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看了這篇文,對日本車產生懷疑(有圖有真相)

alfahuang wrote:
benz e級和lexus的比較,是不是在相同條件下的比較也不得知,是哪一年的車型也不得知

Lexus IS350 Mercedes C350 Sport
車款 2008 2008
受測車價 美金43980 美金44500
引擎形式 V6 V6
美制馬力(SAE) 306hp 268hp
美制扭力(SAE) 277 lb-ft 258 lb-ft
受測車重 1639.73公斤 1646.53公斤
0-96.56km/h加速 4.9秒 5.8秒
0-160.94km/h加速 12.7秒 14.8秒
0-400公尺時間@速度 13.5秒@165.92km/h 14.3秒@158.04km/h
原廠電子限速 142MPH 130MPH
時速96.56km/h剎車至停止距離 126英尺 135英尺
時速128.75km/h剎車至停止距離 219英尺 241英尺
200ft skidpad測試側向G值承受能力 0.84G 0.81G
Slalom閃避測試,最高成功閃避時速 107.34km/h 102.68km/h
實測油耗(50%市區50%高速公路) 19.5mpg 21.0mpg

測試地點:加州AAA speedway,測試單位:Road & Track
希望你以同樣的標準檢視你的原文,而不是丟下一句:
alfahuang wrote:
沒有“ Brake Override System (刹車是爺系統)”的日本車( 2010 年的 Nissan 除外),刹車很難刹住。

就跑.連個車型比較都沒列出來.
sonicswj wrote:
您提出的數據是指兩車分別在時速80mph"鬆開油門"然後"進行煞車"的測試結果
並非原文所述兩車因其中一台"煞車優先系統"作動,強制節流閥關閉,而造成的煞車距離的差異
簡單來說,您提的的數據並不符合原文中的情況,如要符合文中所提的測試
應該將兩車的油門踏板設定在車速70mph的開度,在油門踏板開度不變的情況下,再進行煞車
我猜想您大概誤會原文文意,建議您再次考慮

您好,我回的那一段中,原文寫到:
alfahuang wrote:
鬆開油門去踩刹車,刹車刹的不僅僅是車子的慣性,還有高速運轉的發動機!因為油門沒有回來。

所以我想我並沒有回錯.另外我並沒有說日系車與歐系車剎車距離誰長誰短,只是單純反感開版的那種概括論,資訊發達的現代隨便找都是例子,居然還有人作出"日系車一定很難剎"這種可笑的結論.
alfahuang wrote:
4. 不論你開什麼車,只要發現油門回不來,要立刻踩刹車,而且別鬆開。同時,用右手把檔位往後拉,一旦拉到 1 檔的位置,最大油門,車也只能跑 20 邁 / 小時。而不論什麼車,有的可能不許你在高速的時候換成 N 檔,但絕不會有不讓你拉回到 2 檔和 1 檔的。只要你腳踩刹車,你一定能把檔拉回到最後的 1 檔。車子立刻就減速了。


不管作者對日本車有無偏見, 對材料的見解是否正確,

第四點, 倒是要好好記起來, 因為我在高速公路上遇過一次油門爆衝(日本品牌, 不是TOYOTA)
當時油門一直催上去, 踩剎車前幾次還有降速一點, 但是我放開重踩, 踩幾次後剎車真的消失了, 速度從90衝到120, 還好當時前方無車.
後來是強迫降到1擋, 引擎聲音大得嚇人, 車子才在路肩慢了下來, 剛好在交流道前, 趕快從交流道下來.
現在知道除了降擋, 剎車也不要放掉重新踩, 要用全身力氣一口氣踩到底.
飄撇 wrote:
我比較好奇的...(恕刪)

那是因為豐田章男參加世界經濟論壇
而奧迪為大會指定座車,所有參加的都坐指定座車奧迪
總不能不給大會面子,不坐大會指定座車吧
用鍵盤試煞車的人還真是厲害無比

用打字的方式就知道哪款車煞不住?

連維基百科都查不到的作者可信度有多高??

還被挖出漏洞百出的內容~~

說不定下一篇他就說要買大陸車才是最安全的

對岸討論版常搞笑大家又不是不知道

sonicswj wrote:
文中所指的是所謂"煞...(恕刪)



sonicswj 的說明真清楚,淺顯易懂, 值得一推.

的確,正常熄火時 ,踩幾下煞車,真空就消失了,煞車踏板會越踩越低,煞車力道越踩越小,....
此時,啟動引擎,就會感覺到,煞車踏板位置會提高,真空回來了.

所以,不正常熄火時要煞車,一定要一直踩住不放直到停止為止,不然踩越多次,煞車成功的機會越小,
1515151515151515151515
首先要回應你的是該文非我所寫,而為我所轉。

再次,原文作者是在暴沖情況下對車進行的比較,所以你列的數據基本沒有可比性,因為沒有哪一家機構可以做這樣的測試,作者是用自己的理論做推論,也算言之有物。




同時回應上面幾位大大,作者之所以寫日本車怎麼樣怎麼樣,我猜想是因為豐田已經成為絕大部份日本的代名詞,而文中作者同時對2000年后的nissan和一直以來的Subaru持肯定的

日本車比較便宜一定有道理的,
個人認為它對安全性的堅持也不如歐洲車~
歐洲車是安全第一,再談其他
日本車是好賣列第一重點,再談其他的

就以車室寧靜度為例,歐洲車為了安全,通常都會留一點點車外聲音跟路感進來,
日本車某L就很喜歡包的密不透風,寧靜到聽不到外面,說這樣才高級,才會好賣,其實是不安全的...
理念不一樣啦~

熾月 wrote:
其實要說的詳細一點的...(恕刪)


不管節氣們全開還是半開還是略開
通通都是直通大氣阿

你所說"真空吸力最大就是節氣門關閉的時候了.
因為節氣門關閉.活塞下吸讓歧管內產生真空"

乍看之下沒問題,問題是節氣門關閉就熄火了耶,熄火了活塞怎麼還會動?

節氣門全開時引擎轉速狂升吸力最強這才是常態吧? 還是我錯了?

真空煞車是"輔助",我的認知是沒有他還是可以煞車吧? 這方面我不敢肯定,有人可以教教我嗎?
看到日本刀這一段我就笑歪啦!!
再掰阿!
沒研究過冷兵器,至少看過國家地理與探索頻道吧!
武士刀自古就是剛刃軟刀身,中國的刀劍排老幾啊?
只能說,憤青文少看、少貼就是了.
真不懂,網路一堆仇日反韓的文章,目的是甚麼?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