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轎車換休旅車的人,開山路心得交流

我自己的心得是一分錢一分貨。

我自己是開X5,最近買了Cross給我老婆開,
兩者平穩度天差地遠,我X5避震器壞掉的時後開起來還是比Cross穩

但X5再怎麼好,也好不過以前的318跟Golf。
休旅車高底盤、高重心是天生的,只能用駕駛方式去彌補。
今年在平溪有工程我幾乎每天開106線道通勤

山路下坡休旅車就會開很慢尤其是後座有載人

特別在入灣之前就會踩煞車把速度降很低入彎

開國產10年老車下坡滑行降檔入彎出彎進檔滑行

都被休旅車龜到受不了
會不會晃是駕駛人的問題,不是車!
slosh wrote:
平常在01上面從許多(恕刪)


這簡單,看上哪台SUV去找實車租來玩1~2天就知道自己愛不愛。
但如果冷門車租車公司沒進的,就只能去該品牌門市找車源試駕了,只是現在進口車嚴重車源荒,能有試乘車比例明顯減少,一個地區經銷商,可能僅有一台車輪著給各經銷試開,會遇到這樣的狀況。

以目前國民品牌的中型SUV操控,個人開過與沒開過的車系認定如下 :

* Tiguan R-line
(開過好陣子330 R-line 目前下列車型中底盤最硬氣。330就很強了,380更悍。底盤繞錐評測普遍比Kuga強勢些。)

* Karoq
(在車廠經銷、台北港常看到,只有一般道路試駕,沒激烈操駕過,調性接近VW車,主系統也是福斯車共用,底盤實力不會差到哪。)

* Kuga
國產底盤與車身剛性相對最好的車,沒得挑了。
180,很夠用,相對1.5T渦輪同級競品也夠強勢,180於高速路彎道180以上2WD前驅較有機會後輪抬腳,不利彎道高速過於激烈,硬要跟Mazda 6這類房車辣彎,沒有勝算,只能比誰心臟較大顆,誰的彎道操駕抑制能力足下功力+入彎點放煞車+降轉控制力比較強。
245,大概只有Tiguan R-line 底盤操駕比它優,有得拓。
Tiguan R-line 的彎道抬腳抑制比較強。

* CX-5
Mazda底盤反應個人覺得算是日系中跟Honda本田車伯仲,略好,因長期在福特集團,是日系車底盤相對很歐化的體質。
但馬自達的調較,仍保有較多日系車的舒適為主調,操駕上,較不若福特車底盤強勢。
不論過往開過Mazda3 vs Focus、Mazda 6 vs Mondeo,彎道表現上,福特大多表現較突出。
比馬力,本田仍然勝馬自達,操駕上,通常就一半半,頂多好一些,本田油門反應比較優,但變速箱,馬自達質感比CVT好太多。

* Crv
國民車操駕保有本田樂趣的車。
馬力,看看就好,畢竟只有1.5t 193 ps/5600 rpm全釋放,帳面比Kuga 180 180 ps/6000 rpm全釋放強。

Crv MK5 扭力24.8 kgm/2000~5000 rpm,Kuga 180 扭力26.3 kgm/3000 rpm則是Kuga 180較強勢,扭力上的表現,在山道、辣彎、超車等輸出,Kuga 180會比Crv有些優勢。
意思就是說,跑平面比誰氣長--->本田車高轉速大輸出特性會贏。
比操駕,Kuga 180應該還是能微幅小勝Crv 1.5t的操駕凌厲。
何況Kuga MK3比Crv MK5小台些,車身越短越靈活,彎道越有利。

但油門反應的特性,不得不說Crv本田的油門反應迅速,比較類似BMW,跟福特起步或重踩跳檔的那種頓挫感,反應慢半拍,開起來油門反應的質感上,本田比較順,福特的要自己習慣下,渦輪遲滯的被踢感,是福特車反應的正常現象。

但本田車底盤也有歐化的體質改變現象,從新一代Fit MK4的底盤,明顯能感受與我之前持有的Fit MK3有相當大的差異感受。
下一代的HRV、Crv應該也會走向歐化底盤設定。

* Tucson L
上一代操控不弱,個人覺得現代車,不比日系同級車差到哪,只是品牌形象相對比較弱些,但產品力一直追上日系車。
2013我跟日產YNDC設計中心工程設計先捏說現代車造車不俗,不比日系車差,先捏還說那無摳零。
帶他去看車試開,完全改觀。
韓國車,已經追上日本車,不會比較差。

