads/additives-settling-out-of-oil-test-results.345289/post-5876011
我剛看過這個。在我發表評論之前,我會提到我擁有分析化學的大學學位,而我之前的工作之一是在一家主要石油供應商經營研究實驗室。我的簡單反應:所有三個樣品都是一樣的。結果的差異取決於重現性、實驗誤差和測試方法的分辨率。底部的少量沉積物是微不足道的——可能是一些混合不良的添加劑沉澱出來,或者可能是添加劑間的反應,但油通常是清澈明亮的,據我所知,狀況良好。這少量沉積物可能從購買之日起就已經存在。

我之前說過,混合良好的油會保持混合 - 添加劑通常是可混溶的*,因此一旦混合就不會分離。這就像將一些水與一些威士忌混合 - 無論您放置多久,它都不會分離。沒有充分混合或混合過冷的油可能沒有完全混合,然後您可以看到各種成分按密度分層,但這對於生產樣品來說很少見。

*一個例外是消泡劑,它通常是一種與油不混溶的矽油,通過高剪切攪拌器添加以產生分散在油中的非常細的液滴。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可以而且確實會從油中分離出來,但影響這一點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通常這不是問題。
altezzaclio wrote:
多年來,我看到很多關...(恕刪)

了解,但只要是即使是影響很小,搖一搖找簡單的動作我還是寧願做,除非那些沈澱物是有害物質那就寧願不搖

那DSG 離合器油的防滑顆粒沉澱在底部需要搖嗎?
AlfaBrera32 wrote:
那DSG 離合器油的防滑顆粒沉澱在底部需要搖嗎?


我沒找到國外有人討論DSG 離合器油的顆粒,其實是不是防滑用的?我也很存疑.

晚上有空再找.
chk12345 wrote:
我自己公司的一罐在Walmart 買大概是台幣$180 (很摳的公司..我自己的車還得自己買來加)

所以超過這價格... 大家懂的


請問是清積碳還是噴嘴的?
nicktony wrote:
好市多很久都沒看到TCP...(恕刪)


聽說好像下架了,好市多沒促銷很容易賣不好。
AlfaBrera32 wrote:
了解,但只要是即使是(恕刪)



A大你要不要試試看歐系的機油,有些歐系的機油,添加物。並不是使用四大廠的。
應該說我有看到石油公司介紹。他們有自己的添加包。而且不是台灣中油或是台塑在潤滑油上。還算是小公司。
國營的又有加油站,不會是小潤滑油公司。

台灣神油或是一些國外神油,本身並沒有基礎油。甚至加油站也沒有。研發又不是不用錢。
Xantia_L wrote:
A大你要不要試試看歐(恕刪)


之前 Red line 漲價太多,我找過 Ravenol 但跟我現在用的設計接近的,太貴, 1L 水貨也要 450~600,略差一點的 VMP 5W30 價格便宜一點點,我買來用過一次,後來 Red line 又降價回去,我一次買了5 年份的機油備用...

最近看,每個品牌都漲價不少

聊到機油沉澱的問題,以前我用過一款美國的 名字我記不清楚了, 5W60, 塑膠瓶的我放 12年才用,底部會沉澱 0.2~0.3mm 厚度的固態油,需要用硬物下去刮才能脫離瓶底,我也是刮乾淨,全部倒入機車引擎,讓它運轉時再攪拌均勻一次....這油是 1999 的 alfa 156 1.8TS 留下沒用完的,不捨得丟,就拿給 Suzuki NEX125 用掉

一樣放12年的 selenia 10W60 鐵罐 2L 包裝的,倒是放12年都沒看到異樣
  • 1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