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nnis10 wrote:
個人淺見認為,基本上...(恕刪)
1:以你的看法而言,當然是對立的
因為你的觀念還停留在自我自大以及對我們這些從業人員的先入為主的刻板印像中
一位業代是好與不好,並不是只建築在給你的售價有沒有比較便宜如此簡單膚淺而已
或許你不曾遇過好的業代,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出在你自己的問題
像"湯瑪斯與德雷莎"大大說的一樣
"有時候業代的態度,取決於客戶的對待方式"
你這樣的態度,是一輩子都不會有人願意真心給你良好服務的
業代雖然看錢但是也會看人,我們不是木頭或點鈔機,你們是人我們也是人
不是只有你有感覺而已,當你不懂的尊重別人時,更別想別人尊重你
不過我想跟你說再多也沒用,看你這樣應該是很難改變
2:從你的文章我完全看不出來你哪理承認了我們的專業
你只說到我們只要會說就可以了,不需執照,門檻又低
你還是將我們完全否定...
你怎麼不去車行上班試看看,或是你覺得你很內行,你都懂!你怎麼不開一家
或是願意和我比一下,來證明你的業代無用論點是正確的
很多事當你親身體驗後再來說這樣的話,我想會比較合適
3:這問題我已回答過,這不是熱不熱心與閒不閒的問題...
而是該不該做的問題!
"一個心態不健康的人,他看事情的角度也一定不健康"
從您偏激而充滿情緒性的文章,就能驗證這句話
"隨著微利時代的來臨,我覺得以台灣的小規模汽車市場遲早會走向美國的賣場模式吧"
不管將來是不是這樣,也不管這是不是一個黃昏職業
正所謂"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鐘"我只相信,做好我所該做的事
而我也會繼續的,不停的,持續的為我們這個行業來更加努力
----------------------------------------------------------------------------------
在之前的回文,我一直用"您"來稱呼,而這一篇改為"你"
原因就是因為我認為你已經不值得受到我們這些從業人員的任何一點尊重了
或許你之後的回文可能礙於面子問題,而不好意思說些什麼
但希望你日後能夠學習並且懂的尊重別人
但是車廠要人幫忙賣車, 甚至是慫恿不懂行情(注意不是不懂車喔)掏出更大的荷包,
當然這也牽涉到要普羅大眾的養家活口,
別說服務品質之類騙人的話,
賣車業代, 職責就是想辦法讓顧客掏出荷包,
不然你以為以客為尊, 那去做慈善事業算了,
如果今天底限是十萬差價,
哪一個業代會直接把這十萬差價跟顧客定訂?
當然賺越多獎金越多,
經由探知顧客的"行情資訊", 逐一消長達成一個雙方認可可接受的價格,
至於服務, 如果普遍都5萬差價, 你今天願意給他3萬差價,
他應該會給你兩萬塊和善的"面槍",
如果你心甘情願給了5萬, 也就是用定價跟他訂車,
他應該出現更難得的嘴臉(其他各種動物的形容詞就自行想像了).
不過如果你功課做得好, 行情都知曉, 跟業代談判,
大家都心知肚明, 業代知道你有這個"能力",
即使凹到底, 他也不會出現翻臉不認人的嘴臉,
一切都是只是一場遊戲罷了,
不會上演多久的, 你還指望你五年後驗車友人會幫你提鞋開車去驗車嗎?
別傻了.
交車後你還指望什麼, 如果有一個業代不是基於人情的關係訂車交車,
且可能沒有需要鋪人脈之類的, 還會跟你積極服務,
哪才有問題, 頂多是問問是否有狀況的客套話,
基於奇蒙子, 以後有親朋好友想購車, 或許就介紹一下.
業代與顧客的遊戲撐不暸多久的,
除非有革命打破這個商業機制,
否則, 我還真覺得直銷體制的透明化更棒咧,
無奈, 不二價是違反消費行為的,
今天原本值70萬的車,
也會灌水到八九十萬的,
中間要養的人太多了.
最後送上BBS車板的話: 業代的話能聽, 狗史也能吃.
讓首次購車也資訊茫然的社會新鮮人引以為戒.
PS.個人買過H廠的車, 也跨區到很遠的地方買休旅車, 也有小車...
當然也有黃牌機車, 其中黃牌機車知道不是最便宜的,
但是基於一些考量, 還是鄉間的車行訂的,
至於服務...他們也不敢碰, 全部推給經稍商,
當然我也不敢讓他們碰.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沒想到這麼多人回覆阿!!真開心!!
我寫這些其實確實是曾經發生過不愉快的購車經驗,不過我沒上當就是
不過我看了以上各位大大的回覆
就某位大大所講的,其實是制度的不健全,我很認同
制度的不健全,產生這奇特的購車生態
其中還有幾點
1.很多業代說我們不懂行情,亂砍車價,請問行情怎麼懂?籌碼都在賣方手上我只是搶一點過來而已?(資訊不夠透明公開)
2.業代對自己的角色認定是服務業嗎?
如果是,身為服務從業人員怎可依顧客的態度決定自己的態度呢??
