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高鐵為何不降價??

台灣高鐵雖未上市, 但仍屬公開發行公司, 可經由公開資訊觀測站與台灣高鐵網站下載其財務報表與相關資料!
以原始五大股東公司資本額絕無可能百分之百出資不依賴借款而完成高鐵工程, 官方資金援助台灣高鐵或與原始契約內容精神不符, 期間或有爭議, 但就整體國家建設方向與合約的雙方合議精神而言, 個人並不覺得此舉是十惡不赦而需大肆批判之事!

小P3720 wrote:

不要心中只有藍綠,...(恕刪)



高鐵快速倒閉由政府接收絕對不是政府與納稅人之福, 政府既不能令台鐵由虧轉盈, 又何能讓高鐵順利獲利? 爛攤子由政府接手, 變成黃金的機會恐怕是不高, 更何況並沒有人希望高鐵便成台鐵第二! 閣下應思考何為最低成本。



a670914 wrote:
這跟是不是小馬哥做的...(恕刪)


規劃跟實際完成與執行是兩回事, 台北捷運也是由營建初期的風風雨雨一路到現在!
另外, 就個人搭乘高鐵的經驗, 票務的確有改善必要, 但扣除無法訂票的不便利性, 現場購票個人其實尚未遇到需嚴重詬病之處! 另外, 站務方面, 個人體驗較台鐵與國內線飛機有著更好的服務! 當然以上純粹為個人觀感!


以上!
高鐵應該要漲價吧...反正主要客群也不在乎票價...財團也不管損益平恆...了不起高鐵丟給政府扛...
重點是週邊土地還是掛在財團名下...目的就達到了...反正保人是政府...又不是五大財團...
要是高鐵坦蕩蕩,光明正大...為何當初銀行團不肯借錢呢...因為擔保品(高鐵)根本不值那些錢...銀行才不笨呢...
不找個冤大頭(政府)來背書,誰要投資沒有未來的公司...到時宣布倒閉...找誰要錢...
一但倒閉,土地早就在財團名下...高鐵的資產連同負債一併移轉給國家...虧錢的政府扛...週邊土地收益財團收...

現在的BOT根本是拿政府的錢在玩,掛私人公司的名字,玩掛了對財團一點傷害也沒有...一切照合約走...
而且私人公司依法不受政府監督..愛怎麼玩就怎玩..出錢的反而管不著...只能乾瞪眼...

高鐵局???有法律效力嗎?有強制力嗎?人家是私人公司,高鐵局最多只能給建議,不能介入,一點約束力也沒有...
連基本的售票狀況,都無法掌握,還要派人去按碼錶,估計進出人次,台高理都不理高鐵局,一副你能耐我何的模樣...

現在的高鐵團隊,似乎是公家機關的心態在經營..愛坐不坐隨便你...連最基本的收錢賣票都有問題..
一般的私人公司,什麼都可能有問題,不過收錢是一定沒問題的...哪家不是收錢第一,不過高鐵似乎???

銀行團可不是笨蛋,一個月有好幾億的利息可以收,會不敢貸??...
如果換成台塑要借錢...半夜刮大風下大雨都把錢送去給你...還問你夠不夠...要不要多借點??
可是高鐵呢...風險太高...銀行團不願冒險...沒政府擔保絕不借錢...!!!

希望高鐵能好好努力,讓台灣成為一日生活圈的口號可以真正的落實...
wayc2k wrote:
台灣高鐵雖未上市, 但仍屬公開發行公司, 可經由公開資訊觀測站與台灣高鐵網站下載其財務報表與相關資料!
以原始五大股東公司資本額絕無可能百分之百出資不依賴借款而完成高鐵工程, ...(恕刪)

搞建設/作生意的,不是不能舉債投資。只是後續多次的多次增資,為何都是政府或公營事業增資,五大股東一毛都不出。買賣股票的都知道,大股東的心態能證明一切~~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FLY224 wrote:
你說的話還真是越說越離譜
什麼高鐵違約興建?當初政府就是與台灣高鐵集團簽約,這樣叫違約?
請你告訴我違約在哪裡?
...(恕刪)

違約事項多到罄足難書,光是政府零出資這項,之前BOT另一投標團隊失利的中華開發就可控告政府與台灣高鐵公司違約,請求國家賠償了。只是說開發前當家劉泰英、現在當家辜仲瑩都有小辨子在政府手上,諒他們也不敢。
FLY224 wrote:
說高鐵爛?那台鐵不就爛爆了?

你是要比爛嗎??台鐵就是現任政府口中的轉型正義的陣痛,要比爛不求進步的話,還有未來嗎???
FLY224 wrote:
等下任總統來收拾爛攤子?
為何要等下任總統?你當下任總統是神嗎?什麼事都要等下任總統才能解決?

