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討論] 何謂歐洲車在台灣的小毛病?

講講 我們公司買過的大7病史 :

745Li (E66) 保固期內 Comfort Access Key 掛點...屢修 修不復
保固期內 頭燈一邊掛點
保固期內 後照鏡一邊不能收
懸吊漏油.......
.........
行駛里程 不到2萬就開始出狀況 ...

小改後
740Li (E66) 保固期內 頭燈一邊掛點
保固期內 後照鏡一邊不能收....... 同樣的事情 再次上演 而且里程數更短

後來 不到一年 車子就處理掉了 後續狀況就不了
國產歐系車?

現在開的 opel 95' astra cdx 應該算吧.
雙安全氣囊,車門防護鋼樑,前後都有安全帶,ABS(但為前碟後鼓),
電動可調式左右後視鏡,
和現在車子比起來也不會遜色到哪去.

好處是車身重,高速行駛穩定 (和我老闆的 國產CARMY 2.0 的"陸上行舟"相比. ).
一點都不會感覺到已經 130 Kmh了.
動力方向盤設定也是比較重手.
冬天好像真的比較猛.
開啟自排的"sport"模式,加速也是很凌厲(用油耗換來的. )

不過壞處就是車子超級重,油耗很高.
冷氣整理過,但是與目前的新車相比還是差很多.

修是還好,這部車還不錯,沒有什麼怪毛病.
根據修車紀錄看起來也還好.
有長期配合的修車廠就不錯.

任何東西都一樣,運氣還是最重要.

darkmass wrote:
我的Renault RX4 保固內換過前避震器,備胎蓋.保固後換過前避震器(高速公路高速撞到連結車破胎),水龜,天窗隔板裡布.目前6年多開130000km.其他沒什麼毛病,每一萬保養一次,當然每六萬大保養換正時皮帶等花費是最痛的約20000NT.不過這輛車的安全性及所帶來的樂趣對比於花費是目前值得.


如果是像 RX4 類似的4X4車款,這類小毛病卻幾乎沒有(除了當然不小心撞到出車禍外),大概通常只有消耗品要換而已~

teeth! wrote:
買進口車千萬別客氣,務請多試駕各家廠牌!


如果有提供試駕的話,那就盡可能去試吧~
這就大量使用電子零件下的"問題'

大七 直接拿鑰匙去原廠 就可以知道車子的狀況如何
上次在保養廠看到
用電腦在檢測一台大七
還可以檢測出右前霧燈 有問題!!!!
真的讓人驚訝!
imolaspyder wrote:
講講 我們公司買過的...(恕刪)


我家以前也買過L7 .也是惡夢一場.....大約半年就把車賣掉了..現在我家大人對7系列都敬謝不敏....雖然外型比S350好看多了..
johnmick wrote:
終於有人看的懂啦、想...(恕刪)


呵呵 大家互相交流交流


TD4 wrote:


歐洲車的問題可以...(恕刪)


初期來說 日系與 歐系ECU最大的差異就是 歐系會為了環保降低廢氣排放量做修正

若有實際動手摸過一定會知道!! (歐. 日調校)

歐系真的是敏感到..%$&$..

-
再來最大的差異是 國情.氣候. 地形道路的不同 還有設計師前身是否修過車子

國情 : 他們寧願花錢來愛地球 (環保材質)

氣候 : 平均溫度一定比台灣來得低多 [冷卻系統]

地形道路: 長距離 路大條好開 殺彎 體質一定要好

零件設計: 不只歐系 . 甚至有些日系的也多少 非維修技師出身

所以有些更換件組. 電系擺設 都非常的不人性化!!!

[EX: 風箱...]
------------------------------------------------------------ 氣狂心不狂 斬人數百? 手持
前幾天去看535d .... 因為看BMW板上 柴油的評價好像很棒
結果遇到一個 Sales 跑來哈啦
就順道跟他抱怨一下 之前買大7的經驗
結果他老人家 竟然跟我說
第一匹車都是這樣的 接下來的 經過調整 就不會了
當場就覺得.....
對單一品牌太有熱情 好像有點太一廂情願
不談普遍情況,因為我不可能開過台灣的每一輛歐洲車,只能說我個人經驗
車廠:福斯
車型:Passat
年份:1995
情況:不到一年,ABS及Air Bags警示燈不時亮起,最後ABS常亮,維修費驚人,修不起。曾發生追撞車禍,氣泡沒炸出來,不知道應該高興還是難過。不到兩年,難以點火狀況出現,清洗進氣管,但仍無法解決,最扯的紀錄,一大早上班點火打不起來,搞了四十分鐘,幾乎要哭出來,最後叫計程車,全天行程大亂。電動窗時好時壞,有風濕症,下雨天經常不聽使喚。後避震異音。油耗可觀。
結果:八十四萬元購入,連中央扶手和鋁圈都沒有的CL款,不到四年,本人宣告被打敗,以二十八萬草草售出,
以後絕口不提這段記憶,此廠牌列入拒絕往來戶。
結論:有可能是我運氣不佳,買到檸檬車,其他人被活整的機率也不見得很高,只是你在問,我就提出來給你參考。
對廠商來說lemon car只是千分萬分之一, 對捧著幾十幾百萬高興牽車回家的消費者卻是全部...
台灣驗車法規全世界最無理
真的還是運氣為重;常常聽到有人買歐洲車問題不斷,哪怕是中古車或是全新車,但是小弟買過中古進口車也沒什麼問題,汰舊換新之後買新車也沒遇到問題。小弟手中流竄的進口車前後也有4輛了(2輛中古2輛新車),都沒遇過問題。
不過常親眼看到的,進口新車牽來一有問題通常都是很多問題,而且問題不斷,還好都是小問題。個人猜測這樣的問題車可能是碰巧被抽中要送驗的車,所以回來都是小問題一堆(希望有人可以指正小弟的猜測,不然自己都沒答案)。
歐洲平均氣溫比台灣冷,所以當地的車輛引擎室設計都是屬於比較封閉的,來到台灣時常因為引擎室溫度高造成橡皮硬化或是其他消耗品的折損速度加快。我想這是唯一的缺點吧。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