(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這句話我不曾從服務業界聽過,有這樣的教育訓練喔)
"服務人員"是否應該先出示善意呢??(專業素質不夠,缺乏自我認知)
3.買東西都有鑑賞期,一台數十萬的車,竟然遇到重大瑕疵只能幫你"修到好"??(有違公平交易精神,買到瑕疵車是誰的錯??)
車廠、經銷商、及業代都需用心,以服務消費者為導向,切記賺錢是細水長流
服務好才會賺的多,而不是賺的多才有好服務
(先做朋友才談賣車的人,我相信絕對比賣完車後變成朋友來的受人"敬"重)
好的業代真的應該給他拍拍手!因為我們可以想見業界又多了一位不可多得的模範生!!
但也請你們儘量發揮前輩的功能,教導後生晚輩正確的觀念
畢竟消費者始終是處於弱勢的一方,我們受委曲了當然要講出來,不然心事誰人知,目屎吞肚內,爽到你、甘苦到我~~
其實賣車、保險跟直銷都很雷同,成功(賺錢)的法則應該是一樣的
任何人做任何事,不要心存僥倖!不要貪!多用心就對了!!
(牛肉麵店"百百"間,為什麼有名的只有那幾間??是機緣?是運氣?是實力?~存乎一心罷了~)
大家互相勉勵!!
車廠、業代想賣高價,消費者想買低價,天經地義,毋庸贅述
問題是,資源有限,車廠所做的車也有限,如何將有限的車分配給最有需要的人?
靠身分地位?靠官位?靠人脈?還是靠抽籤?當然都不是
答案是最世俗的~~靠小朋友!(有網友反對的請指教)
具體實踐方法有很多,靠業務銷售只是其中一種
也可以...
實體拍賣、虛擬拍賣、投標等(美國有車廠利用網路銷售,可惜失敗收場)
以後如何發展不得而知
但是現在還是以業代銷售可以最有效的、也最省錢的讓有限的車分配給最有需要的人
業代的貢獻不小,拿獎金也是天經地義
PS: 小弟既非從事相關行業、也非拿的出小朋友的大爺,在此胡言亂語還請見諒。這些只不過是從教科書上抄下來應用而已,若與實務不合,還請指點一二。謝謝。
有的人分享了買車買房子並不需要業代的意見
請不要認為我吐槽哪一位,自己對號入座----這是理性討論
買賣低價商品,如果有糾紛,是好處理的;
可是高單價商品的買賣,一旦發生糾紛,那就是買方跟賣方的直接對立
所以折衝的第三者就有必要存在
我不認為業務這行業會消失
相反地,我倒認為領死薪水的工作會越來越少
即使網路行銷或大賣場的買賣模式取代現在的業務模式
買賣行為中的第三者折衝的需求,永遠存在
業代會沒飯吃??會有這想法的人,本身一定不是做業務人員的工作
不如先擔心自己的飯碗吧
給你薪水的人,他能給,也就能收
(有業務能力的人,到哪裡都能生存;沒有業務能力的人,反而應該擔心何時飯碗被收回去)
Mobile01不錯
大家買機車都有所謂的"包到好", 包到好一勞永役,
可是汽車好像很少有包到好的, 再"好"的業代頂多"送"你選牌費,
美其名是送的, 還不是從你這隻羊刮下來的毛?
如果說業代是過街老鼠? 那麼那些代辦的人就是...懂得生活的蟑螂?
這種也不只出現在監理站, 連業代都沒辦法深入這個領域(小錢嗎...),
一些地政什麼所之類的也是...當然又轉向另一個業務...房屋仲介...
或者代書.
汽車的常識與工藝跟以往大不同,
其實跟這些代書或房屋仲介不可混為一談,
這邊說的業代泛指汽車銷售業務代表,
指的是那第一線跟顧客打交道的人,
如果車廠缺少這些人, 完全像大量販一樣,
而不是菜市場老王賣瓜一樣, 相信會掏腰包的人更少,
這種買賣的哲學真的是很有趣也很怪異,
大家也都習慣.
辦房屋買賣交割, 繼承等可不可以自己辦?
其實是可以的, 只是有人一生可能才遇到個幾次,
花錢請代書較快!
跟勞保局打交道, 需要那種很怪的黃牛代表打交道嗎?
就是有這些敗類, 有些甚至勾結, 讓一般民眾以為無力,
一定要這些人, 因為社會公理已經無存了,
人們願意相信黃牛, 但不相信政府.
還有, 很多類似性質的, 像出國旅遊,
遊學之類的, 買賣的應該是"資訊",
這些都可以接受...
唯獨
汽車業代並不是因為你不懂來幫你買車跟賣方接洽的...
當然如果你是凱子那就是了.
汽車...真的很難懂嗎? 要自己當黑手?
如果業代不是以凱油吱吱的肥羊為目的,
那麼業代有哪些高操的理想可以說來聽聽?
服務不過是為所有行業冠上一個合理可接受的態度.
業代有理想, 但是我想, 衝業績養家活口, 日後還有生涯規劃應該是保身之道.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