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n2002525 wrote:各位,這篇的測試結果...(恕刪) 看了一下網站發表的時間是 2012 年 7月您說的沒錯, 這兩年間很多機油公司有在提昇自己的產品,不過也有可能配方沒改(商人嘛, 你知道的)所以我是認為還是有參考價值
蠻有趣的測試.........也很矛盾的測試............那些殘留在壁邊的"半結塊物質"應該就是"添加劑"清潔性好也是要 "添加劑"油膜強度也是要 "添加劑"抗氧化強也是要 "添加劑"閃火點高也是要 "添加劑"(有錯請糾)~~~感謝 機油有一堆"添加劑"比例則是廠商在拿捏 照樓主po的實驗.....以後只能用 "純"的基礎油了(G3? PAO? 酯類?) 不是嗎.....
沒想到現在用的 Shell 在這實驗裡完敗下次考慮換了查了一下網路資料汽油引擎機件最高溫部分 160 度柴油引擎機件最高溫部分 315 度而機油的黏度測試標準在 100 和 150 度所以這 380 度或許是想模擬引擎在冷卻故障下可能發生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