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01一堆人喜歡談ESP,氣囊,就怕別人不知道重要?別再騙自己了~其實大家都很聰明都想先省再說

teabox wrote:
藉由文章的討論主題的...(恕刪)


"買進口車或國產車都好,安不安全其實跟你平常的用路型態關係較大"


騎機車跟開汽車都好,安不安全其實跟你平常的用路形態關係較大 無違和認定

麻煩請你少開車 少當路上的活動路障 謝謝
ltk_commune wrote:
我很推崇Teabox大之前寫的那篇神油的文章。後來T大的文章有些引起正負兩級的評論。
不過討論區就是要這樣才熱鬧啦XD


神油那篇一開始的火力可猛的哩~那可是攸關一些人的財路啊~

至於你說的正負兩極評論也真是客氣了,感謝!因為我看到目前為止好像負級的比較多,當然也有少數幫小弟文章加點分的。

其實一切的一切都是習慣問題,討論的東西本來放上來就是讓大家自行去思考的。
teabox wrote:
神油那篇一開始的火力...(恕刪)


遺憾的是有人習慣把一切牽拖到機車身上 然後用不理性的態度去闡述總之機車很多是不好與危險的

但是實際上為什麼危險他又說不出個所以然 只用個表象的"相較於汽車,機車被撞容易受傷死亡"這點

來說明他認為機車很多是不好與危險的 但是卻不懂得反思若"相較於汽車,機車被撞容易受傷死亡"這點

是否應盡全力減少汽車上路的可能性來保障機車族的安全? 或探討目前路權制度對於機車不妥善之處

而非單純以"相較於汽車,機車被撞容易受傷死亡,所以去開汽車吧!"的論點來描述

因為機車族的減少只是增加汽車族 那麼背後代表的意義只是多了一些犧牲者並且使道路擁擠不堪而已

再多的安全設備都無法阻擋一台違規超速的汽車


我個人的論點基本上很簡單

既然道路存在風險 應該沒有車種沒死過人的吧?

那麼盡可能降低碰撞的風險與不違規的情況下減少存在道路上的時間就可以降低肇事率

那麼相對體積龐大的汽車 輕巧靈活的機車才是最適都市交通的工具

畢竟一條馬路 佔了一線道還排的40~50公尺長的汽車流說不定也就只有那麼8台 10台的

但是同樣寬度同樣長度要塞上10倍的機車說真的或許是有困難 但是5倍綽綽有餘吧?

我們哪來那麼多用路人 當道路資源很順暢通行的時候 是否有違規或著是否需要違規有那麼嚴重嗎?


比起討論發生碰撞時安全設備能為你做甚麼 不如先將碰撞的風險降到最低吧?

不違規 良好的駕駛習慣(不聽音樂 開窗戶 注意周遭聲音與周圍車流的動象 不疲勞駕駛等等)

汽車安全配備存在與否是否有其價值身為駕駛不具備任何安全設備的老車的我並不能公正的評價

畢竟我當然會說沒有那些東西也不是沒出過事故 一點事情都沒有 但是也是有人當場送命

但是上述的關於汽車安全配備的論述請不要牽拖到機車身上 謝謝。

一直說機車文化怎樣怎樣不好 汽車與大眾運輸系統才是高貴的存在 然後咧?

台灣正好有其他歐美甚至中國日本都沒有的特色 總之就是又小又溫暖 就算冬天騎車也只是蠻冷的感覺

而不是凍到根本握不住手把 這麼適合騎車的環境為什麼要拋棄一個可以順暢使用的交通工具

雖然他乍看起來很危險又不安全 可是當極大部份的人是使用這種交通工具的時候危險係數是會降低的

而去選擇一個一點都不方便實際上也沒多安全 而大量增加危險係數是會上升的交通工具

重點是大量使用還要替他花錢開路的交通工具 或是貴得要死的大眾運輸系統?

大眾運輸系統也是全民掏稅金出來蓋的耶 營運良好當然沒話說

像高鐵跟高捷這兩高營運的狀況差強人意......



基本上開頭那篇偏激到極點的言論有一點我算是蠻有所感觸的

"台灣人是不是很可憐呢?花同樣甚至比其他國家還貴的人生投資去買了一台汽車,開上路的機會卻不到別人的五分之一甚至更低,平常為了方便還是繼續的騎乘機車,理由千百種,這到底是要怪誰呢?還是從上到下的問題呢?"

