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

德國與日本工藝的根本差別~

以前聽過的笑話!

歐美研發專利...超貴!
日本將它做出來發揚光大..還是很貴
台灣接手大量製造,把價格搞爛!

windarc wrote:
術業有專攻!!!產品...(恕刪)


台灣的鋼材都是中鋼鍊的
只有很特殊的鋼材才會買國的
其實中鋼品質不差
只是特殊用鋼的技術還不行

eyeneedlove wrote:
日本人可以將一根頭髮切成六份而沾沾自喜.(恕刪)


那日本人跟德國人都用哪牌髮雕
說到工業, 日本跟德國從二戰工業就相當發達了,

零式戰鬥機, 從頭巴美國巴假的, 美國會勝, 除了戰略外, 還有大批日本軍被牽制在中國.

坦克也就別說了,

要不是這兩個國家是戰敗國, 搞不好現在早就發展出可以載人飛出銀河系的載具了...

台灣除了嘴砲外, 做小東西是很行, 整合能力超弱...

goodyearf1 wrote:
日商有些台灣組裝好的"完成品"運回日本打上Made in Japan...(恕刪)


是的, 我們公司的產品 (網通產品) 就是如此. 我們的台灣工廠出整機成品給日本, 日本公司就大剌剌地貼上 "Made in Japan" 的 label, 再轉賣出去.

看看台灣許多人還在迷信 "Made in Japan" 這個 Label, 只能令人搖頭苦笑.

iMac, iPhone, iPad...等等比喻為工業設計的經典產品, 通通都是 Made in China (鴻海, 廣達...等等), 還在迷信產地嗎? 醒醒吧!
別傻了~德國製的其實是日本出口~日本製的其實是台灣製造啦~
只是台灣的人敢說嗎???有錢賺就好了~台灣市場很小的!!!不靠出口會餓死的啦
當然高科技的產品由日本或德國製造的機器不能說沒有~但是都不敢進來台灣或大陸
為的是甚麼???因為台灣人會把它做的更便宜!!!更不用說大陸人了~
只要有錢....甚麼東西都可以破解的

max.lo wrote:
德國車廠要準備時速三百的撞擊安全測試,被日本車廠嘲笑浪費錢活該誰ˊ沒事會開到三百開到三百撞死活該,德國人只說只要我們車時速可以到三百我們就要測試,或許歐洲車的故障率真的比日本車高很多,但是安全性日本車廠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恕刪)



德國高鐵的確有必要做這項測試.....
我只知道德國的產品都好貴啊

日本和德國各有強項吧~

只希望台灣也能成為頂尖的工業國
綠茶馬 wrote:
說到工業, 日本跟德...(恕刪)

基本上從F4U,F6F,與P-51/47/38這類二代機種出現後零戰光論性能就毫無勝算.
那日本的二代機呢?直到投降時都還孵在機庫裡等著解決發動機問題咧.
論史實德國人至少發動機馬力都還有一直跟上對手主流,反觀日本一直做不出高出力發動機.
工業實力?

零戰為了遷就馬力不足的引擎,極限的減輕機體重量,蒙皮摸起來跟鋁罐差不多,手指戳會凹,裝甲當然是完全沒有
當對手掛滿裝甲與8挺機槍,就光靠那具雙黃蜂就還能飆過去時,談工業技術力嘛..
至於那個會被機槍簡易KO,連對手都不好意思稱為戰車的主力戰車就不要講了.
別問我的名字,我只是個舊時代的幻影.
版主這個故事是真實的,只是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

那時候好像是日本汽車工業正蓬勃發展的時候,那時候某個車廠的老闆(忘了名字了,反正是名人)去德國車場參觀
參觀完畢,臨走之前就是拿這個零件出來炫耀 (也就是版主所謂"切成六段"的這個東西),因為他很自豪日本可以做出這麼小的零件,並且認為全世界沒有人可以做的比他們更小了。
那時候德國的車廠就收下了這個零件,但是一個月後,這個零件又被寄了回來,還附上一句話
這句話就是版主故事中的這句話,他們用雷射在這個零件當中打穿了一個洞

我想這個故事只是希望所有人不要太過於自傲,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之類的寓意吧!
至於現在德國和日本車廠都發展這麼多年了,他們的技術早就遠遠超過當時,很難說誰好誰壞囉!
  • 3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