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pig wrote:我看過時速30 km/hr 撞上機車的Premio...前保桿整個脫落的例子......(恕刪) 我記得美規的大型化保稈設計都是以時速8KM以下去測試的,時速30KM已經超過設計標準了,應該每家都一樣吧....跟T牌有關係嗎?
bora0204 wrote:我想是政府沒有強制車...(恕刪) 政府要強制恐怕有點難,因為氣囊並不見得安全,只是一個被動的保護裝置,國外的例子當中有不少人是因為氣囊引爆而窒息死亡或頸椎斷裂殘廢都有發生,既然非絕對安全,也就沒有強制的必要性。雖然,我也是認為車輛都該加裝氣囊保護,但是在政府沒有規定以前,車商要放出這種誠意很難。
我之前在某大車廠的技術中心工作幾年,也曾被派住國外的母廠的技術中心一年多台灣的汽車工業已經有50多年的歷史了 在我看來還是不爭氣了一點或許這是很多大環境的因素造成比較過母廠跟台灣車廠的做事方式我不想在這樣沒學習能力的車廠做事了先天不足加上後天失調,沒有願景沒有方向台灣車廠根本沒有以全世界的競爭能力去思考政府保護太多了,消費者的權益在那兒?如果台灣車廠還是這樣的工作模式,我想未來我們只能看到台灣汽車工業的沒落未來進口車的成本越低,對岸蠢蠢欲動(雖然這兩點都需要政府的配合,但這是大勢所趨)國產車的獲利著眼點在那兒在台灣車廠的工作的人未來如何跟對岸競爭呢國產車母廠大多都是日本初期日本母廠要到大陸設技術研發中心總是多少比對台灣保守一點(以前的民族意識的關係)但慢慢的這層面的因素慢慢淡化,日本母廠會如何看待台灣呢?台灣是日本取道到大陸的中間媒介,但這層的作用也越來越淡我想今年絕對不會是國產車低迷的結束.......
買什麼車? 這跟很多事情像是:吃什麼、喝什麼、玩什麼都是一樣的,各人喜好不同而已。只是要能找到適合、符合自己的需求,買牛頭牌也沒什麼~~目前止希望國內廠商能振奮起來,把國產車好好的搞好,讓其品質、品管都讓國人不嫌棄,這樣進口車就很難再是品質的唯一考慮了!或許這都存在著不少問題,但是想想~~問題不是備用來擺著的,而是要找方法解決的,不然就不叫做問題或是困難了,而是懸案或是絕境了!不是嗎?
CorelCC wrote:雙安全氣囊不是新科技...(恕刪) 車商應做的是提供更多的選擇性而不是全車系裝氣囊然後把售價拉高!!畢竟鄉村開車和都是開車的危險因子就不同T之前的問題在於想裝不能裝現在YARIS是想拆不能拆,造成售價過高又,撞擊測試全世界的慣例都是拿最高級的車去撞不代表全車系都是那種等級....P.S. 美國亦提供無安全氣囊的yaris供選購當然,也有配件包可以讓你加到全配
eh wrote:車商應做的是提供更多...(恕刪) 不要道聽塗說.或是自行想像發文前確定自己要去查一下, 看有沒有這回事,http://www.toyota.com/yaris/models.html美國Yaris新車全車系配備雙氣囊, 這是聯邦安全法規的規定你想不裝還不行
Delavi wrote:政府要強制恐怕有點難,因為氣囊並不見得安全,只是一個被動的保護裝置,國外的例子當中有不少人是因為氣囊引爆而窒息死亡或頸椎斷裂殘廢都有發生 請愛用安全帶部分因氣囊導致的意外是因為不當的行車觀念與行為造成的有氣囊並不保證安全,但相對來講一定比甚麼都沒有來的好氣囊無用論就如同因噎廢食一般
eh wrote:又,撞擊測試全世界的慣例都是拿最高級的車去撞不代表全車系都是那種等級.... 慣例? 唉... 車商都是這樣騙人的阿?根據個人對NCAP的認識他們都是直接購買市售車回來作測試車上有多少設備,也都有列出來還曾經有對岸的車被買去測...有史以來最低分如果國產車夠好,去試試看吧! 別說國產車不好國產車車型太多怕不公正? 那就每種都測不就好了...如果這邊有車商或是協力廠商在看希望他們不要只是"測試結果以美國車型為主""測試結果等同於外國測試結果"給我們看看真實的結果,就算是最豪華車型也好DVD,皮椅...等等配件,只能提升安全行車時的舒適性遇到狀況,請用皮椅,DVD去擋住不該來的東西衷心希望國內的車安全性升級畢竟因為車禍喪失生命太不值得了車子是交通工具,是讓人前去幸福的地方而不是...生命的終點...
我也認為車商提供更多的選擇性就解決了政府的強制公權力介入並不恰當你注重安全就去買安全別人的考量認為無必要就尊重他的選擇這才是多元社會真正的精神強制性過多其實是專制的一種表現或許眾人會認為是為了大家好但不要忘了專制的出發點也都是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