下任總統當然不是神,而且可能更爛,但問題是現任總統無能力解決高鐵問題阿,財團投入的資本尚無法透過工程與土地的增值完全回收,現任就算有能力,但當初國政顧問團掛名的選舉債沒還清,也不願意現在就強制收回吧。況且選舉又快到了,爛攤子還是到時再收,以免攤子砸了。
FLY224 wrote:
台灣高鐵要怎麼搞,是他們公司自己的事,政府無權介入

國外成功的BOT經驗傳到國內,就完全變了個樣,台灣的BOT就是財團與政客之間的利益結合,政府會無權介入???政治是很黑暗的,呵呵~~~
唉~~談到了政治,文章可能很快就被鎖或被刪了吧,就此打住了。
再說一句,政治是很黑暗的,不用為自己一時的無知而辯護,該倒的就要讓他倒,這可是台大四人幫之一的至理名言阿
可不可以不要每次都拉到政治面去談

我搭過幾次高鐵(台中↔台北),我只能現在的票務系統真的挺糟的。
前面有人提過台灣人沒有先看好時刻表的習慣。
關於這點,我認為這並沒有什麼錯,很多人都是到車站後購買時間最近的車票搭乘。
當然,因為台鐵有賣站票、高鐵沒有,所以目前會發生很多人到車站才發現票賣完的情形。
但這應該是由高鐵公司想辦法去解決的,最簡單的就是電話、網路訂票,
不過相關系統什麼時候會生出來還不知道。

另外目前既有的售票系統,還是挺糟的。
我不知道高鐵是有什麼特別之處,讓我買張票要花上好幾分鐘,
而且是明確告知售票人員我需要的車次下。
買台鐵車票時,我可能只要告訴售票買:「最近一班到台北的自強號一張」,
通常三十秒內我就可以付錢、拿票走人。
而目前我買高鐵車票的經驗是我跟售票員要在那邊大眼瞪小眼大概一、二分鐘後,
票才會印出來給我。

一個人的二分鐘沒什麼,二十個人的二分鐘就是四十分鐘了!
高鐵這個案子是BOT,建造(Build),經營(Operation)到轉移(Transfer)。整個工程由高鐵公司出資興建,擁有特許經營權35年(含興建時間),之後在2033年無償轉交給政府由高鐵局負責管理。高鐵公司負責興建的經費,他們「出資」必須佔資本額的25%,但是高鐵這個案子適用於獎參條例,政府可以「投資」20%,其他的集資以發行特別股及向銀行貸款而來。

所謂的「政府零出資]
高鐵這個計畫是政府零「出資」,不是零「投資」, 目前高鐵公司並沒有違背這個精神,本意是「政府不必直接撥中央政府內的預算去建高鐵」,但政府還是可以作保幫高鐵借錢,或者官股銀行貸款投資高鐵,或者官股的機構投資高鐵,都沒有違背台灣高鐵合約的本意。出資與投資原本就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出資當老闆與投資作股東本來就不一樣,一般對BOT的最大誤解就是整個工程的營造,政府完全不用界入,其實政府是必須介入的,其立場是協助整個興建營運過程能盡量順利,公共工程本來就是需要政府公權力介入的。再者,BOT最大的問題在於其間的風險,如果BOT沒有完成該建物的營運,投下去的物力恐怕最終需要政府全面回收,到時還是需要全民買單,所以從各方面來看,政府都需要對BOT案做最大的協助原因也就在此。

五大股東為何不出資
五大原始股東中,太電已經名存實亡,剩下幾家公司,在政府修正地震係數以及國際原物料上漲導致興建經費增加的情況下,依然加碼投資,讓原始股東的持股比例維持在規定的25%以上,
這並不容易,請注意,這些公司都是股票上市公司,任何一家公司的投資策略都不會同意過度集中於某個計畫之上,自家公司的股東不會同意的,所以高鐵公司說他們已經竭盡所能, 我認為這是相當持平的說法,以他們不願(應該說是不能)再投資,來斷定原始股東對高鐵計畫沒有信心,是非常草率而不負責任的。

政府買回時,會發生什麼事?
高鐵目前的造價大約是4444億,跟台北捷運初期階段一樣,雖然沒有購地成本的支出,不得不說高鐵在預算的控管上真的有一套,他們適用更高水準的設計規範,一個綿延300多公里的高速鐵路,以這樣的造價來說實在很不簡單。
如果最後不幸政府要啟動買回機制,政府是花3000多億買回一個4444億的公共工程,而且這3000多億不會落入原始股東的口袋裡面。因為當時銀行團貸款給高鐵公司,就是著眼於高鐵的特許營運權,如果屆時政府收回高鐵,失去生財工具的高鐵公司勢必要宣布破產,所以這3000多億,身為債主的銀行團當然有優先次序分這筆錢,而投資高鐵的的股東,包含政府基金,法人及自然人股東,他們分錢的順位也會在原始股東之前,原始股東應該拿不到什麼。
這就是政府出資與政府投資的差異,部分媒體人及民代一直搞不清楚。所以如果強制買回的話,損失最慘重的會是原始股東,他們出資的1000多億會全部血本無歸,而政府則是以低於造價的成本買回高鐵,到底是哪裏損失?這裡還未計進政府作為投資股東可以拿回的錢。

其他的政治因素反正每個人心中的政治立場都硬的像鑽石,是聽不進去不同意見的!
我po這篇文章,我相信還是很多人不相信,因為他們心中已經認定高鐵就是爛,高鐵就是要倒,高鐵不倒老子心裡就是不爽,對於這種人,我只能說:少看點台灣的媒體對你們會比較好!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