新一代Tucson L,屬於長軸版,實車家人已訂,要年前取車開過一陣子才能分享操駕感受。
但車體、軸距都長,操控上可能不若上述對手競品。
阿災,這要再觀察。XD

* 法系車
沒研究,可取得資源太少,沒使用經驗,無法評斷。(跳過)

* X-Trail
即將大改款,新一代放大。
X-Trail跟RAV4我開起來感受是比較接近的產品。
通常底盤X-Trail會好些些,在NVH靜音工程上,日產車有較大優勢。
但RAV4如果搬出h油電車型,X-Trail立馬就被刷掉了,畢竟油電的動力強,開起來質感不輸日產當家V6引擎甚至更安靜,各方面就變大欺小。
X-Trail直四汽缸引擎汽油跟RAV4 h油電,實在沒辦法放在同一個平台比,但如跟RAV4直四2.0比,X-Trail行路直感、乘坐泡棉舒適性與隔音比較優。

* RAV4
2.0就一般般,均勻平價的車型。
個人都開過好陣子現行RAV4 2.0汽油+2.5 h油電,建議加碼直上油電車,質感大好、動力帶有3.0操駕感受,整體精緻不少。
Toyota的車,目前開過Altis也是同樣的感受,我都會建議車友預算足,油電款比較好。XD

* Forester
上一代大多車友偏愛渦輪動力車型,這一代只有缸內直噴,馬力輸出156 ps/6000 rpm / 扭力20 kgm/4000 rpm,沒有太驚豔的表現,市場銷售不佳。
新一代剛發表,實在被批到一文不名,甚至多數老車友在網路凸不如別改。= ="
新發表的小改款,有變漂亮,硬漢風。
是否會有渦輪動力回歸,目前不確定。

* Outlander
大凹,現行款剛發表的"冏"字臉衰尾臉,被凸到爆炸,市場創下車市慘淡的成績,旋即一年後即小改為現今Dynamic Shield 設計語彙,市場才翻身。
目前穩穩居於同級競品,以7人座車體上駟吃下駟的方式,在國內市場保有穩定的銷售輸出。

即將大改款,但不清楚中華三菱何時國產上市。
三菱母廠,可以說是放生台灣市場了~吧!!
很多新車源沒供,中華汽車只能靠舊車不斷拉皮苦撐。
不然三菱在AWD或4*4這塊,曾是國際車廠先趨,有相對實力做SUV戰線產品+商務車搶市。
例如日本的Delica D5,都已經是Dynamic Shield 設計世代,台灣還在賣這老車型醜臉...........無語。
只能說中華的前輩們、新進們,辛苦了。

* Luxgen U6
這如果放在隔壁版,大概一些固定上班上來網路噴的,就會來噴了。
不管怎麼說,它還是國人唯一自製品牌,風風雨雨,還是得談談個人對這台車的看法。

如果放在2012~2017,我覺得納納還是有自己獨特的優勢。

在車廠造車,國產車,車體剛性,個人喜愛福特六和+納志捷的車體系數安全表現,用料都堪比歐洲進口車。

它的罩門,現今比較大的逆差自大陸東風時代逐漸產生。
核心技術發動機引擎+變速箱,兩大核心我們是沒資源能比上南韓現代傾全國之力跟上國際化,挖一堆老外知名大名人物擔任設計總監與引擎總監、底盤總監,去歐洲都靈設立設計中心。
也僅後期挖了GTR之父水野先生在日本成立團隊因應,隨著後期一連串的打擊,水野日本中心解散、嚴董離世,實質能改變違逆之路,仍然艱困難行。

這要看鴻海加入後,是否能找到國際大名多位核心總監打造新成績。
如果單單併購大陸一些要倒的新能源車廠,沒有實際量產車生產與上市銷售經驗,還是很多跌跌撞撞要走。
尤其大陸數百家自2015~2017爆發式新成立的新能源車廠,純粹是騙資金、騙補助,收了也砸自己腳。
這狀況,已經明顯政體要介入管制,刷掉過多浮濫的新能源車廠。
為了怕被大家嫌操控不好
現在的小休旅車底盤都做得很硬調的
比以前我的喜美加sachs套裝懸吊還要硬
Tainaner wrote:
CAYENNE
X6
GLE COUPE
在山路和一般轎車比
操控性不會差太多


這幾台300+萬級距都是縱置引擎

引擎跟變速箱重心不會集中在車頭

操控當然比較好

200萬以下休旅車都是橫置引擎
在山路穩定性要高當然就是4WD呀
速霸陸的SAWD和三菱的S-AWC應該是首選
不過要妥善率高+加大空間Outlander應該是不錯的選擇
休旅車開山路很晃是通病了,不過之前做過朋友的QX50,晃動感其實小很多,果然懸吊有調教過有差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