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zen wrote:
為什麼沒有責任?
難道代理商把車引進後,都不需要測試當地油品,送ARTC驗車?
並告知消費者建議使用的油品為何種嗎?
美國跟台灣的氣候差那麼多,很多東西也是要因地制宜的!不然車子幹嘛分歐規美規?
小弟對這種說法頗不以為然
台灣的進口車一定符合全球通用且經過聯合國認可的 EU 規範﹐原為依照聯合國制定的 UN ECE (United Nations Economic Commission for Europe) 制定的 RON 95/RON 98 的燃油使用規範﹐ 而且在進口台灣前原廠會附帶國外產的權威品驗證機構 (CE﹐TUV 之類機構) 的驗證報告證明產品符合 EU RON95/98 的使用規範給ARTC作為符合此國際規範證明。
問題是台灣“號稱”符合此國際規範的 RON 95/98 汽油抗暴震能力遠低于國際認可的標準﹐因此您認為是誰的錯﹖
如果台灣自己打上符合國際 RON95/98 標準的油品國實際上根本是狗P, 而全世界的產品進口台灣必須要符合“台灣版本的國際標準” 那麼全世界所有非台灣生產認證製造的產品都不能夠合法進口到台灣。
另外美國的汽車法規為 Federal Motor Vehicle Safety Standards
並且不承認 UN/EU ECE 規範。 而且燃油抗爆震計算方法是 RON+MON / 2 而且燃油成份跟歐洲不同 (硫化物成份偏高) 因此原廠的確要特別為北美市場推出特別調校的車來因應﹐之前 BMW 第一次在北美推出 V8 (540i/740i)引擎就吃過苦頭﹐在歐洲測試沒有問題的引擎到北美被當地汽油腐蝕整個引擎內部後來幾乎全部都得出保固換新的改版引擎﹐ 這個就是原廠的責任。
素八滷
福斯的車價
水貨車的保固
賓士的零件價格
法拉利的待料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