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rtyAvant wrote:不動的(不超人的), 就站手扶梯右邊, 佔住左邊就易遭白眼~手扶梯左邊是要淨空的, 是讓給要超車(人)的...(恕刪) 甚麼年代了還左邊淨空哩一堆人只站右邊會造成電扶梯的高耗損率 (負重不均)要趕路的人請去跑樓梯吧又拿德國的無速限公路來比喻根本是莫名其妙最好內線開 130 還要讓路給你飆車啦
並不是所有的捷運站都有樓梯可以通行,部分網友在砲人前請先查清楚,以人潮眾多的忠孝復興站舉例,轉乘文湖線與板南線只有手扶梯跟電梯,手扶梯垂直高度近20米超過六層樓,靠右站立的良好習慣可以讓有時間考量的使用者盡可能節省時間(左邊通道並非提供快速奔跑,只是一般行走使用),有經驗的朋友應該知道,在交通巔峰時刻,電梯是塞滿人的(而且個人認為,電梯應該是給特殊用途的乘客使用,如老弱婦孺)尖峰時刻在主要幹道上,捷運仍然是目前最快最穩定可以掌握時間的交通工具,計程車照樣塞在車陣中!所以我還是支持捷運靠右站立禮讓左邊的,至於捷運取消這項措施的原因,並不是甚麼了不起的研究,就只是因為這樣講,如果有人跌倒後他可以卸責,標準的公營事業心態,有關於甚麼偏重一邊就會造成電扶梯異常的講法只是說詞,這麼大量體的金屬機械哪會因為這點載重就有異常,如果這樣屬實,那以後賣房是不是要強調空間平均使用,因為不平衡會造成大樓傾斜,可歸咎個人使用原因不予理賠???
想當年"強棒出擊"就介紹過,德國的高速公路是不限速的!台灣就算是超車道也是受110公里/時的速限,常常是內外車道都以接近速限並行,且車流量不低,這種情形根本無法切回外車道讓人超車,就是有人像在趕歸天似的超速加超車加亂鑽?那種在內側車道龜行的車出現時,通常是外車道也很空,只要在外車道正常行駛就不會被龜行輔擋道了,沒有超車必要!與其超速,不如支持大家都以速限開車,沒必要超車。
這問題小弟在法國開時, 就有想過...台灣為何不能 !?後來想出一個原因給大家參考!台灣人去歐洲應該都會自動遵守該地的交通(基本上很快就能適應). 回到台灣也能很快融入台灣的狀況. 所以問題應該是" 環境 ", 所造成的.如果依據歐洲的開車方法, 最右側車道有空, 就儘可能靠右側開,保持左側車道淨空, 如果更右邊車道還有空, 就依序一直往右靠, 除非遇到前面的太慢才會藉由左邊車道超越.問題是: 台灣的車流量, 如果這麼玩, 是有難度的. 因為車與車的間距不像歐洲一般, 所以你從最外車道遇到車子慢...往中間車道...又遇到中間車道慢...又往超車道...惡性循環.這就是擁擠的交通環境所創造的生態. (類似北京 , 曼谷 , 這種車多到爆, 根本動彈不得, 就甭提... 內線是超車道的觀念)--- 正面來說 ---可行的作法, 政府必須先將大眾運輸工具真正落實做好, 便利到非必要時, 你不會去開車的狀況, 車流量就會減低, 在慢慢導正開車族的觀念, 勢必假以時日, 要像歐洲那般也並無可能.前提是 : 大眾運輸必須要加強, 像日本一般, 這才是人口密度高的台灣可行的方法.
SportyAvant wrote:如果有搭過捷運的手扶梯就知道不動的(不超人的), 就站手扶梯右邊, 佔住左邊就易遭白眼~手扶梯左邊是要淨空的, 是讓給要超車(人)的 如果有搭捷運手扶梯就知道老早改成靠邊站好 抓好 亦即左右都可並無分別要靠右站 左邊淨空給趕時間的人走況且電扶梯的設計本來就不是為了要讓趕時間而設計的你拿這比喻跟行駛高速公路的內線外線車道問題 實在不恰當
又不是不知道內側是超車道, 可以讓就讓, 車多怎麼讓??可是就有一堆人總在瞎...台灣人怎樣怎樣...台灣不進步...XD...台灣是啥地方, 國情不同, 交通設計情況不同...車國外怎樣都好, 台灣怎樣都爛...最好是這樣啦...德國高速公路不塞車??? 美國高速公路不塞車??XD...該塞的實後都嘛會塞....又不是只有你們神人去過看過車多時....管你超車道...美國人/德國人還不是照用照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