台灣人真得很可憐 因為機車的正當路權要被一群少數人綁架又為了各種用途逼得不得不去買汽車

認真的說 如果只是偶爾要買買大宗東西 接送老父老母看病 載運孕婦等等的

去租車就好了嘛 買車要幹嘛? 比較帥氣? 還是比較氣派? 好吧 勉強同意下雨天不用淋雨這點還不錯

沒意義阿 交通工具的存在價值就是讓我與乘客從A點到B點而已

我個人相信大多數購車族大多數都是為了上高速公路 或著為了不被排擠的路權才去買車

下雨的日子其實也不是很多 買車也沒甚麼不好 東西就是需要的時候拿出來用的

一個星期只開個一次那又怎麼樣呢? 省油愛地球也很好阿 不過一個周要開個好幾次上下班來回

雖然以目前來說是理所當然 但是這也是剝奪機車的正當合理路權得來的結果論而已

teabox wrote:
神油那篇一開始的火力可猛的哩~那可是攸關一些人的財路啊~

至於你說的正負兩極評論也真是客氣了,感謝!因為我看到目前為止好像負級的比較多,當然也有暗地幫小弟文章加分的。

其實一切的一切都是習慣問題,討論的東西本來放上來就是讓大家自行去思考的。...(恕刪)



你一開始還會回,後來被炮,選軟柿子挑,現在還自我感覺良好

蔥油餅大叔 wrote:
遺憾的是有人習慣把一...(恕刪)


就說我們是開發中國家嘛

你去問問現任衛生署,署長邱文達
每年有多少人因為機車事故腦傷
每年我們付出多少社會成本在後續的照顧上
更不要說整體社會成本

在我們完成基礎建設前,要拿掉機車是不可能的

去德國看看,出火車站會有至少二十線輕軌列車
出了輕軌車站,已經有五線公車開了門在等你
只要有社區申請,有小朋友上學,就有公車會到

大陸開始作一樣的設計,完成公車佈線後,就禁止機車進入市區
同時公告回收機車,不再發出車牌
三個月後,整個市區一台機車都没有
上海,蘇州......一個接一個都實行了








蔥油餅大叔 wrote:
遺憾的是有人習慣把一...(恕刪)


個人認為
基本上機車在台灣的方便
只是建立在隨便上
政府沒有把每座城市建構起完善的大眾運輸系統
才是今天交通亂象的主因

汽機車
數量需要管制
而非現在有錢買幾台隨便你
起碼要強制規定一台汽車必須要有一個停車位
汽機車都要強制取締違停

只有把台灣每一座城市都建構起完整的大眾運輸
才有辦法解決交通亂象
解決市容的問題
該仔細規劃五都的高中低運量捷運
或是輕軌運輸系統
搭配公車路網或是BRT
其中高架或半地下也需要討論

當然建設經費
就是從汽機車管制跟在這上面徵重稅著手
方便就是方便到你我
並不吃虧
ttthhh wrote:
就說我們是開發中國家...(恕刪)


拿掉汽車會不會更快一點? 機車的死亡與重傷事故有多少是由機車撞機車造成的?

一直提倡市容市容大眾運輸的 騎機車比開汽車難看嗎? 汽車隨便亂停還併排停車有比較帥氣嗎?

交通亂象的主因就是不公不義不正當的路權剝奪與莫名其妙作祟的所謂類似優越感的東西

好像買了車就是文明人一樣?

以目前來說 機車根本就沒有數量管制的必要性 而汽車肯定是有數量管制的必要性的

因為台灣是島國 完全搞一套建立在總之路上就是要跑汽車的交通制度根本是尋求自滅

既然距離不長 溫度又很適宜 為什麼一定要仿效歐美日去開車呢? 或許真有所謂氣派的必要性

但是路上跑的車有多少比例是公司車與營業車輛 根本是私家車佔多數吧?

新竹台北 甚至台北高雄如果不塞車的話也不用幾個小時就能到阿


再另一篇我說過的話我放到這邊再說一次

汽車是有用的交通工具而不是必用的 同理 機車族也只希望能夠對等平等的使用各項道路資源


蔥油餅大叔 wrote:
拿掉汽車會不會更快一...(恕刪)


因為人都會老
年輕人機車騎長時間還可以
到了一定年紀
機車騎長時間就是種折磨
所以大眾運輸才是最重要的
接下來是汽機車為輔
需要搭配總量管制
應該是把汽車拿掉,全民坐大眾運輸,跟騎機車!
一來,大眾運輸不會被塞在路上,環保,
二來,機車也降低被汽車撞的機率,那就很安全了!減少路上塞車!
完美~
badstudent wrote:
因為人都會老年輕人機...(恕刪)


大眾運輸系統很好阿 我不反對大眾運輸系統

甚至希望我家門口不遠處蓋一個捷運 路線經過我上班地點不遠處有個車站

但是錢夠用嗎? 口袋深度決定路線長度 現階段最適合的做法就是全面給予公平對等的路權

民眾自然會考慮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方案 至少我不認為主打機車就是落後危險的口號是正確的

因為機車減少的同時 若不是因為大眾運輸的增加而減少 而是機車轉到汽車的話

那麼為了滿足汽車使用者的道路需求而需要花預算去擴建道路

肯定是會剝奪交通預算進而影響大眾運輸的建設 我們不可能期待每一條大眾運輸都能賺錢

那麼要維持大眾運輸的廣度 就只能用國家的高度以社會福利支出的角度來維持 錢夠用嗎?

有哪個政府官員敢在政府財政負債的情形抱著被立委民代叮到爆炸的情狂下持續經營虧損的路線?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